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日最新负债对比:美国36万亿,日本9.1万亿,中国令人意外

美国36万亿美元,日本9.1万亿美元,光这两个数字就够让人倒吸一口冷气了。

中国的债务数据一公布,倒不是数字本身,而是这种处理方式把全世界都整懵了

同样背着巨债,为啥命运这么不一样?这里面的门道可真不少。

编辑:CY

美国36万亿债务炸弹:这次连美元霸权都救不了

美国这36万亿美元债务,已经不是简单的数字游戏了。

换算下来,相当于每个美国人头上顶着11万美元的账单,这可是普通家庭三年的收入。

更要命的是,光是利息支出一年就要1.1万亿美元,比军费开支还多,成了政府最大的单项支出。

这种"借新债还旧债"的把戏,美国玩了几十年。过去凭着美元霸权地位,全世界都愿意买美国国债。可现在情况变了,连最大的债主日本都在减持美债,中国更是连续6个月抛售。

美元在国际支付中的份额已经跌到49.08%而人民币占比却升至4.13%,金砖国家加速本币结算。这意味着什么?美元霸权这张王牌正在失效,债务压力将直接传导到美国民众身上。

看看美国各州现在的窘境就知道了。伊利诺伊州因为移民医疗超支25亿美元,不得不削减医保。纽约州债务预算上涨15%,财政压力巨大,全美半数州开始裁员。

超过两成的州推行无薪休假,三成州全面缩减预算。这就是债务雪球的威力。

越滚越大,越来越难控制,最终会把整个经济都拖垮。连美联储都发出警告:这是"有史以来的最大风险"。

日本9万亿债务陷阱:87%内债也成了催命符

日本的情况看起来要"安全"一些。毕竟87%的债务都是自己人持有,银行和保险公司是大头。

按理说,自己欠自己的钱,总比欠外国人要好吧?可现实却给了日本一记响亮的耳光

债务规模达到GDP的263%,这个比例在全球都是罕见的。平摊到每个日本人头上,就是1063万日元,相当于普通上班族四年的工资。

更要命的是老龄化这个无解难题。2025年光社保支出就要42万亿日元,占政府总开销的36%。

而税收只占GDP的18.2%,缺口越来越大。日本央行曾经靠购买国债来维持市场稳定。可去年底宣布停止购债后,市场就像断了线的风筝

投资者疯狂抛售手里的国债,价格跌得一天一个样。有东京的基金经理说,现在想卖出国债都得降价

有时候挂单一整天都没人接,市场流动性严重不足。屋漏偏逢连夜雨,美国还要对日本汽车加征关税。

丰田去年的海外利润因此缩水12亿美元

爱知县的汽车零部件厂开始裁员,上个月就有23家小供应商倒闭。

这就是所谓的"护城河变枷锁",内债模式的陷阱显露无遗。

希腊血泪教训:70%外债如何把国家主权拱手让人

说到债务危机,不能不提希腊这个经典案例。2010年的希腊,就像今天的一面镜子。债务占GDP比例超过180%,其中70%是外债。

结果呢?国际债权人直接接管了希腊的财政主权政府想花每一分钱,都得先问过"三驾马车"的意见。欧盟、欧洲央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说了算,希腊政府反而没有发言权

更惨的是普通希腊民众。公务员工资砍掉30%,养老金削减40%。失业率一度飙升到27%,年轻人失业率超过50%。街头抗议示威成了家常便饭,社会动荡不安。

阿根廷的教训也同样血淋淋这个国家在过去一个世纪里,竟然违约了9次

每次都是因为过度依赖外债,一旦国际资本撤走,立马陷入危机。最近一次是2020年,阿根廷再次宣布债务重组

国际债权人损失惨重,普通民众更是雪上加霜。比索大幅贬值,通胀率一度超过100%

这些教训告诉我们一个残酷的现实债务结构比债务规模更重要,外债依赖是最危险的。

一旦失去国际市场信心,国家主权就会拱手让人这就是为什么内债和外债,虽然都是债,但风险完全不同。

中国奇迹密码:同样借钱为啥能越借越强?

说到这里,中国的做法就显得格外珍贵了。中国政府总债务86.1万亿元人民币,折算成美元约12万亿。乍看之下,这个数字也不小啊。

但关键在于债务结构中国的外债余额只有17.5万亿元,其中96%是内债

外汇储备长期稳居3万亿美元以上,子弹充足。更重要的是,中国的债务都投向了看得见摸得着的地方。

全国高铁网络总长突破4万公里,从哈尔滨到三亚朝发夕至。5G基站数量占全球60%以上,偏远山村也能流畅视频通话。

西部的特高压输电线路,东部的智能港口。这些用债务砸出来的基建,正实实在在提升着国家运转效率

有数据显示,每1元基建投资能带动3元以上的相关产业产出。

长三角的高铁网让区域经济一体化提速。沿线城市的GDP年均增速比十年前快了1.2个百分点这就是"借钱投资"和"借钱消费"的根本差别。

债务管理的门道更藏在细节里。地方政府那些短期高息的旧债,正通过再融资债慢慢置换。

换成利率低、期限长的新债,去年一年就置换了15万亿元光是利息就省下近千亿元,地方财政的喘气空间大多了。

专业机构测算,中国债务的实际转化率超过80%也就是说每借100元,有80元变成了能生钱的资产。

这种良性循环,让中国在债务规模不小的情况下,依然能保持经济稳定增长。

结语

从这几年的观察来看,债务本身不可怕,可怕的是不会用债务创造价值

未来十年,谁能把债务变成资产,谁就能在新一轮竞争中胜出

你觉得哪种债务模式更靠谱?欢迎说说你的看法,一起聊聊这事儿。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7-22

标签:财经   美日   日本   美国   中国   意外   最新   债务   美元   希腊   外债   内债   国债   霸权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