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小课堂】夏末秋初,你防蚊了吗

疾控科普预防知识

夏末秋初,做好防蚊措施

2025年入夏以来,天气状况复杂多变,高温与降雨频繁交替,为蚊虫、蜱虫等病媒生物营造了极为适宜的繁衍环境,其活跃程度显著提升。我国广东地区更是出现了4000多例基孔肯雅热本地病例,基孔肯雅热是由伊蚊传播的急性传染病,无特效药可治!然而,夏末秋初,气温开始逐渐下降,雨季仍未结束,有着利于蚊子繁殖和生长的环境,加之蚊子的繁殖能力比较强,因此蚊子数量在此时会出现另一个增长高峰。

科普君在此提醒广大市民朋友,夏末秋初蚊虫仍活跃,切勿掉以轻心!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蚊子有四个生长阶段,即卵、幼虫、蛹和成虫。蚊子的前三个阶段都生长在水中,但不同种类蚊子的生长阶段和生长环境也会存在差异。比如传播疟疾的按蚊更喜流动的水环境,如水塘、稻田等。成虫则离开水环境,寻觅适宜飞行的场所,比如门缝、墙缝、床底下等房间中阴暗的角落。

蚊子的生长和活跃时间与温度密切相关。有研究数据表明,适宜蚊子生存的温度在22~32摄氏度。低于这个温度,蚊子不大活动;高于这个温度,蚊子容易死亡。

就一年的气温变化而言,一般来说,4月气温开始升高,蚊子随着温度的上升开始繁殖和活跃;8—9月多为高温天气,蚊子数量开始出现下降;等到10月中下旬,温度降至10摄氏度以下,蚊子逐渐停止繁殖,成虫开始大量死亡。当然,也会有极少数越冬蚊存在。

就一天而言,蚊子更喜欢在夜晚活动,这就是为什么人们更容易在晚上遭到叮咬。

你被蚊子“偏爱”了吗

蚊子具有一定的趋食性,一般来说对其周围50米以内的人体比较敏感。蚊子主要通过人体散发的温度、气息来“寻觅”叮咬对象。

易成为蚊子叮咬对象的人包括:

★体温较高者,如运动后、酒后呼出较多二氧化碳的人,新陈代谢较快的孕妇。

★汗液中含有大量的氨基酸、乳酸,蚊子对此非常敏感,因此出汗多的人容易被蚊子叮咬。

★穿深颜色衣服的人,因为蚊子对深色比较敏感。

★使用特殊化妆品的人,如所用化妆品中含有脂肪酸等。

做好防蚊措施

01减少蚊虫孳生

清除积水:蚊子在水洼、花盆、废旧轮胎、瓶罐等积水中繁殖,定期清理可降低蚊虫数量。

保持环境整洁:修建杂草,疏通排水沟,避免垃圾堆积。

02避免蚊虫叮咬

穿长裤长袖:特别是在清晨和傍晚,蚊子最活跃的时段。

防蚊工具:建议大家合理使用纱窗、防蚊帐、蚊香液、灭蚊拍、防蚊手环、驱蚊剂等防蚊驱蚊工具,驱蚊剂选择含避蚊胺(DEET)、驱蚊酯(IR3535)或派卡瑞丁(Picaridin)的产品。

03旅行时的注意事项

前往基孔肯雅热流行地区前,查询当地疫情信息。

在旅途中做好防蚊措施,回国后如出现疑似症状,比如突然发热、关节痛、持续虚弱或者肌肉疼痛、头痛、恶心、疲劳和皮疹等情况,及时就医并告知旅行史。

防控资料来源:健康报、济南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广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8-22

标签:养生   课堂   蚊子   蚊虫   温度   生长   成虫   活跃   环境   适宜   气温   敏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