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加载中...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今夜,让我们继续相约位于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的鹊山生态文化区,共赴这场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教育部、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共同主办的《2025中秋诗会》。让我们以诗词为羽翼,以梦想为方向,咏叹这明湖秋月,祝福这万家灯火吧!
鹊华秋色映明湖
泉城济南聚知音
“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故乡的山水与明月总是心中最深的牵挂。本期诗会借大明湖的秋水与湖中倒映的明月,为天下游子传递一份来自泉城的团圆祝福。此刻,我们带着诗意汇聚明湖之滨,赏湖山胜景,会诗词良友,共叙家国深情。本场诗会由“通文达艺”“马上封侯”“岁月静好”三个组合展开精彩比拼,他们将以诗为舟,载满温暖与深情。
第一组是由田大地、田文地兄妹组成的“通文达艺”组合。兄妹二人曾多次参与诗词类节目,今年哥哥田大地已考入中国人民大学,妹妹田文地也从小学生成长为一名初中生。他们的口号是:“诗是吾家事,人传世上情。”
第二组是李沛泽、张可儿兄妹组成的“马上封侯”组合。兄妹二人去年曾作为《2024中国诗词大会》亲友团成员参与节目,今年携手正式登台。他们的口号是:“惟有绿荷红菡萏,卷舒开合任天真。”
第三组是张保国、张汝佳父女组成的“岁月静好”组合。父亲张保国是济南市公安局特警支队原副支队长,从警二十五载始终坚守排爆一线;女儿张汝佳继承父志,成为商河县公安局一名警察,从排爆现场到网络空间,两代人以不同方式守护万家安宁。他们的口号是:“日日扁舟藕花里,有心长作济南人。”
湖光山色来名士
妙笔生花咏泉城
《2025中秋诗会》在“同舟共济”环节特别设置了富有地域特色的外景题目,特邀《2024中秋诗会》冠军姜震来到济南鹊山出题。站在文化底蕴深厚的鹊山之上,姜震以三道描绘山色的诗句为选项,其中“湖阔数十里,湖光摇碧山”这一诗句,正是李白《古风五十九首》中描写济南山水的名句。这首诗的创作背景颇为特殊——此前李白刚刚经历“赐金放还”的人生转折,在游历至济南时,被这里秀美的自然风光所震撼,遂将内心对理想世界的追求寄托于眼前的湖光山色之中。
从山色转向泉声,郦波老师在趵突泉边出的题目将观众带入“泉城”的诗意世界。面对“天下第一泉”的奔腾不息,他引用元代张养浩“三尺不消平地雪,四时常吼半天雷”的诗句,短短十四字既写出泉水的澄明如镜,又描绘出泉水喷涌的动感,仿佛让人看见趵突泉“水涌若轮”的奇观。两道题目从不同维度展现了济南的山水特质,让观众在诗词竞技中领略到“一城山色半城湖”的独特魅力。
匠心巧手化诗境
妙艺生花夺天工
当诗词遇见民间技艺,便碰撞出跨越时空的文化火花。在《2025中秋诗会》“画中有诗”环节,节目组特邀鲁菜厨师与山东省省级非遗项目济南面塑省级代表性传承人同台献艺,将民间技艺与经典诗句完美融合。
在节目现场,鲁菜厨师刘洪锋以“松”为关键字,用鲁菜冷拼摆盘成苍劲松树与潺潺溪流,用食材的色、形、意再现“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名句。
山东省省级非遗项目济南面塑省级代表性传承人李咏梅则以“兽”为线索,用彩色面团精心制作出李清照形象与香炉造型,生动还原“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的场景。这两道融合视觉、味觉与诗意的题目,不仅考验选手对诗词的理解,更展现济南匠人将文化元素融入日常生活的智慧。正是这些扎根民间的能工巧匠,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代生活中持续焕发迷人光彩。
在这皓月当空、万家团圆之际,《2025中秋诗会》的第二场比拼也落下了帷幕。让我们相约《2025中秋诗会》总决赛之夜,继续携手遨游于诗词之中,细品华夏文明的灿烂瑰宝,相聚大明湖畔,且听趵突泉吟,激荡齐鲁风骨,见证千秋诗心,朋友们再会!
《2025中秋诗会·月映泉城》
2025年10月5日—10月7日
综合频道CCTV-1 17:50 播出
科教频道CCTV-10 20:51 播出
央视频 央视网 中国之声 云听 同步播出
责任编辑:郑果
更新时间:2025-10-08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