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力孩子成长,你只需搭个“脚手架”

特别喜欢这本书中提出的三个概念:最近发展区,脚手架,支持性回应。如能领悟其中精髓,在育儿过程中,父母会更少焦虑、更多快乐,孩子也会成长得更健康、更阳光。

“最近发展区”和“脚手架”,源于著名心理学家维果茨基的经典理论:在儿童能够独立完成某一任务,与其不能自主完成、但在有能力的人帮助下可以完成的任务之间,就是非常重要的“最近发展区”;而他人所提供的协助,就是“脚手架”。

维果茨基认为,教育者在支持儿童发展时,应该着眼于“最近发展区”,通过提供适当的“脚手架”,激发孩子的潜力,搭建“成长空间”,助力孩子跨越“最近发展区”,达到更高层次的发展区域。

关于如何搭建适合孩子成长的脚手架,书中提出一个核心理念:支持性回应。

这一理念指向的,其实是一种亲子互动方式:父母聚焦孩子当下的心理发展需求,通过语言和非语言方式,向孩子传递理解、接纳与情感支持,使用适宜的成长“脚手架”,打开亲子沟通通道,助力孩子突破成长瓶颈。

作者说,父母给予的支持性回应,是滋养孩子的“无形养分”,带给孩子的绝不仅是“情绪价值”,而是难以估量的、积极健康的“身心发展价值”。书中详细拆解了实施“支持性回应”的关键三步骤:

1、定位脚手架,即找准问题背后孩子的最近发展区。为此,你需要把身心调整到跟孩子同一水平上,刻意地换位思考,从孩子的视角去看世界,通过陪伴,找准最近发展区。

2、选择“脚手架”,提供适宜的成长助力。这时,你需要特别关注孩子的“自我超越”,而非与其他孩子的横向比较。

3、撤除“脚手架”,减少依赖性。当我们用心设计和选用的“脚手架”,开始明显妨碍孩子的独立与持续成长时,就必须把握时机、适时撤除脚手架。

为帮助读者将“支持性回应”真正落地,作者用娓娓道来讲故事的方式,把“支持性回应”分成言语、动作、游戏、工具四类,并针对孩子成长中不同类型的“关键事件”,逐一拆解其典型画像、错误回应及支持性回应。

孩子每一个看似“不当”的行为背后,都可能隐藏一个呼唤支持的成长契机;父母日常遇到的养育困扰,也都有可能转化为塑造孩子韧性、自信与社交技能的关键节点。支持性回应,让焦虑中的父母和重压下的孩子,都有机会找到释放与成长的窗口。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1-02

标签:育儿   脚手架   助力   孩子   发展区   父母   关键   方式   焦虑   适宜   亲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