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是敌人反对的我们就要拥护,凡是敌人拥护的我们就要反对

“凡是敌人反对的我们就要拥护,凡是敌人拥护的我们就要反对。”这句话犹如一道划破黑暗的曙光,诞生于抗日战争这一风云激荡的关键时期。它不仅是一句简单的口号,更是中国共产党在复杂局势中坚定立场、明确方向的重要指引,深刻体现了党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的智慧与担当。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深陷于内忧外患的泥沼。日本帝国主义的铁蹄肆意践踏中华大地,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妄图吞并中国,把中国变为其殖民地。在民族危亡的时刻,国内政治局势也极为复杂。国民党内部存在着投降派和顽固派,他们或是被日军的淫威吓破了胆,或是出于一己私利,妄图与日本侵略者妥协,破坏团结抗战的大好局面。

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共产党深刻认识到,要想战胜强大的日本侵略者,必须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建立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然而,团结并不意味着无原则的妥协,必须明确立场,坚决与破坏抗战的势力作斗争。毛泽东提出的“凡是敌人反对的我们就要拥护,凡是敌人拥护的我们就要反对”,正是基于这样的考虑。

这一论断具有鲜明的针对性和明确的政治立场。日本侵略者和国内投降派、顽固派极力破坏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反对国共合作,反对人民群众参与抗战。他们妄图通过分裂和打压抗战力量,达到其不可告人的目的。中国共产党则坚决拥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积极倡导国共合作,鼓励人民群众踊跃投身抗战。因为只有团结一心,才能形成强大的抗日力量,抵御外敌入侵。当汪精卫之流提出“反蒋、反共、亲日”的口号时,中国共产党立刻鲜明地提出与之对立的口号:拥蒋(团结一切力量抗日,拥护一切坚持抗战的力量,包括蒋介石领导下坚持抗战的国民党力量)、联共、抗日。这种针锋相对的态度,让全国人民清晰地看到了中国共产党坚定的抗战决心和正确的政治方向。

从战略角度看,这一论断为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的行动提供了清晰的策略指导。在统一战线中,各种力量错综复杂,利益诉求也不尽相同。中国共产党通过以敌人的态度为参照,能够准确判断形势,做出正确决策。对于那些倾向于抗日的力量,哪怕存在一些分歧,也要积极团结和争取;对于那些与敌人勾结、破坏抗战的势力,则要坚决予以孤立和打击。比如,在面对国民党顽固派的军事摩擦时,中国共产党一方面坚决予以自卫反击,捍卫抗日成果;另一方面,仍然积极呼吁团结抗战,避免统一战线的破裂。这种有理、有利、有节的斗争策略,既维护了民族利益和抗战大局,又展现了中国共产党的政治智慧和战略眼光。

“凡是敌人反对的我们就要拥护,凡是敌人拥护的我们就要反对”这一论断,在抗日战争时期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它像一面旗帜,凝聚了全国人民的抗日力量;又像一把利剑,直指敌人的要害,让敌人的阴谋无法得逞。它不仅是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时期的重要指导思想,更是中华民族在危难关头团结一心、共御外敌的精神象征,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为了国家的独立、民族的尊严而不懈奋斗。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4-24

标签:抗日战争   顽固派   敌人   中国共产党   侵略者   日本   战线   团结   力量   民族   历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