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游戏成瘾,家长该怎么办?

来源:央视新闻微信公众号

游戏成瘾,医学上称为“游戏障碍”,2019年,世界卫生组织把“游戏障碍”列入国际疾病分类体系。从“玩一会儿”到“停不下来”,游戏成瘾不仅是行为习惯问题,更已成为威胁青少年身心健康的公共卫生挑战。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近期开展研究发现,对大脑尚处于发育关键期的青少年,海量信息可能导致认知碎片化,甚至影响未成年人对世界、对社会、对人际关系的认知能力。

记者调查发现,全国多地医院心理门诊中,青少年因游戏障碍就诊的案例持续增多。在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心理卫生中心的网络游戏成瘾门诊,一下午前来问诊的患者就有15位,大多数都因为孩子沉迷手机游戏发生了严重的冲突。

家长们不知道原因出在哪,束手无策、十分焦急,而孩子们觉得自己只是爱打游戏,并没有心理问题。

为什么游戏容易上瘾?医生介绍,从游戏内容到玩法设计,再到反馈,游戏通过一整套“诱惑—刺激—异乎寻常的快乐—反馈”的机制吸引、控制玩家。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心理卫生中心副研究员董慧茜介绍,未成年人的前额叶发育不充分,对于这种新鲜、快乐、短效、兴奋性的刺激很难自我控制,所以容易就沉迷游戏。

目前,游戏障碍比较普遍,也是很多孩子厌学,甚至休学的原因。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在门诊招募了游戏障碍的患者,并与健康的同龄人对比发现:

游戏障碍患者焦虑和抑郁的水平通常更高。

游戏障碍患者认知功能受损,比如近期记忆力、冲动控制能力。

医生告诉记者,在就诊的案例中,有很多孩子因为缺乏安全感等,就把网络游戏作为情绪宣泄出口。在门诊中,记者见到了李女士,她的孩子还不到11岁,学习成绩之前一直在班级名列前茅。

今年,因父母关系破裂,孩子出现了不想上学的情况,每天打游戏到凌晨5点,白天在家补觉,睡到下午后继续打游戏,不仅日夜颠倒,一周更是最多上两天学。一旦李女士收走手机,孩子就会动手打人,最严重的时候甚至拿刀说要砍死她。

医院对李女士的孩子进行了两个月的药物治疗以及家庭治疗,而李女士在觉察到自己的情绪对孩子有负面影响后,也通过学习改变自己的行为模式,帮助孩子一起治疗游戏成瘾。目前,孩子游戏使用的时间明显减少,过激行为也有所改善。

董慧茜表示,心理学中有一句话叫“孩子替家庭生病”。孩子的问题其实反映了家庭的问题,家里的问题解决了,孩子就不需要用生病来引起父母注意,家庭的结构会更稳定。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的一项调查表明,孩子沉迷游戏行为与亲子关系也密切相关。亲子关系越差,越易导致孩子形成沉迷网络游戏的行为。反之,亲子关系越好,孩子越不会沉迷于网络游戏。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少年儿童研究所所长孙宏艳表示,好的亲子关系胜过好的教育。但需要注意的是,家长要建设“亲密有间”的亲子关系,要给孩子一点点空间。在网络时代,未成年人经常在很多产品的使用上跑在父母前面,父母也要多向孩子学习,两代人共同成长。

那么,当孩子被困在手机里,家长究竟该怎么办?

医生建议,不宜让青少年过早接触手机。此外,比起严格限制手机使用时间,家庭共同制定一份青少年愿意遵守的手机使用规定会更有成效。

在家庭中,因为手机引发的种种冲突,更应看到手机背后孩子的深层次需求。对于沉迷游戏、短视频的孩子来说,最重要的是要让他们网下的生活能够比网上更精彩一些。家长要尽可能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让孩子有几个同龄的朋友,定期和孩子开展至少一项亲子活动。

另外,孙宏艳表示,多项研究发现,沉迷网络游戏的孩子往往存在更严重的焦虑和抑郁的倾向。他们在现实生活中非常社恐,缺少社交技能,他不敢跟别人交往。因此,学校和家庭都应该更多地向孩子传授这方面的技能,要告诉他如何与别人相处,怎么跟陌生人打招呼,怎么样展开话题,给孩子们做一些培训。

总台央视记者/高磊 吴汶倩 傅蕾 魏帮军 李峻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11

标签:育儿   家长   孩子   游戏   障碍   医院   青少年   门诊   手机   网络游戏   家庭   患者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