文|北什么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文中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一个土生土长的南京人,为何会为南京大屠杀的罪行洗白?曾是《人民日报》主编的马立诚,本该坚守真相,却在日本之行后发表颠覆性言论震惊国人。
他的人生从寒门逆袭的励志故事,最终却走向了“人格破产”的深渊,他主张南京大屠杀是谎言,向国人叫嚣称“日本无需谢罪”,甚至让中国人自己反思。这背后究竟发生了什么?
马立诚的人生前半段是一部标准的励志片,1946年时他出生在南京一个工人家庭,脚下土地关于战争的硝烟味还没散干净,此时甚至离南京大屠杀才过去不到十年。
贫穷是那一代南京孩子共同的胎记,而读书是唯一能洗掉这块胎记的方法,马立诚便抓住了这根救命稻草。
他天赋不错更能下死功夫,在那个精神食粮比窝窝头还稀缺的年代,他偷偷啃下了厚得能当枕头的《资治通鉴》,这股对知识的饥渴是他骨子里最原始的动力。
1977年时高考恢复,已经31岁的马立诚在一片“都这把年纪了,还折腾啥”的议论声中一头扎进了考场,这股子不管不顾的狠劲让他跳出了命运的泥潭,最终考上了武汉大学历史系。
接下来的路顺风顺水,毕业后他凭着一支生花妙笔进了《中国青年报》,很快又被更高一层的《人民日报》相中,坐上了主编的位置。
那时的马立诚文章针砭时弊,笔锋锐利如刀,写一本《交锋三十年》就能拿下国家图书大奖。
怎么看他都该是一个熟悉历史、敬畏历史,并用一生去守护民族记忆的知识分子,可谁也没想到,他最风光的时刻恰恰是他堕落的开始。
风骨这东西有时候比我们想象的要脆弱,2002年时中日关系春风解冻,各种文化交流你来我往。
作为文化圈里的头面人物,马立诚自然收到了邀请,他踏上了去日本的飞机,却没想到也踏上了一条不归路。
后来发生的一切不是一场粗暴的收买,而是一场教科书式的“围猎”,对方太懂人性了,上来不谈钱不谈政治,只给足你面子:五星级酒店,专车接送,顶级料理,陪同的全是日本学界名流。
这种被捧上云端的感觉,对一个从底层摸爬滚打上来、内心深处极度渴望认可的人来说杀伤力是巨大的,享受了足够的糖衣,炮弹才被慢悠悠地端上来。
他们带他去的史料馆是精挑细选过的,里面的照片是日军给中国儿童发糖果,是“中日亲善”的和睦画面。
身边的日本学者用一种极其“严谨客观”的口吻,跟他探讨南京大屠杀的死亡人数是如何被“夸大”的,屠杀又是如何被“误解”成一场“战争中的意外”。
这些鬼话对一个历史系科班出身的人来说本该是天大的笑话,可马立诚,这个土生土长的南京人他动摇了。
或许是虚荣心作祟,让他觉得自己参与了一场更“高级”的对话,又或许是知识分子的某种傲慢,让他以为自己看到了超越凡俗的“真相”。
总之他回来了但魂丢在了那里,回国后他立刻发表了那篇臭名昭著的《对日关系新思维》,白纸黑字地劝中国人“不要揪住历史不放”,公然为侵略者的罪行洗地。
一个南京人用自己手里的笔挖开了故乡的伤口,还往上撒了一把盐,这一下算是捅了马蜂窝了。
曾经的赞誉有多高此刻的唾骂就有多响,《人民日报》迅速将他开除,体制内再也容不下这尊“大神”,他从一个文化偶像一夜之间变成了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
他选择投奔那些款待过他的日本“朋友”,以为自己找到了新的靠山,他站在东京大学的讲台上,继续重复着那些荒谬的论调,扮演着一个攻击自己祖国的“斗士”。
可惜他没想明白工具人当久了总有用旧被扔掉的一天,当他的利用价值被榨干,曾经的笑脸和礼遇便迅速消失,被日本抛弃后他像个孤魂野鬼一样辗转流落到香港。
2019年香港风波再起,他再一次选择了站在祖国的对立面,像个投机客一样,企图在新的赌局里为自己捞取资本。
然而这一次他等来的不是鲜花和掌声,而是在街头被香港的爱国青年套上麻袋的一顿暴打。一个曾经风光无限的文化名人,最后竟以这样狼狈不堪的方式沦为了人们茶余饭后的一个笑柄。
历史很有意思,它总会把同样的问题摆在不同的人面前,有人绕开了有人却迎头撞了上去。
在马立诚的名字变得肮脏时,另一个名字却因为同样的历史,被擦拭得愈发光亮——张纯如。
这位美籍华裔女作家,她的家族跟南京那场灾难没有半点私人关联,驱使她的只有两个字:真相。
为了写下那本震动世界的《南京大屠杀》,她自费往返于世界各地,在发霉的故纸堆里一点点打捞被淹没的证据。
马立诚在日本享受着顶级的款待,张纯如却独自一人一遍遍采访那些幸存者,倾听那些足以让任何正常人精神崩溃的血腥回忆。
她看到的不是什么“亲善”的照片,而是堆积如山的尸体和幸存者眼中一辈子都磨不掉的恐惧。她没有专车没有五星酒店,只有还不完的账单和日复一日的精神折磨。
那些历史的黑暗像潮水一样涌进她的心里,最终将她彻底吞噬,书出版后,她用一颗子弹结束了自己年仅36岁的生命。
把这两个人放在一起高下立判,简直残忍。一个为了虚名和利益出卖了记忆,最终被所有人抛弃,一个为了良知和公义献出了生命,最终被历史永远铭记。
马立诚的可悲早已超出了个人道德的范畴,他的悲剧在于他把自己的才华和学识从守护真相的盾牌变成了一把为谎言开路的投枪。
我们作为中国人无论什么时候都要铭记历史牢记使命,马立诚用亲身经历告诉我们,背叛历史的人终究会被历史抛弃,那些血淋淋的历史不该被后人所遗忘,我们也不能替前辈原谅任何人任何事!
大家对马立诚这个人怎么看呢?
更新时间:2025-08-10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