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设崩塌?上亿身价,竟无力支付费用,马未都终于“装”不下去?

文|南风

编辑|娱叔


作为横跨文化界和商界的传奇人物,马未都的名字几乎与“财富”画等号。

但近期一则“无力支付费用”的新闻,却让这位身价上亿的大咖陷入争议。

曾经的人设开始崩裂,昔日的光鲜似乎出现裂痕。

这场风波的背后,是真的“装”不下去了,还是另有隐情?

从机床铣工到收藏大亨

或许有人觉得,马未都能有后来的成就,离不开家庭的托举。

但事实上,他的起点却是普通得不能再普通。

1955年,马未都出生在一个军人家庭,本该有一个顺风顺水的童年。

可由于各种原因,他小学都没能读完,就被迫放弃了学业,转而投身劳动。

如果是其他人,或许会浑浑噩噩地得过且过。

但马未都不一样,他爱上了文学,愣是靠着小学的学历,“啃”完了好几本名著。

读书并没有改变马未都的命运,他还是被分配到工厂,成为了一名机床铣工。

读书又确实改变了他的命运,他靠着写小说,摆脱了工人身份,成为了杂志编辑。

知名作家王朔、苏童、刘震云等人能成功,多多少少都有他的助力。

顾城、莫言、王世襄这些文化界大佬,也都是他的人脉。

到了1990年,马未都又开始对影视圈提起了兴趣,开始编写剧本。

《编辑部的故事》《海马歌舞厅》这些火遍全国的电视剧,背后少不了他的创作。

如果继续深耕的话,马未都在影视圈的成就大概也会不可限量。

可没过多久,他就从影视圈消失,全身心投入到了收藏界。

也正是这个爱好,真正让他从“不缺钱”的人变成真正的“有钱人”。

其实早在70年代末期,他就已经跟收藏有所接触。

在那些不起眼的旧货摊上,他总是能找到一些让自己满意的“宝贝”。

后来随着资产越来越多,他的收藏也逐渐从旧物变成了古董。

到了1997年,马未都的“观复博物馆”正式成立,他也成了国内第一家私立博物馆的馆长。

那个连小学都没上完的铣工,已经成了一名真正的富豪。

马未都的钱,从来不是挂在嘴边的数字,而是藏在收藏和事业里的财富。

他出版过大量的图书,仅仅是版权费,就让他登上过中国作家富豪榜。

他也是个优秀的主持人,各种综艺所支付的出场费也不是一笔小数目。

他还学会了直播带货,成交订单量长期处在带货榜前列。

更别说他在博物馆中大量的个人收藏品,以及“观复猫”IP带来的衍生收益。

在世人眼中,他就是个至少身价上亿的豪门。

但就是这么一个看似风光无限的收藏大亨,竟然接连陷入“缺钱”风波。

富豪的人设崩塌了?

2024年,有消息称马未都旗下的观复文化,一口气解聘了80多名员工。

而传闻中这家公司所有的员工加起来也不过只有86人而已。

如果消息属实的话,那岂不是说这家公司几乎被裁空了?

消息传到网上后,立刻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大家觉得马未都作为公众人物,不该对自己的员工如此苛刻。

毕竟传闻中说的是“没有提前沟通”“没有合理赔偿方案”

一个身价上亿的老板,不可能会差这点补偿金才对。

于是,有关“马未都破产”“观复倒闭”一类的流言开始盛行。

甚至越传越真实,说得有鼻子有眼的。

即便后来马未都亲自出面表示“资金充裕”“员工获得满意赔偿”,谣言也没能真正彻底平息。

没想到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今年11月23日,一则“马未都暴雷”的新闻,又把他给推上了风口浪尖。

新闻显示,“观复”客户端,竟然因为无力支付相关费用而停止运营。

也正因如此,这家公司早在去年7月份就停止了网络拍卖业务

甚至在业务停摆之前,还出现了两次“拍卖人参与竞拍”的情况。

事情一曝光,网友的讨论就更加激烈了。

“马未都上亿身价,连客户端费用都付不起?”

“之前说的资金充裕,果然都是在骗人的?”

“现在他要靠在拍卖中安插托儿来赚钱了吗?”

曾经被淡忘的“马未都破产”的言论又一次出现,声势比上次还要浩大。

那个“文化大咖”“收藏大亨”的形象,似乎在接连的负面消息中摇摇欲坠。

不过是舆论的一场狂欢

马未都真的“穷”到连客户端费用都付不起了吗?

其实仔细梳理一下就能发现,这个说法多少有点断章取义。

首先“观复”客户端停运,以及如今更名为“叶合”的公司拍卖业务停摆,都是真的。

但问题在于,这家公司已经跟马未都没有什么关系了。

因为出现这些问题的时候,马未都和他儿子已经退股。

也就是说,欠费的主体是新股东运营的企业,而不是马未都控股的公司。

而“拍卖人参与竞拍”的事情也是真的,但并不是大家想象中那样为了赚钱。

因为参与竞拍的王某所竞拍的商品,价值加起来也不过几百块钱。

不管是为了赚钱还是洗钱,这个数目都实在太小了些。

而且这几件拍品的最终得主还都是王某本人,如果是为了恶意抬价,也说不通。

所以这大概只是王某个人的行为,跟公司没有太大关系。

当然,自从马未都离开后,新公司的经营状况确实算不上好。

先是去年被执行两万多元,后是今年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录

这些全都是新股东经营期间存在的问题,把账算在马未都头上,确实有点冤枉。

这也并非什么难以理解的事,毕竟“观复”是马未都一手经营起来的。

提到“观复”以后,第一个想到的人自然就是他。

再加上之前他就有过类似“破产”的谣言,很容易就被“旧事重提”。

但现在北京和上海的“观复博物馆”都在正常经营,马未都个人账号也都在持续更新。

可见,他的核心事业并没有受到影响,富豪人设也并没有真的崩塌。

结语

这场风波,更像一场“信息错位”引发的舆论狂欢。

马未都既没有“装”不下去,也谈不上人设崩塌。

而他选择退出关联公司股权,或许正是出于对市场风险的考量。

毕竟,再通透的“马爷”,也终究要在文化与商业的夹缝中前行

部分参考资料:

马未都爆雷,已无力支付费用——鲁中晨报

无力支付费用,客户端停止运营!创始人已退出,此前回应大规模裁员——指尖新闻沈阳晚报

无力支付费用,客户端停止运营!北京、上海两博物馆目前运营正常——新民晚报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1-26

标签:财经   身价   无力   费用   收藏   客户端   公司   铣工   富豪   博物馆   大亨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