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期便秘总被“缠上”?科学应对才安心

孕期明明饮食规律,

却总在厕所“卡壳”?

蹲到腿麻没动静,

肚子胀得难受,

甚至影响食欲?



别慌,孕期便秘其实很常见。但若盲目硬忍,可能带来风险。了解成因并采取科学措施,就能温和化解这一难题。





全球数据显示,约有30%的孕妇在孕期会出现便秘[1]。随着孕周增加,尤其在孕晚期,便秘症状往往更加明显。


轻度便秘会影响心情与饮食,但严重便秘可导致痔疮、肛裂,甚至引发肠梗阻,还可能刺激子宫收缩,增加早产风险[2][3]。因此,孕期便秘绝不是“小毛病”,必须重视。





孕期便秘不是“不努力”,而是身体变化和生活方式共同作用的结果:



孕期孕激素、生长抑素升高,胃动素水平下降,都会抑制肠道平滑肌活动,使肠蠕动变慢、粪便干硬[4]。



随着胎儿生长,增大的子宫直接压迫肠管,同时膈肌、腹肌活动受限,排便动力不足。



孕吐或偏食导致蔬菜水果摄入减少,精细主食比例增高,膳食纤维不足;再加上饮水不够,粪便体积小、质地硬,排便困难。



孕期活动量减少,肠蠕动缺乏刺激,便秘只会加重[5]。



补铁剂、钙剂及部分解痉药(如硫酸镁)常被处方,但它们也是孕期便秘的重要诱因。










大部分孕期便秘可通过生活方式改善,关键是 多吃纤维、多喝水、多活动、规律排便



每天25–35g纤维,相当于:



每天1.5–2L,晨起空腹先喝300ml温水,刺激“胃-结肠反射”,帮助肠道蠕动。



快走30分钟、孕妇瑜伽20分钟均可改善肠蠕动;如有先兆流产或出血,应遵医嘱休息。



每天固定时间排便(如早餐后),避免久忍。上厕所时尽量专心,不玩手机;可用脚凳抬高双腿,帮助直肠排空。






若2周生活干预后仍未缓解,应在医生指导下用药,遵循“安全优先、阶梯选择”:



如小麦纤维素颗粒,能增加粪便体积,起效温和。使用时需补足液体,否则可能腹胀。





l 禁用:蓖麻油、开塞露、含麝香的中药制剂,可能诱发子宫收缩,风险高。

l 慎用:矿物油会影响脂溶性维生素吸收,多库酯钠经验有限,应短期、医嘱下使用。



若孕期同时出现痔疮与便秘,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太宁栓。该药能在直肠黏膜表面形成保护膜,缓解痔疮引起的疼痛、瘙痒、便血等不适,同时不影响孕期安全,是孕期痔疮合并便秘的优选药物。









孕期便秘常见,但并非小事。它源于激素变化、子宫压迫、饮食与运动不足,以及部分药物影响。若忽视,可能引发痔疮、营养不良甚至早产风险。


应对的核心是生活调整“三多一规律”;若无效,应在医生指导下合理选择药物。出现严重症状时,必须尽快就医。


科学应对,孕期也能轻松“告别便秘”,安心迎接新生命。


资料来源:

[1] 通便药在妇产科合理应用专家共识[J]. 中华医学杂志, 2014, 94(46):3619-3622.


[2] Cullen G, O'Donoghue D. Constipation and pregnancy[J]. Best Pract Res Clin Gastroenterol, 2007, 21:807-818.


[3] Wald A. Constipation, diarrhea, and symptomatic hemorrhoids during pregnancy. Gastroenterol Clin North Am. 2003 Mar;32(1):309-22, vii.


[4] Mahadevan U, Kane S. American gastroenterological association institute technical review on the use of gastrointestinal medications in pregnancy. Gastroenterology. 2006 Jul;131(1):283-311.


[5] Lindberg G, Hamid SS, Malfertheiner P, Thomsen OO, Fernandez LB, Garisch J, Thomson A, Goh KL, Tandon R, Fedail S, Wong BC, Khan AG, Krabshuis JH, LeMair A; World Gastroenterology Organisation. World Gastroenterology Organisation global guideline: Constipation--a global perspective. J Clin Gastroenterol. 2011 Jul;45(6):483-7.


[6] 乳果糖临床协作组. 乳果糖治疗妊娠期便秘的随机对照研究[J]. 中华消化杂志, 2006, 26:690-693.


[7] 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胃肠动力学组. 中国慢性便秘专家共识意见(2019)[J]. 中华消化杂志, 2019, 39(9):577-598.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07

标签:育儿   孕期   安心   科学   痔疮   子宫   果糖   粪便   中华   风险   医生   孕妇   直肠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