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日余晖的触角沙滩上,夏天的海风与鼓点共鸣,一场“文旅+时尚”的秀演澎湃上演。上周,晋江市金井镇塘东沙堤上,英林泳装、东石伞具、深沪内衣、内坑拖鞋惊艳亮相。
当海浪与缝纫机声共鸣,当潮汐与时尚节拍同频,沙滩变身秀场,文旅碰撞国潮,晋江“一镇一品”产业完成制造业场景化营销。聚光灯下,晋江以“工业为基、文化为魂、体验为翼”,打造出“产业IP+文旅地标”新范式,解锁工业经济新增长极。
叙事创新活化工业记忆
从有“活中国男装历史服饰教科书”之称的古代男装厅走过,明、清以来各时期各类男士服饰映入眼帘,勾勒着中国男装的演变进程;走出古代展厅,沿着中国男装的发展轨迹,来到草创时期的七匹狼;以针为笔、珠为墨,在团扇上体验非遗珠绣传承……近日,坐落于晋江金井的七匹狼中国男装博物馆迎来了一批学生。孩子们在这一全国首座以男装为主题的专业性博物馆中,感受中国男装的变迁与发展历程。
这座博物馆,由七匹狼创始人的周氏老宅及七匹狼旧厂房改建而成,如今不仅是福建省中小学研学实践教育基地,更是国家工业旅游示范基地、国家AAA级景区。
在晋江,硬核制造变身文体旅新地标的,还有安踏“982创动空间”。
4000平方米的空间里,滑雪区的激情、攀岩区的挑战、咖啡区的闲适,交织成多元休闲图景的可购物的“运动公园”,已成为潮流青年的“打卡圣地”。安踏集团副总裁张涛表示,作为泉州市“文旅+工业”精品游线路中的重要一站,安踏成为展示泉州制造实力与文化魅力的重要窗口。工业旅游方面,安踏集团打造了晋江982品牌中心、智能制造车间等工业旅游项目,2024年接待超3万人次参观。
而利郎创意园,则投资10亿元把厂房改造为城市艺术空间,通过“工业遗存活化+时尚产业孵化”双轮驱动,盘活低效工业用地103亩,打造时尚品牌孵化基地和城市文化客厅,赋能晋江艺术生态产业升级,让工业旅游品牌化,有效带动区域消费和城市形象提升。
在“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跨越的时代浪潮中,工业旅游正从“小众探索”走向“大众潮流”,成为推动区域经济转型、促进文旅消费的重要力量。
这在过去简直不可想象。
在传统认知中,“工业”与“旅游”似乎是两条平行线。前者是钢筋铁骨的硬核生产,是托举产业发展的“硬实力”,“生人勿近”的行业专属地;后者是诗与远方的休闲体验,山温水软、诗情画意。而在旅游消费升级的浪潮下,工业旅游正以黑马之姿异军突起,把人们从传统的名山大川、名胜古迹吸引到了工厂车间,成为当下旅游市场中一道别样的风景线。这股从流水线升腾而起的新风潮,正在重塑人们对“诗与远方”的想象。
喝饮料要去生产线看瓶子装箱、买奶粉要去工厂观看从牧草到奶粉的生产全过程、吃火锅要走进食品工厂亲手制作火锅底料,甚至连买车都要先去智能工厂参观流水线……旅游大巴开进工厂、游客沉浸式体验生产场景,这种兼具文化感与趣味感的“工厂游”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青睐。近两年,打卡科创公司和现代工厂,正成为一种新风潮,在小红书平台上搜索“工厂游”有超过10万条笔记。
通过叙事创新活化工业记忆,工厂再度熙熙攘攘,成了时尚秀场、城市景观,更成了吸引年轻人的打卡地、新社群。站在产业视角看,工业文旅的勃兴标志着“场景时代”的来临。消费者不再满足于被动观光,更渴望在特定场域中获得情感共鸣,工业旅游以其独特的空间张力、真实的历史肌理,恰好能承载这种精神需求。随着“文旅商”融合趋势加深,工业旅游展现出更多可能性,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实现双赢。
消费者和生产商从未这么近
工业旅游开启之前,消费者和生产商从未靠得这么近。
进入观光工厂,消费者不但能享受线下带来的体验,更能从吸收系统知识的层面,从稀有的生产场景观摩,以及品牌文化的浸润等方面,带来消费者与生产商(品牌商)的深层次情感连接。对于开放了“工厂游”的企业而言,这种线下参观其实也在某种程度上加深着游客与产品的羁绊,是提升品牌形象的有力手段。通过开放工厂,企业展示生产实力、技术创新和企业文化,增强消费者信任与认可。一个产品在窗明几净的空间里、在智能化的流水线下诞生加工的全过程,本身就是一个极具价值的宣传广告。这种“眼见为实”的体验,增强着消费者对品牌的信任,也在重塑着他们的消费逻辑。
这也难怪七匹狼公司董事长周少雄如此重视七匹狼博物馆的打造。“晋江产业带集中,在泉州晋江大力发展文旅经济的当下,吸引来晋游客走进工厂园区体验晋江智造实力,可以更好地提升品牌影响力。企业可以借助文旅热,拓展工业旅游体验项目。”周少雄表示,当前不少企业已经成功建设了企业总部园区、博物馆、创意园区等工业旅游项目,如果将现有的文旅线路与工业风进行串联,在一定程度上能拓宽游客深度游晋江的体验。
从更宏观角度看,工业旅游可以丰富产品供给,拓展发展空间。工业旅游可以与传统自然、人文旅游互补,满足游客多元需求。对地方经济而言,工业旅游可以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创造就业机会,促进经济增长。
拔节生长的文旅经济,势必为工业企业加分不少。这几年,泉州“世遗+非遗+美食+文创”的独特IP,如磁石般吸引全球目光——去年入境游客同比增长42%,海外旅行商合作订单量翻番,泉州已然成为亚太地区最具成长性的文旅投资热土。
延续工业文脉,挖掘历史美感。工业旅游不是工业和旅游简单叠加,而是充分利用已有的生产要素和产业资源,通过恰当的组合改造形成新的旅游产品,工业旅游蕴含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无法估量。
安踏通过“感恩之旅”活动,连续12年邀请员工家属走进智能工厂,体验泉州非遗簪花、闽南面线制作等文化项目,实现工业体验与文旅消费的深度融合。安踏还和晋江联合举办了“晋邑古筵进企业”活动,让美食和高甲、木偶、南音等非遗表演成为传播本土文化的纽带,提升了员工幸福感、丰富了企业文化。
立足特质讲好全新故事
工业旅游如何真正活起来、火起来,立足自身特质、发挥创新创意、讲好文化故事是关键。
当国潮时装秀场邂逅世遗山水画卷,晋江书写属于自己个性的全新故事。
利郎LESSISMORE“青年知行”年度大秀登陆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安平桥公园,世遗点变身“水上T台”,“世遗+国潮”让古桥与时尚共舞,世遗以更加鲜活的形式走进人们的生活;“中国伞都”——东石以“伞·耀”为主题的国风秀在梧林传统村落上演,328把伞具构筑“光影天幕”,不仅展示伞具的传承与创新,更是解码“文旅+产业”新玩法;紫帽山下溪畔,七大国潮品牌联袂,在山水间铺就的流动T台绽放风采。
产业为笔,国潮为墨,晋江品牌用一个个出圈的事件实力弄潮,带火品牌、带火文旅。
流量有了,还要有留量。
安平桥大秀之前,出于对在地文化的保护使命,利郎携手晋江市文旅局,向晋江市文物保护基金捐资200万元。
“安平桥在建桥阶段,就是靠大家共同出钱修建的。明清时期,这座桥陆续出现了一些问题,也都是靠社会各界共同出力修缮的。这一次,利郎率先带头捐赠,这种做公益的行为也是慈善文化的传承。”晋江市文物保护中心主任吴金鹏认为,利郎作为知名企业起到了带动作用,让文物保护走向了公益化、社会化。
利郎用心“留下”文化遗产,安踏灵动活化文化基因。
将传统文化基因注入现代设计,安踏以中国锦鲤、兵马俑、故宫等文化符号为灵感,打造了多个现象级产品系列。2025年,安踏携手中国丝绸博物馆发起“致敬二十四雅士”活动,推出融合大漆工艺的“自在翼马鞋”,该作品不仅在巴黎“丝绸之路周”惊艳亮相,更被中国丝绸博物馆永久收藏。此外,亚冬会中国体育代表团领奖装备搭载自研科技“安踏膜Aerovent”,将东方美学与专业性能完美结合,助力冰雪健儿征战赛场。以“好商品”为核心,安踏推动国潮时尚与工业旅游协同发展。
(记者 施珊妹 董严军)
来源:晋江经济报
更新时间:2025-07-02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