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翻车,司机全责

今年四月,读无心镜那本《无解的困局:大明最后的60年》时,曾提出过疑问:大明翻车,到底是车辆问题还是驾驶员责任?

若按这本《大明日落:崇祯王朝的人与事》来看,驾驶员的责任似乎更大些。

写明朝尤其是明末这段历史的书籍实在不少,此书早在2007年时曾由广西师大出版社出版,能于十多年后,“从茫茫书海中将它打捞出来,再次公之于世”,至少说明,书本身有值得称道的地方。

它的特别之处在于:作者没有去深度分析大明王朝顶层“制度设计”的弊端,也没有纵览“国内外局势”推导明亡的必然性,而是、简简单单写人。

写天子宦官,写文臣武将,写贰臣反贼,写基层小吏……作者有意挑选不同阶层、各个群体的代表人物,组成一幅大厦将倾时的众生图。

咱看热闹的,当然不怕人多。

最先登场的,是两个名字比较陌生的人:韩一良、刘懋。

他俩都是大明朝廷的基层公务员,一个是户科给事中,一个是刑科给事中,七品。

给事中这个职务,“官虽不大,权却不小”,他们除了完成自己所属部门的业务之外,还可以“监察六部、纠弹官吏”,看谁有问题就可以直接向皇帝报告。

十七岁的崇祯,一门心思要重振大明雄风,他知道自己接手的是个烂摊子,常常感慨“今日吏治民生夷情边备事事堪忧”,所以下手也很猛,即位几个月之内,就把权倾天下的魏忠贤连根拔除了。

你想想,当他听到负责监察的韩一良报告“然今之世,何处非用钱之地,何官非爱钱之人”的时候,会是什么反应?

韩一良的本意,可能是顺着领导心思,附和一声——对对对,领导简直目光如炬、一针见血啊,我们现在确实面临很大的问题,尤其是当官的真没法廉洁。为了表示态度诚恳,他还主动把自己摆进去:“臣两月来,辞却书帕五百金,臣寡交犹然,余可推矣。”

可崇祯较真了:“你说的是谁?”

在官场里,找面上的问题,再大再尖锐都行,大不了领导在会上发个脾气骂几句,然后下来大家一起自查自纠、限时整改。

但如果真要准确到人具体到事,那得有充足的心里准备,尤其在皇权体制下,弄不好就得玩命——要么把对方整死,要么被对方整死。

韩一良无非是摆出大家都在收钱这个问题,然后又找了客观原因:每个人的工资就那么点,入不敷出,前朝海瑞海青天母亲过寿买两斤肉都上热搜……大家这也是迫不得已啊!

这种找问题的方式,不仅不会得罪人,还比较能讨同僚的好——说出了大家的心声嘛。

可崇祯把他当突破口了:这问题提得到位,给你连升六级!但你必须举出具体的例子来,到底是谁在行贿、谁在受贿?

韩一良这下头大了,得罪谁好呢?他先是拿已经定案的例子来凑数,混不过去干脆说自己也只是听说的,但皇帝穷追不舍——那你不要的那五百金是谁送你的?这总不是听说的吧?

要说这老韩还真够意思,不管皇帝怎么追,就是支支吾吾遮遮掩掩,绝不肯干踩着别人脑袋往上爬的事。这下皇帝火了,升官的话立马收回不算,还直接把他革职为民。

照理说,韩一良该很郁闷才是,但这个情形却让我们很意外:“被革职回家的韩一良非但没有一点儿意料中会有该有的沮丧懊恼,反而满是一种虎口脱险庆幸万分的轻松惬意。”

紧接着出场的刘懋也给皇帝上了疏,他找的问题是公车私用现象十分突出——“驿递滥用,屡禁不遵”。

这个问题同样得到领导高度重视,马上改任刘懋为兵科给事中,由他专管,全国范围内开展专项整治行动——很明显,如果这活儿办得好,刘懋平步青云就没啥问题了。

和韩一良不同的是,刘懋可不怕得罪同僚,接到任务之后,扎扎实实开展调查、认认真真查找症结、诚诚恳恳提出意见。

崇祯大手一挥,批准了刘懋的建议:裁撤驿递(就是那项据说导致李自成失业的政策)。

这对君臣想的是:遍布全国的国营快递公司关门裁员,不仅能彻底杜绝大小官员以权谋私,省钱效果还很明显——朝廷少发多少人工资?老百姓少上多少税?

照理,有主要领导撑腰,刘懋应该春风得意马蹄疾才是。可他玩了一年就实在玩不下去了,“裁撤之举几乎全方位地惹恼了所有能在驿递这块大蛋糕上分一杯羹的上上下下,刘懋早已成了大明官场中人人皆曰可杀的民贼独夫。”

举步维艰的刘懋最后只能选择辞官回老家,心里堵着口气,居然半路郁闷而死,“棺木运抵山东,竟然没人愿意为之搬运”。

把这俩人的经历放在一起,其实很悲凉。

从保全自己的角度而言,韩一良无疑展示了教科书级别的操作,但如果仔细思量——当朝堂上下全都是这种明哲保身的人时,还有谁会顾及家国大义?还有谁会心忧黎民百姓?还有谁会坚守岗位职责?

崇祯把自己吊死在煤山上时,说“虽朕薄德匪躬,上干天咎,然皆诸臣之误朕也”。

问题是,想好好干一番事业的人,能有施展抱负的空间吗?刘懋好歹还有崇祯全力支持,看看其他人的遭遇和下场吧:刘宗周、文震孟、袁崇焕、杨鹤、杨嗣昌、卢象升、孙传庭……

崇祯手底下并非没有可用之人,可他谁都不放心,在位十七年间,光是内阁辅臣就换了五十多个,“崇祯秉政时期,他的勤政自律固然超过前人,他的刚愎自用、嫉贤妒能、苛刻猜忌也是史无前例。

说到底,还是太急了。

他可能至死都没想到,恰恰是自己油门踩得太急,才让这辆本已失控的车辆,以更快的速度、冲下悬崖。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8-26

标签:历史   大明   翻车   司机   崇祯   皇帝   领导   王朝   同僚   朝廷   官场   驾驶员   贰臣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