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人常吃的“黄油”,究竟是什么油?为何中国人不爱吃黄油?

在我国,七八九十年代,几乎家家户户都吃猪油,用它来炒菜拌饭别提有多香了!尤其是在八九十年代,每家基本都有一个搪瓷碗,专门用来盛放猪油。在以前那个穷苦年代,猪油可是许多人眼中的宝贝,它制作简单,将买回来的肥猪肉经高温炼制即可,而剩下的猪油渣也是许多农村小孩的解馋小零食,焦香酥脆,让人回味无穷。可如今,越来越多人不爱吃猪油了,反而是更喜欢用花生油、菜籽油等植物油来炒菜,而在国外,像欧美、印度等国家,基本都是用黄油,黄油究竟是什么油呢?它是如何制作的?好像在国内基本没什么人吃黄油,这又是为何?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黄油究竟是什么油?

黄油,其实又叫奶油、乳脂、白脱油等,其实从名字我们就可以看出,它的原材料主要是牛奶。其制作过程相对猪油来说要复杂些,它的提取方式多样化,奶皮子、白油、鲜奶中皆可提取,提取材料不同,加工方式也有所不同,但有一点共通的那就是原材料还是奶。如果是从鲜奶中提取的话,就是将牛奶放入容器中不停搅拌个几百次之后,将上方出现的一层白色漂浮物(稀奶油)捞出沥干水分,然后再经过浓缩、蒸发、提炼就逐渐变成了市面上卖的固体黄油。其实说白了,黄油就是牛奶中分离出来的脂肪,就像猪油是肥肉中的脂肪一个道理

黄油的食用历史悠久,早在古希腊时期,人们就将它用于药品或化妆品行业。虽然到如今,相比于国内,外国的黄油消耗量更高,但我们的祖先早在3000多年前,就已经学会制作和食用黄油,了解黄油历史的应该知道,它与我国藏区人们吃的酥油本质上是同一种东西。酥油也是从牛奶、羊奶中提取,只是高原地区的人们更喜欢耗牛的牛奶中提取的酥油,它色泽鲜黄,味道香甜。所以,酥油就是黄油,只是不同地区叫法不同用不同而已

黄油可分为两大类:

从制作工艺上来说,它又可分为两大类:动物黄油和植物黄油,别看两字之差,实在相差千里。

植物奶油,说白了就是人造黄油。是利用葵花籽油等植物油通过油脂氢化-乳化技术合成的,其中会加入胡罗卜素、人工香料等来模仿黄油的味道。

动物黄油,就是从牛奶中提炼的天然黄油。主要制作工艺就是牛奶通过离心分离得到奶油——乳酸菌发酵——巴氏杀菌——搅拌提取黄油——浓缩固体后得到的,不含任何科技与狠活,所以,它吃起来味道带有天然的浓郁奶香,口感醇厚,如果是加盐的黄油,吃起来就是咸香咸香的,难怪深受外国人喜爱,无论是煎牛排、拌入面包中还是制作各种点心,都喜欢用它。

据相关数据统计,2023年,全球的黄油消耗量高达约1,150万吨,其中欧美就占了200万吨,印度最高,占600多万吨,而中国仅仅只消耗55万吨。为何外国人这么喜欢吃黄油呢?

外国人为何如此钟爱黄油?

首先,就是饮食文化不同造成的。黄油最早其实是少数寒冷北部地区先民发明的,食用并不多,后来随着因稀少而被人们赋予“珍贵”的标签,黄油便渐渐在贵族中流行开来,直到1869年,法国人梅奇·毛里士发明了人造黄油,这才开始在国外大肆流行开来。

此外,黄油能在国外流行的因素也是因为西方人倾向于煎炸、烘焙的烹饪方式,比起橄榄油,黄油更适合高温处理。而且外国人很喜欢高脂肪高热量的食物,许多经典菜肴比如早餐必备的面包、煎牛排、烤土豆等都需要搭配黄油。

再加上国外气候适宜牧草丰盛,畜牧业发达, 在缺乏现代冷藏技术的时代,将鲜奶提炼为黄油可延长保质期,极大解决了乳制品储存难题。久而久之,黄油也就在欧洲饮食文化中的占据了核心地位。

为何黄油在国内不如国外受欢迎?

在国外被当成“香饽饽”的黄油,为何在我国却吃了“闭门羹”?其实还是跟饮食习惯有关。中国人不仅爱吃,烹饪技术更是出神入化,美食数不胜数,就拿著名的川菜和湘菜来说,大多以麻辣、酸辣的独特口感闻名,想象一下水煮牛肉、麻婆豆腐加上带有浓郁奶香味的黄油,会是啥难以形容的味道?所以,我国大多菜系的制作与黄油并不适配

其次,我国的烹饪方式并不太适合使用黄油。一般来说,中式烹饪十分讲究火候,大多菜肴依赖200℃以上爆炒,就算是简单的炒个青菜,都需要大火快炒,不然就容易枯黄,而黄油蛋白质含量高,相对花生油、猪油来说,烟点低,容易焦糊产生苦味,在菜凉后还容易凝固。

此外,我国的油类选择性也较多。比如花生油、菜籽油、大豆油、猪油,不仅味道香还适合爆炒,比黄油更适合中餐烹饪。

所以,总的来说,中国人不爱吃黄油主要是因为烹饪方式和饮食习惯的原因,对此,大家有何不同见解?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7-30

标签:美食   黄油   中国   外国人   猪油   牛奶   酥油   奶油   味道   方式   鲜奶   国外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