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喝陈皮,胃病远离!陈皮6个巧搭配,让你吃好喝好身体好!


“医生,我这胃啊,老是胀、老是反酸,吃点东西就不舒服,是不是胃病?”门诊里,这样的患者越来越多,尤其一到换季,来咨询肠胃问题的人一拨接一拨。

其实很多人没意识到,胃病不是一下子得的,而是“拖”出来的。而在国人千百年的生活经验中,有一种食材就特别适合调胃——陈皮。

陈皮是日常生活中再常见不过的东西,很多人以为它只能煮水,其实它的妙用远不止这一点。现代研究也逐步揭示,陈皮在调理胃肠、改善消化、减少胀气、增强食欲等方面,确实有科学依据。这篇文章,我们就来聊聊:为什么陈皮对胃好?怎么吃才最有效?哪6种搭配最靠谱?

陈皮,到底有多“能打”?

从中医角度看,陈皮味辛、苦,性温,归脾、肺经,有理气和中、燥湿化痰的作用。简单来说,就是能帮助身体把卡住的气“顺”下来,让胃的运转更顺畅。尤其适合那些一吃冷就胀、吃油腻就反酸、饭后老嗳气的人。

现代医学也有研究支持。《中国药典》和多篇发表于《中草药》、《中华中医药杂志》的研究指出,陈皮中含有挥发油、黄酮类、橙皮苷等活性成分,具有促进胃液分泌、改善胃肠蠕动、缓解肠胃胀气等作用。

更重要的是,它本身非常温和,相较于一些“猛药”,陈皮调理作用温和、适合长期使用,尤其适合那些“老胃病”人群。

胃不好,光靠“喝”不够,关键是搭配得当

很多人喝陈皮水,喝了几天没感觉,就放弃了。但问题是,陈皮不是万能的,关键要搭配得当,才能各取所长、相得益彰。下面这6种搭配,是经过时间与实践检验的“黄金组合”,不管是调胃、去湿、健脾,还是改善胃动力,都有不错的效果。

陈皮 + 山楂:饭后不再“顶住嗓子眼”

吃完饭总觉得撑?尤其一顿油腻的火锅或者烧烤之后,胃就像堵住了一样?这时候,陈皮+山楂可以说是“黄金拍档”。

山楂有“化积消食”的作用,能帮助分解脂肪、促进胃液分泌,搭配陈皮理气和中,两者合用,对饭后胀满、消化不良、胃口差特别有效。

怎么吃?用3克陈皮+5克山楂,开水冲泡代茶饮,饭后喝效果更好。

陈皮 + 茯苓:脾虚湿重、胃不适的“救星”

有些人不是吃太多,而是脾胃本身就虚,总是没胃口,吃一点就胀。这类人常常舌苔厚腻、嘴巴里有异味、甚至大便黏腻。

这时候,陈皮搭配茯苓,能健脾利湿、和胃止呕。茯苓本身就对胃肠系统非常友好,而陈皮能把“卡在中间的气”顺下来,两者合用,效果温和又持久。

怎么吃?陈皮3克、茯苓6克,一起煮水,早晚各一杯,坚持两周胃会明显轻松。

陈皮 + 生姜:暖胃护胃,换季不怕冷

天气一冷,胃就不舒服?尤其早上起床后,空腹喝凉水就胃痛?这类人多半是胃寒体质,需要“暖胃”。

陈皮性温,生姜辛辣,两者搭配能温中散寒、调和脾胃,特别适合空腹胃痛、怕冷、四肢冰凉的人群。

怎么吃?陈皮3克、生姜3片,煮水喝,建议早上空腹饮用。

陈皮 + 麦冬:胃酸多、咽喉不适的人首选

有些人胃不好,但不是不消化,而是胃酸太多,动不动就反酸、烧心,甚至嗓子发紧。这时候,单用陈皮可能不够,需要搭配一点“养阴”的药材。

麦冬能养阴润燥、清胃降火,搭配陈皮,可以在理气的同时缓和胃酸过多的问题,尤其对胃热型胃病有帮助。

怎么吃?陈皮3克、麦冬5克,放入保温杯中焖泡饮用,饭前半小时喝最好。

陈皮 + 砂仁:胃胀便秘、肠道“气多”的人适合

有些人胃不好,伴随腹胀、放屁多、排便不通畅,这通常是肠道“气机”不畅,湿气、寒气夹杂在一起,导致消化系统不顺畅。

砂仁是中医里的“行气开胃”要药,配合陈皮可以有效疏通肠胃、消胀止痛,尤其适合长期便秘伴随腹胀的人群

怎么吃?陈皮3克、砂仁2克,煮水10分钟后饮用,每天一杯即可。

陈皮 + 太子参:胃口差、体虚乏力怎么办?

有些人胃口不好,其实根源在于气虚,整个人没精神,吃饭也没力气。这时候,单纯化湿理气已经不够,还得补气健脾

太子参是温和的补气药材,尤其适合体弱者使用,陈皮能帮它把“气”引到中焦(胃肠),让补气更有“着力点”。

怎么吃?太子参5克、陈皮3克,炖汤或煮粥都可以,每周2-3次即可。

陈皮虽好,这3类人用前要注意

虽然陈皮是药食同源的佳品,但并不是所有人都适合长期大量使用。以下几类人,使用前建议先咨询医生或药师:

胃阴虚、口干舌燥的人:陈皮性温燥,用多可能加重上火。

孕妇、哺乳期妇女:需遵医嘱,不建议自行服用。

服用抗凝药物的人群:陈皮中某些成分可能与药物产生相互作用。

会吃陈皮,胜过“瞎吃药”!调胃,靠的是长期坚持

不少人胃不舒服就靠“吃点药”,但其实,胃病最怕的不是短期不适,而是长期被忽视。陈皮不是“速效药”,但它能在你每天的饮食中,悄悄改善胃的状态,让你吃得下、消化好、不反酸、不胀气。

关键是,选对搭配,长期坚持,再配合规律饮食、作息稳定,比一味吃药更管用。就像中医讲的那样,“调”是根本,“补”是辅助,日积月累,胃自然会越来越强壮。

四季更替、饮食不节、情绪波动,都是胃病的诱因。与其等胃真正“出问题”才去看医生,不如从日常生活中,用陈皮这样的小食材,提前干预、系统调理。会喝陈皮,不仅是会照顾胃,更是会照顾自己。

资料来源:科学用药指南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12

标签:养生   陈皮   胃病   身体   适合   茯苓   太子参   砂仁   胃肠   麦冬   补气   胃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