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五一”假期,以及“2025重庆·荣昌半程马拉松赛”期间,“霸占”全国热搜榜前列的重庆荣昌,凭借非遗卤鹅火爆出圈,荣昌接住了“泼天的富贵”。荣昌古镇的青石板巷飘荡起浓郁的卤香,百年老灶上的铁锅咕嘟作响,一只只色泽鲜亮的荣昌卤鹅在秘制卤水中翻滚。此时,千年的非遗美食正被亿万年的“蓝金”温润着,悠悠古韵与新兴能源之息交融,续写着一段新的文化故事。
荣昌卤鹅制作技艺始于明清,凭借“卤汁十八味,九蒸九晒”的古法工艺,成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老字号“鹅堂”卤鹅生产办主管丁伟坦言:“卤鹅之魂在火候,猛火攻、文火煨,过去烧柴控温难,卤汁易焦糊;后来用煤,但烟气窜味影响品质。如今用天然气,火苗稳、无杂味,百年老卤的醇厚才算真正释放。荣昌卤鹅火了以后,销量直接翻倍,全国订单纷至沓来。”
2021年,随着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绿色转型推进,荣昌区启动“非遗守护计划”,西南油气田公司蜀南气矿泸州采气作业区隆昌中心站包46井片区成为关键能源枢纽。该站日均输送天然气50万立方米,为全区23家卤鹅龙头企业、200余家作坊提供清洁燃料。包46井片区更组建“卤鹅护卫队”,全天候保障生产生活用气,让传统工艺与现代能源无缝对接。
“五一”假期首日,该中心站党支部书记刘良浩在调控室紧盯屏幕,“五一期间,供气绝对不能出半点差错,我们得打起十二分精神!”刘良浩召集大家说道,“应对各卤鹅企业24小时不停运转的烹饪,我们就是‘火候调控师’!”他带着党员突击队成员,每两小时巡检一次管线,手持激光检测仪,在生产区穿梭,组织开展“拉网式、地毯式”隐患排查整治行动,确保安全平稳供气。
而此时的“鹅堂”卤鹅的技术员刚看着物联网燃气表感慨:“以前凭经验看火,现在手机能实时监控灶温,精准控温让卤鹅成品率从70%提到95%,年省成本12万元。”数据显示,荣昌卤鹅产业“煤改气”后,年减少碳排放2.3万吨,相当于种植12万棵树。
夜幕下的濑溪河畔,包46井片区的黄色生产管线与卤鹅店铺的灯笼交相辉映。该作业区经理李辰介绍:“我们正打造‘气助文旅’新模式,不仅加强供需监测,优化调度管理,还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与再升级,同步建立纵横向单位、用户单位的紧密联络机制,让每缕卤香都有可靠后盾。”
节前,该作业区组织相关部门负责人前往荣昌区,就保供问题与用户展开深入座谈,分析当前及未来一段时间荣昌区的天然气需求趋势,探讨供需平衡的状况,共同商讨应对可能出现的供需紧张局面的措施。同时了解地方用户在安全用气方面的需求和问题,提供相关的技术支持和服务。
据荣昌文旅统计,“五一”期间,荣昌卤鹅销售量超过29万只,同比增长752.53%。荣昌全区接待游客234.5万人次,同比增长168.2%。荣昌政府食堂“打卡”同样热度爆表,为保障燃气供应,假日期间食堂提前做好充足准备。
该站员工日夜坚守看护,“老祖宗传下的是手艺,咱们留下的是绿水青山。”在这片非遗热土上,灶台上奔涌的蓝色火焰与人间缭绕的卤香,“网红效应”的拉动经济与“保供动力”,正共同煨煮着一锅名为“传承与新生”的时光之味。
更新时间:2025-05-15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