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很多美国人来说,早晨的第一杯咖啡不仅是一天的开始,更是一种生活方式。但最近,这份小确幸正变得越来越“烧钱”——还没喝咖啡,钱包就先感到“心痛”。
根据最新的消费者价格指数(CPI)数据,2025年8月,美国的零售咖啡价格同比上涨了将近 21%,这是自1997年10月以来最高的一次年度涨幅。
而且,这还不是个别现象——和上个月比起来,咖啡价格也涨了 4%,创下近14年来的单月最高增幅。
咖啡突然涨价,背后其实有一套复杂的逻辑,但最直接的导火索,是美国政府一系列的关税政策。
具体来说,美国是全球最大的咖啡消费国,但自己几乎不产咖啡—— 99%的咖啡都靠进口。而在这些进口来源中,巴西是最大的“供应商”。
不巧的是,巴西最近的政治局势十分动荡。前总统博索纳罗遭受审判并被定罪,引发了特朗普的强烈不满。于是,特朗普政府决定“出手”:对来自巴西的咖啡加征 50%的高额关税,这个税率几乎是美国对任何国家商品里最高的之一。
这还没完,其他主要的咖啡出口国也没能幸免。美国对哥伦比亚咖啡加征了 10%的关税,对越南则是 20%。这样一来,大量依赖进口的美国咖啡市场,立刻感受到了成本上涨的“连锁反应”。
过去,大品牌和小咖啡馆还能咬咬牙自己消化成本,不敢轻易涨价。但如今,连他们也扛不住了,纷纷把压力转嫁到了消费者身上。
比如,美国知名的咖啡品牌 福爵(Folgers) 的母公司 J.M. Smucker,已经在今年 5月和8月 连续两次涨价,并明确表示还将在 冬季进行第三轮涨价。旗下的 Café Bustelo 等品牌都在涨价名单中。
更夸张的是,新奥尔良的一家连锁咖啡店 French Truck Coffee,干脆在顾客的订单里直接加上 4%的“关税附加费”,明码标价,毫不掩饰。
不过,也不是所有品牌都立刻行动。像 星巴克 就采取了观望态度。公司高管在7月的财报电话会上透露,因为他们采用了比较独特的采购策略,关税带来的冲击会延后显现。他们预计,到 2026年,咖啡成本的上涨才会真正体现出来。
换句话说,眼下的涨价可能只是“前菜”,真正的大招还在后头。
美国人常说,“生活从一杯咖啡开始”。但现在看来,这句话越来越像一句“奢侈的口号”。
关税政策下,咖啡价格全面抬升,而这只是冰山一角。毕马威的首席经济学家 黛安·斯旺克 预测,随着这些成本逐步传导到市场,咖啡零售价格很可能会“轻松突破历史纪录”。
而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这意味着未来几年,想要每天来一杯拿铁或美式,可能要付出更高的代价。曾经几美元一杯的咖啡,也许很快就要突破心理预期,成为“精致生活”的门槛。
有人调侃说:“咖啡自由都快成过去式了。” 看来,这句玩笑正逐渐变成现实。
更新时间:2025-09-17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