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的梦碎了!明明约定好互相减税,可中国人依旧是不买美国货

特朗普的美国政策用三个字来形容就是“想得美”,他总以为别人会按照他的规章制度来办事,让他的利益最大化。

和中国在会谈桌上说的好好的两家减税合作共赢,下了桌就翻脸不认人,而我国消费者的做法才是真的解气!

关税见面之后特朗普又做了些什么?我国贸易离开美国还能玩转全球市场吗?

我知道你很急,但是你先别急

特朗普现在眼瞅着自家豆子玉米堆成山,急的上蹿下跳,可这事还真不是我们不给面子,以前是我们削尖脑袋想融入世界,凡事都得看人家眼色行事,现在这情况可是完全的颠倒过来了。

世界这盘棋,棋盘没变,但棋手的心态和实力可不一样了,美国农民兄弟急得跳脚,伊利诺伊州的豆农公开喊话,说中国人不买他们的大豆,仓库都快爆仓了,玉米价格更是被拦腰砍了一刀,这话听着是挺让人同情的,可生意场上,从来不是靠同情就能解决问题的。

我们刚加入世贸那会儿,那叫一个诚心诚意,就想在全球大市场里好好做买卖,但人家美国是规则的制定者,我们是积极的参与者,虚心学习。

就拿那大豆来说吧,美国的大豆确实名气响当当,出油率高,价格也还算公道,我们国内的油厂、饲料厂,对美国大豆的依赖度一度非常高,但生意经里有句话,鸡蛋不能都放在一个篮子里,这话我们是交了真金白银的学费才深刻体会到的。

大概是2003年那阵子,国际大豆市场就结结实实给我们上了一堂风险教育课,先是满世界风传美国大豆要大幅减产,国际市场价格就像坐了火箭似的,“呼呼”往上涨,我们国内不少企业生怕后面买不着,或者价格更高,赶紧咬着牙高价囤货。

结果没过多久,人家那边消息风向一变,期货市场的大佬们轻轻动了动手指,价格又“哗啦啦”地猛掉下来。

这一下把不少企业直接砸懵了,损失惨重,欲哭无泪,这一跤摔得是真疼,但也让大家彻底清醒了,这买卖不能这么做,我国实在是太被动了,自己的饭碗还是得自己端稳点才行。

你打你的,我练我的

“美国优先”的调调一出来,贸易摩擦就像家常便饭说来就来,那关税大棒一挥,关税说加就加,我们的企业确实是吃了不少苦头,也受了不少窝囊气。

一开始肯定有点手忙脚乱,毕竟很多东西,过去从国外买习惯了,一下子让你自己从头开始造,或者满世界去找替代品,哪有那么容易?但中国人骨子里就有那么一股子韧劲儿,压力越大,反弹的劲头就越强。

你加我的税,那我也加你的,礼尚往来呗,但这只是表面上的你来我往,更深层次的,是我们下定决心,开始下大力气调整和优化自己的供应链。

你不是不卖我芯片吗?那我们就勒紧裤腰带,自己加大研发投入,华为的昇腾芯片不也一步一个脚印地追上来了吗?

医疗器械领域,以前也是进口产品的天下,现在联影医疗的CT机在国内市场上的占有率也越来越高了,就连特斯拉在上海的超级工厂,现在绝大部分零部件也都换成了我们自己国产的,这说明什么?这说明在外部压力之下,我们的内功正在实实在在地增强。

我们这么大一个国家,十几亿张嘴要吃饭,粮食的需求是刚性的,这可不是闹着玩的,以前可能指望从美国进口的多一些,但现在人家三天两头变脸,显得不那么可靠了,我们自然要广开门路,多交朋友。

巴西的大豆论质量不比美国的差,价格还更实惠,运输距离虽然远一点,但综合成本算下来有优势,那我们就多从巴西买,俄罗斯的能源、小麦、玉米,中亚国家的农产品,澳大利亚的天然气,甚至是非洲的一些矿产资源,只要东西好价格公道,我们都愿意坐下来好好谈。

这不叫赌气,这叫分散风险,也是市场经济下最理性的商业选择,美国农民急了,心情可以理解,但生意就是生意,你想让我买你的东西,那你也得让我有利可图,更得让我感觉安全,不能今天卖给我,明天就翻脸不认人,还时不时拿这事儿来卡我脖子。

这几年我们在海外的布局,在南美洲不光是单纯地买人家的农产品,还帮着当地修港口、建铁路,这不单单是做生意,更是在深耕供应链,把基础设施搞好了,人家的东西运出来方便,运输成本也低了,我们买着也划算,这才是真正的互利共赢。

想彻底甩开“中国制造”?

反观老美那边,有些操盘手法,确实显得有点“年轻”,或者说他们太执着于短期的政治影响力,他们可能总觉得,自己还是那个说一不二的老大,我说了就算,你们都得听我的。

动不动就抡起关税大棒,挥舞禁令法案,想通过极限施压来获取他们想要的经济利益,短期看这种招数或许能唬住一些人,起到一些震慑效果。

但从长远来看呢?商业合作最讲究的是什么?是信用和稳定!你今天一个政策,明天一个说法,后天又不知道要出什么幺蛾子,谁还敢跟你掏心掏肺地深度绑定?这不是明摆着把潜在的合作伙伴往外推吗?

丘吉尔有句话说得好:没有永恒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国与国之间,利益是驱动一切的根本,但怎么实现利益最大化,这里面的学问可就深了,靠打压、靠胁迫,或许能让对方一时半会儿低个头、认个怂,但心里那股不服气的劲儿始终憋着,早晚要找机会把场子找回来。

而我们这些年更倾向于走的路子,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努力把大家的利益像搓麻绳一样紧密地捆绑在一起,形成一个相对稳定的合作关系,多谈生意,少掺和那些乱七八糟的政治因素,这样买卖才能做得长久,路才能越走越宽。

现在全球的产业链、供应链确实在发生一些深刻的变化,以前大家总念叨“世界是平的”,商品、资本、技术在全球范围内自由流动,效率是第一位的,但现在看来,安全、自主、可控,这些因素在决策天平上的比重正在显著上升。

尤其是对我们这样的大国来说,关键领域、核心环节不能受制于人,这是一条不可退让的底线,无论是芯片产业的自主研发,还是大豆进口的多元化,背后的逻辑其实都是相通的。

美国制造业想要彻底离开中国,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你去美国超市里转一圈,货架上琳琅满目的商品,有多少依然打着“MadeinChina”的标签?

从给孩子用的汽车安全座椅到厨房里必不可少的微波炉,从给猫主子狗主子买的各种宠物玩具到逢年过节燃放的节日烟花,这些东西想一下子都换成别国制造,恐怕美国老百姓的购物账单首先就要噌噌往上涨一大截。

他们也尝试过把一些工厂转移到印度、墨西哥这些国家,结果呢?要么是生产效率跟不上,要么是配套产业不完善,绕了一大圈,发现核心的部件和原材料,还得从中国进口。

这就充分说明,“中国制造”的综合优势,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也不是谁拍拍脑袋说想替代就能轻易替代得了的。

特朗普天塌不塌,那是他们自己的事儿,但这世界早就不是单靠某一个国家就能说了算的时代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但现在可能得加一句,哪个国家的发展中,都或多或少得有“中国因素”。

信息来源: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5-19

标签:财经   国货   中国人   美国   大豆   关税   中国   利益   世界   确实   生意   东西   翻脸不认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