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恶!印从中国进口120吨稀土,违规转手卖给欧美,中国果断出手

谁给印度的胆子?

明知中国卡着对欧美稀土出口的脖子,印度竟敢当 “倒爷” 赚黑心钱。

120 吨稀土刚运到印度,转头就倒卖欧美,以为神不知鬼不觉?​

结果报应来得比谁都快,中方当场抓包,印度直接面临 “终身禁购” 的狠罚。​

这 “偷鸡蚀米” 的操作,爱耍滑头的印度能真长记性、彻底安分吗?

偷卖稀土遭锤

据媒体报道,印度企业伪造了足足 30 份承诺书,信誓旦旦地向中国保证,采购的稀土 “不涉及军工”,也 “不会再出口”。

可实际上呢,他们把进口来的 120 吨稀土,一部分偷偷送往自家军工工厂用来生产承接自欧美的军用无人机订单,剩下的大部分就被他们偷运到东南亚,以东南亚产 “电机零件” 的名义,出口到了正在因为没有稀土资源而焦头烂额的欧美。

这事实在太荒唐,大家都知道,稀土可是战略资源,在全球贸易里地位相当重要,印度这么做分明是把我们中国当冤大头!

不过好在中国在稀土贸易监管上一直有着一套严谨且高效的体系,当印度那些见不得光的违规操作刚一露头,我国就迅速的采取了行动。

先是果断停止向印度出口稀土永磁体,紧接着中国科研团队就加班加点推出了全新的稀土出口追踪平台。

这个平台运用先进算法与大数据技术,对出口稀土从生产车间的源头,到运输途中的各个节点,再到最终销售去向,全流程进行无死角审核与记录 。

每一批次出口的稀土,其详细信息都被精准录入,就好似给稀土安上了一套智能 “行踪记录仪”,再想故技重施,偷偷转运稀土,根本没有可乘之机 。

不仅如此,中国深知稀土从业技术人员掌握着关键技术,为防止有心之人借交流、工作变动等机会,导致关键技术随人流失,我国还进一步完善了对技术人员的管理机制,从出入境审批到日常工作监督,多管齐下,全方位保障稀土技术安全 。

中方这一系列组合拳般的应对措施,招招精准有力,直接让印度的违规行径彻底暴露在阳光之下。

玩火自焚

不过这下印度国内产业可不好过了,要知道,印度电动汽车卖得越来越火,去年卖了 190 多万辆,但电机里的稀土永磁体基本靠从中国进口。

现在中国停了供应,不少车企生产线停的停、减的减,新车上市也得往后拖。

电子产业也没好到哪去。智能手机的震动马达、微型扬声器这些零件,都得用稀土永磁体,印度企业对中国的依赖度很高。

现在原料不够,小厂子扛不住的都快倒闭了,而且交货慢了以后,国际客户也跑了不少。​

而且印度本来想靠这些稀土提升军工产品性能接欧美的无人机订单,现在稀土断供,项目停了,订单交不了,前期投的钱也打了水漂,军工产品竞争力也跟着下降。

但毕竟印度有错在先,除了在国际场合跳出来指责中国 “不可信赖”,逞逞口舌之快,再没别的办法。​

更让人觉得滑稽的是,印度刚骂完中国 “供应靠不住”,转头就找过来,想通过谈判让中国 “手下留情”。

只是,既然敢冒着风险干出违规的事,印度就该料到会有这么一天。​

国际下场

当然,这事在国际上的动静也不小,像马来西亚、越南这些国家有稀土资源,怕印度从中国进不到稀土,就来抢他们的,搅乱市场价格。

而且印度信誉受影响,东南亚国家跟他做生意也变得小心翼翼。​

还有欧美众多依赖稀土的企业,本来妄图借印度开辟新的稀土供应渠道,降低对中国稀土的依赖,但这下让他们的算盘彻底落空。

路透社、《华尔街日报》等媒体纷纷披露,美国和欧洲的一些大型整车厂、风电企业以及航空航天企业,由于印度稀土供应中断,已被迫减产,有的甚至暂停了生产线的扩能计划。

像德国大众、美国通用这些汽车行业的巨头,原本指望着印度提供稳定的稀土供应,可如今计划泡汤,无奈之下只能绕过印度,直接向中方申请 “绿色通道”,试图从中国直接采购稀土产品,以解燃眉之急 。

总之,这起事件给各国敲响了警钟,在战略资源的博弈中,唯有坚守诚信、秉持合作精神,才能实现共赢发展;任何试图挑战规则、投机取巧的行为,最终都将自食恶果。

同时,它也让世界更加清楚地认识到,中国在战略资源领域的影响力已不容忽视,未来将在全球资源治理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7-11

标签:财经   中国   稀土   果断   可恶   出手   欧美   印度   永磁   军工   资源   中方   企业   无人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