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石将军暴露太可惜,蔡孝乾犯了情报工作禁忌,早晚会出大问题

电视剧《沉默的荣耀》热播,让许多人对吴石将军的潜伏故事很感兴趣,也为他因身份暴露而牺牲深感惋惜,而在真实的历史上,吴石将军最终暴露身份的整个过程,更令人极为扼腕。

这其中,台湾地下党负责人、也就是后来沦为叛徒的蔡孝乾,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


一、与“活阎王”周旋不落下风

吴石将军在投身革命战线后,最大的对手之一,就是有“活阎王”之称的谷正文。

谷正文曾经也是我党党员,并且还当过八路军115师的侦察大队队长,照这个资历,未来必然成就不可限量,但他却在一次执行任务期间,叛变投敌了。

叛变之后,由于对华北十分熟悉,加上为人机灵好学,很快就得到了戴笠赏识,不仅如此,戴笠遭遇空难后,毛人凤也对谷正文欣赏有加,正是因为这两人的重视,谷正文自此平步青云,成为军统中炙手可热的人物。

单是能相继被戴笠、毛人凤看重,就已经说明谷正文颇有手段,而到国民党败退台湾后,谷正文更是一度直接受蒋介石领导,这更说明其手段了得,正是在这期间,他得了一个“活阎王”称呼,外人评价他就是一个字,“狠”,当初毛人凤也说过,“你比我还狠”。

这样的人,与其博弈是相当有风险的,可能一个小破绽就会让其抓到把柄,而吴石将军在身份最终暴露之前,与谷正文有过不止一次的较量,但均没有露出明显破绽,这也说明,吴石将军在情报工作方面,并非是某些观点认为的“门外汉”。

不然的话,他也不可能在投身革命后依然身居国民党高位,更不可能与谷正文周旋不落下风。

而说起吴石将军投身革命,这其中的过程更是相当曲折,吴石将军曾在日本陆军大学读过书,且各门课程的成绩均十分优异,当时人送美称“十二能之人”,意思就是能文、能武、能书、能画、能骑、能射、能外语等共十二项全能。

回国之后,吴石将军一度主要负责对日情报工作(这个经历更说明将军并非情报工作的“门外汉”),期间老蒋对他极为欣赏,武汉会战前夕,基本上每周都要召见他一次,咨询他对占据战局的意见。

到1940年,吴石将军受好友白崇禧的推荐,开始担任第四战区中将参谋长,截至此时,吴石将军虽说也接触过共产党人,但并没有改弦更张的想法,但随后发生的一系列事件,让他第一次对他效忠的“党国”产生了深深的怀疑。

当时是1944年,这一年日军集结十余万兵力,向桂林、柳州大举进犯,此战便是桂柳之战,而当时镇守桂林的正是包括吴石将军所部在内的桂系军队,由于国军中央军系与桂系历来不合,因此当日军重兵压境后,面对桂系一再请电派兵增援的请求,老蒋硬是不发一兵一卒。

不仅如此,由于中央军与桂系矛盾重重,因此军中政令更是难以统一,指挥上自然也出现了严重失误,最终就导致,吴石将军的兵团遭遇惨败后大溃退。

这个情况,本身就让吴石将军颇感心寒了,而在溃退路上,他又亲眼目睹了严寒下逃亡百姓的惨状,不仅拖儿带女颠沛流离,后面还有日军追兵,这就造成了不少人死在了逃亡途中,包括吴石将军的小儿子,也是在这一路上不幸夭折的。

而这一切,让吴石将军受到了很大刺激,他开始对自己一直效忠的“党国”产生怀疑,并且还告诉家人,自己“再也不干了”,最终愤而辞去了四战区参谋长的职务。

到了抗战胜利,吴石将军在回南京后,又亲眼目睹了那些国民党接收大员是如何中饱私囊的,这不仅让他破口大骂“国民党不亡天理不容”,同时更让他觉得,这个“党国”,已经不值得自己继续“效忠”了。

正是怀着对国民党的极度失望,吴石将军思想上开始转变,最终在好友兼同学吴仲禧的介绍下,投身革命前线。

而对于共产党,吴石将军并不陌生,抗战时就与周总理、叶帅打过不少交道,此外,他对毛主席的《论持久战》极为欣赏,认为国内没有第二个人能写出来这样的文章。


正是因为包括好友在内的多名我党人士的感召,加上对国民党的深深失望,让吴石将军这个国民党高官,毅然决然的投身革命事业,这应该就是独属于那个时代的信仰力量,这种力量,让无数像吴石将军这样的人,前赴后继不畏牺牲,也要为共产党做事。

二、蔡孝乾的疏忽大意

讲吴石将军的过往,主要是让大家知道,他原本是可以在国民党中高官厚禄的,包括在去台湾后,他同样也可以身居高位且衣食无忧,但他却选择了另外一条路,而在他踏上这条路的时候,也做好了随时可能会牺牲的准备。

这种大无畏的精神,已经不仅是勇气了,而是一种坚不可摧的信仰。

而相比之下,作为台湾地下党组织的负责人蔡孝乾,不仅在气节上有亏,在其负责的情报工作中,更是极为疏忽大意,甚至可以说是一个极其不合格的情报人员。

之所以这么说,我们从他被捕叛变前的几个细节中,就能看得出来。

作为地下党,蔡孝乾和吴石之间,是属于知道对方存在,但并没有见过面的情况,并且资料显示,蔡孝乾最初也并不知道吴石的具体身份,只知道对方在国民党内部是个高官。

这种现象,是符合情报原则的,正常情况下,情报人员之间不能直接横向联系,而是只对自己这条线的上下级负责,只有这样,才会保证情报人员的安全。

但蔡孝乾却因为私事,打破了这一规则。

1949年11月,华东局委派长期在香港等地从事情报工作的我党党员朱枫前往台湾,找到吴石后,获取军事情报。

接到任务后,朱枫于当年11月末抵达台湾,她的掩护理由是去台湾看望女儿女婿。

到了台湾后,朱枫按照组织要求,先见了代号为“老郑”的蔡孝乾,而在两人见面后谈完任务,蔡孝乾向朱枫提出了一个请求。

什么请求呢?就是请朱枫在见到“大舅”后,帮忙办一张通行证,好让自己的一个“内亲”离开台湾回到大陆。

“大舅”是当时吴石的联络代号,而蔡孝乾说的所谓内亲,其实是他的小姨子情人,由于当时国民党保密局正在追查涉共刊物《光明报》,并抓走了一批人,其中还有华东局台湾省工委的工作人员,这就让蔡孝乾准备暂时离开城市躲一躲风头。

可自己走了小姨子怎么办?于是蔡孝乾就琢磨,让身居高位的“大舅”办个通行证,好让小姨子离开。

如果按照情报工作原则,这种要求绝对是违反纪律的,而朱枫也不应该答应这个要求,但可能是考虑到同志之间的情谊,朱枫最后答应了。

而这么一来,就为之后吴石的身份暴露埋下了隐患。

除此之外,蔡孝乾当时犯下了一个错误,在两人见面结束后,约定了下次见面地点和时间,结果在分别时,蔡孝乾问朱枫要了她女儿家的电话,并且还把这个电话记在了随身携带的一张十元台币上。

而后来,也就是蔡孝乾被捕之后,谷正文就是靠着这张记有电话的台币,确定了朱枫的身份,同时也确定了朱枫的行踪,最终在朱枫距离大陆只剩一步之遥时,将她抓捕。


要知道,电话这种敏感且重要的信息,作为一名情报人员理应是记在脑子里,而不是写下来,因为这样很容易成为敌人获取证据的重要途径,而蔡孝乾从事情报工作也不是一天两天了,依然还犯下了这样的错误,只能说是其太松懈大意,丧失了基本的谨慎。

除了这些细节,蔡孝乾当时还存在有一个极为严重的问题,正是这个问题,导致了台湾地下组织在其被捕后,遭到了重创。

三、情报工作大忌

导致蔡孝乾被捕的直接原因,是之前被保密局抓走的一个台湾省工委成员,无意中说出了“老郑”这个代号,而当时审讯此人的正是谷正文,顺着这个线索,谷正文很快摸清了“老郑”的住址,并在连日蹲守后,将“老郑”抓获。

而我们都知道,“老郑”就是蔡孝乾,在他被抓后,谷正文从他身上搜出了一张身份证,经过查证,该身份证的身份信息是假的,但照片却是真的,之后谷正文动用警务部门力量,对那段时间申请出境的人的照片一一对比,最终在这群人中,找到了与照片上一模一样的女子。

这名申请出境的女子,登记的名字叫“刘桂玲”,实际上正是蔡孝乾的小姨子马文娟,而再查看这个“刘桂玲”申请出境时登记的信息,谷正文就发现,这张出境证,是由吴石将军的得力助手聂曦代办的。

而这,就是吴石身份露出破绽的开始,他也因此被谷正文开始盯上。

再往后,就是谷正文展开了对吴石的调查,同时也加紧了对蔡孝乾的审讯,而蔡孝乾在严刑逼供下,只坚持了一个星期便彻底投降,成为了一个叛徒。

紧接着,蔡孝乾把自己所知道的名单和信息一股脑的全部抖了出来,导致400多名共产党员和进步人士被捕,而这个人数,最终扩大到了1800多人。

蔡孝乾的背叛无疑是可耻的,但他一个人就出卖了1800多人这个问题,也说明了当时台湾地下党组织存在有严重的纰漏,如果按照情报工作的原则来说,蔡孝乾是不应该掌握和知道这么多人的信息的,这是情报工作中的一个大忌讳,如果他没有掌握这么多信息的话,也不至于后来被他出卖一千多人。


所以说,当时台湾地下组织在整体工作中是有大问题的,按照蔡孝乾这这种情况,即便是他当时没有叛变,但早晚仍会出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07

标签:历史   禁忌   早晚   情报   将军   可惜   工作   台湾   正文   国民党   身份   活阎王   小姨子   保密局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