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方连开3枪,抛257亿美债,封杀美芯片,马斯克:美基本没救了

这话听着有点吓人,特别是从马斯克这种世界级大佬嘴里说出来,分量可不一样。他一个搞火箭、造电车的科技狂人,怎么突然对美国这么悲观?这背后到底是咋回事?是咱们中国这几招打得太准,还是美国自己这艘大船,船底早就被蛀空了?

这事儿得从两头说,一头是美国内部,另一头就是咱们中国的应对。两边一凑,你就能看明白马斯克为啥会说出那句“基本没救了”。

咱们先说说马斯克自己在美国碰上的糟心事。你可能不知道,就在今年,特朗普把他给特聘了,让他去搞一个所谓的“效率改革”。这事儿听着挺高大上,说白了,就是特朗普觉得政府里头人浮于事,花钱如流水,想让马斯克这个商业奇才来给美国政府这台老爷车“动动手术”,裁掉点闲人,精简下机构,省点钱。

马斯克一开始也是雄心勃勃,带着他在特斯拉、SpaceX搞得那套“第一性原理”就冲进去了。可他没想到,这捅的哪是马蜂窝,简直就是捅穿了地心。他这边刚一动手,那边无数人的奶酪就被动了。你想想,美国政府那套体系,盘根错节,背后都是各种利益集团。马斯克想裁员,工会第一个不答应;想砍项目,跟项目有关系的大公司、议员就跳出来了。

结果呢?几千个联邦雇员确实是被他给弄下岗了,但真正该解决的机构臃肿、效率低下的问题,一丁点儿没变。想省钱?因为改革造成的各种混乱和合同违约,花的钱比省下的还多。最后,马斯克自己还落得个“破坏政府运作”的骂名,连带着特斯拉的生意都受到了不少非议和调查。

这事儿给马斯克上了一堂生动的课,让他亲身体会到,美国这台机器的内部,已经锈到什么程度了。不是换个零件就能好的,是整个发动机都得大修,但谁都不让你动扳手。

更让他火大的是,他跟特朗普也掰了。导火索是一个叫“大而美”的法案。这个法案听名字挺好,实际上就是要搞一轮大规模的减税,同时还增加各种开支。马斯克这种精打细算的企业家一看就炸了:你这不就是寅吃卯粮,往死里推高美国国债吗?本来美国的债就够多了,你还玩火?他公开反对,结果特朗普直接在社交媒体上对他破口大骂

这下马斯克彻底看明白了。连国家最高领导人,为了短期的政治利益,都可以完全无视那颗悬在头顶上、随时可能引爆的巨型债务炸弹。美国的领导层,压根就没把美债危机当回事儿。从内部改革无门,到国家财政濒临失控,你说他能不悲观吗?

就在马斯克为美国内部问题焦头烂额的时候,咱们中国这边,稳稳当当地连开了三枪。这三枪,枪枪都打在了美国的痛点上。

第一枪,就是金融上的“釜底抽薪”——抛售美国国债

你可能觉得,抛售美债这事儿咱们喊了好多年了。但你得看现在这个时间点和规模。根据美国财政部最新的数据,就在不久前,咱们又一次性减持了257亿美元的美债。这一下,咱们手里持有的美债总额,就只剩下7000亿美元出头了。这是个什么概念?这是从2009年以来,16年里的最低水平。而且,这已经是今年咱们第四次大规模减持了。

为啥要这么坚决地抛?道理很简单,就是避险。

你把买美债想象成借钱给邻居。以前这个邻居(美国)家底厚,信誉好,你借钱给他,稳赚不赔,全世界都抢着借。可现在呢?这个邻居欠了一屁股债,总额已经超过35万亿美元,而且还在以每100天增加1万亿美元的速度狂飙。光是每年要还的利息,就已经超过了他的国防预算。这就好比一个老赖,欠了一屁股债,不仅不琢磨怎么还钱,还天天在朋友圈里晒自己新买的航母、新搞的军演,军费常年超过一万亿美元。

请问,这样的邻居,你还敢继续把钱借给他吗?万一哪天他直接跟你说,“兄弟,不好意思,我还不了了”,或者搞什么“债务重组”,那你手里的借条不就成了一堆废纸?

所以,咱们减持美债,首先是为自己的钱袋子负责,这是在“去风险化”。我们不能把所有的鸡蛋都放在美国这一个越来越不靠谱的篮子里。

这时候可能有人会问,你看日本、英国不是还在增持吗?他们怎么就不怕?这你得看清楚,他们跟咱们不一样。日本、英国在很大程度上是身不由己,他们的经济和安全深度绑定在美国身上,增持美债,更像是一种“保护费”和“投名状”。而中国,我们有足够庞大的经济体量和独立自主的底气,我们有权利、也有能力对美国的债务游戏说“不”。凭什么我们要用自己的血汗钱,去为美国的财政窟窿和全球霸权买单?

所以,这第一枪,打的是美元霸权的根基。我们用实际行动告诉全世界,那个曾经被认为是“最安全资产”的美债,现在风险已经越来越高了。

第二枪,是在科技领域的“主动防御”——转变芯片采购方向

说到芯片,大家第一反应就是咱们被美国“卡脖子”。没错,这几年美国确实在这上面下了不少黑手。但现在的情况,正在悄悄发生变化。

以前,咱们国内很多大公司,像阿里、腾讯这些,确实非常依赖英伟达的高端芯片。但是,美国这几年的做法,实在太不地道。它完全不按市场规则出牌,今天一个禁令,限制这个型号出口;明天一个法案,不许那个技术合作。这种歧视性的、完全不可预测的政策,让所有中国买家都如坐针毡。做生意最怕什么?就怕不稳定。你今天花大价钱买了英伟达的芯片,构建了你的整个业务体系,明天美国政府一句话,后续的供应、服务全没了,你怎么办?

所以,中国企业现在转变采购方向,不是什么所谓的“封杀”,而是一种理性的、必然的商业选择。谁也不想把自己的身家性命,交在一个随时可能翻脸的对手手里

更重要的是,咱们现在也不是没有退路。一方面,国内的芯片厂商正在玩命地追赶。虽然在最顶尖的领域还有差距,但在很多中端应用场景,国产芯片已经完全可以胜任,稳定性和性价比都在快速提升。另一方面,咱们的采购渠道也越来越多元化。欧洲、东南亚的一些厂商,虽然不如美国顶尖,但也能提供不错的替代方案。

说白了,中国企业正在从“买全球最好的”,转变为“构建自己最安全的”供应链。大家都不想再当那个任人宰割的“冤大头”了。这个转变,对美国芯片产业来说,是致命的。中国是全球最大的芯片市场,一旦这个市场的客户开始大规模地寻找替代品,那像英伟达这样的公司,未来的增长故事还怎么讲下去?

所以这第二枪,打的是美国科技霸权的支柱。你越是想卡我,我越是要自立。你以为你在建一堵墙,实际上是逼着我们学会了飞翔。

第三枪,是直击美国腹地的“釜底抽薪”——农产品贸易的转向

今年,美国中西部的农民们,本该是喜悦的。大豆迎来了丰收,金黄的豆子堆满了仓库。但他们的脸上,没有一丝笑容,只有快要破产的愁容。为啥?因为他们的大豆,根本卖不出去。堆在仓库里,变不了现,还不了春耕时借的贷款,很多农场主的资金链眼看就要断了。

问题出在哪?出在中国这个最大的买家,今年基本上没怎么从美国进口大豆。

这可不是咱们故意要为难美国农民。做生意,讲的是价格和信誉。以前,中国是美国大豆雷打不动的“铁粉”,每年都要进口几百亿美元。但这一切,都被特朗普的关税政策给毁了。他为了所谓的“贸易战”,大笔一挥,对中国商品加征关税;咱们自然要反制,也对美国商品加税。这一来一回,美国大豆卖到中国的价格,一下子就比别家贵了一大截

咱们采购商又不傻,同样的豆子,巴西的更便宜,质量也不差,为什么要花那个冤枉钱去买美国的?所以,大量的订单就飞向了巴西、阿根廷。

更关键的是,咱们自己也没闲着。这几年,国家一直在强调“粮食安全”,大力鼓励扩大我们自己的大豆种植面积。就拿咱们的东北来说,那边的黑土地,种出来的大豆质量非常好。去年光是黑龙江一个省,大豆产量就接近1000万吨了

一方面是有了更便宜的国际卖家,另一方面是咱们自己的产量也在稳步提升。此消彼长之下,美国大豆在中国市场的地位,就变得非常尴尬了。它不再是不可或缺的那个了。

最后急得团团转的,只能是那些当初投票支持特朗普的美国农民。他们辛辛苦苦种了一年地,最后却可能血本无归。这一枪,精准地打在了美国的农业州,也就是特朗普最核心的票仓。它揭示了一个残酷的现实:在全球化的今天,任何试图通过贸易保护主义来占便宜的行为,最终都会反噬自身。

好了,现在我们把这三件事串起来看。

中国抛售美债,动摇的是美元的信用根基;中国转变芯片采购,瓦解的是美国的科技垄断;中国调整大豆进口,冲击的是美国的农业腹地。

这三枪,分别打在了金融、科技、实体经济这三个美国最引以为傲的领域。而且,这不是情绪化的报复,每一步都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基于我们自身利益和长远发展的战略选择。

现在,你再回过头去听马斯克那句“美国基本没救了”,是不是就感觉没那么突兀了?

他作为一个顶级的企业家,亲身在美国内部感受到了体制的僵化和政客的短视。他又站在全球商业的顶端,清晰地看到了中国这一系列连贯而有力的反制,看到了全球力量对比正在发生的深刻变化。

他说的“没救了”,指的不是美国明天就会崩溃,而是一种趋势。一种内部不断腐朽,外部又不断失血的趋势。当一个国家,内部无法进行有效的改革,对外又失去了最可靠的“金主”、最大的市场和最关键的客户时,它的未来,确实很难让人乐观。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9-23

标签:科技   中方   芯片   美国   中国   大豆   美元   美国政府   英伟   霸权   特斯拉   法案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