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新手爸妈会发现,刚出生的宝宝似乎看不清人,眼睛“飘来飘去”;几个月后又会盯着玩具看,甚至追着人笑。宝宝的视觉发育是一个逐步清晰的过程,由黑白到彩色,由近距离到远距离,真的很神奇。今天俞医师就带大家了解一下,1-12个月宝宝视觉的变化。

出生-1个月:世界是模糊的
- 视力水平:约0.01-0.02,相当于成人只能看到手动光感;
- 能看到的距离:20-30厘米(刚好是妈妈喂奶时的脸的距离);
- 喜欢看:光影、黑白对比鲜明的物体;
- 常见表现:常盯着灯光看、眼睛飘忽。
爸妈能做什么:
- 多让宝宝看你的脸,尤其是喂奶时保持眼神交流;
- 给宝宝看黑白卡,刺激视觉发育。

2-3个月:开始追物
- 视力提高:约0.05;
- 能分辨的颜色:最先分辨红色、黑白对比,逐渐能识别蓝色、绿色;
- 开始出现追视:会用眼睛追随移动的物体;
- 喜欢看:人脸、色彩鲜明的大玩具。

爸妈能做什么:
- 用彩色摇铃、悬挂玩具,在宝宝眼前慢慢移动;
- 多和宝宝微笑、说话,促进亲子互动。

4-6个月:看得更清晰
- 视力提升到0.1-0.2;
- 双眼协同功能逐渐完善,能立体看物体;
- 开始主动伸手抓玩具,视觉-手协调出现。

爸妈能做什么:
- 提供不同颜色、形状的安全玩具,放在宝宝够得着的地方;
- 多进行趴玩,帮助眼睛和颈部协调。

7-9个月:认人、识物
- 视力达到0.2-0.3;
- 能分辨不同的人,出现“认生”;
- 喜欢看细小的东西,比如掉在地上的小纸屑。



爸妈能做什么:
- 指认物品告诉宝宝名字,刺激认知发展;
- 注意家里小物件安全,避免误食。

10-12个月:接近成人水平
- 视力接近0.4-0.5,能看清2-3米外的物体;
- 空间感明显,能准确抓取小物体;
- 喜欢观察周围事物,探索欲强。

爸妈能做什么:
- 带宝宝多看不同场景(公园、超市),丰富视觉体验;
- 给宝宝看图画书,帮助语言和认知发展。

俞医生的温馨提醒
- 宝宝眼睛如果一直偏斜、追物不灵活,或有白瞳、眼球震颤,应及时到眼科或儿童保健科就诊;
- 早期发现弱视、斜视,治疗效果更好;
- 电视、平板等电子屏幕不建议过早接触,1岁前尽量避免。
总结
宝宝的视觉就像一台逐渐调焦的相机,从模糊到清晰,从只能看光影到能分辨细节,再到认人识物。家长的耐心陪伴和适度的视觉刺激,是帮助宝宝建立健康视觉的重要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