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兰妮的“自由”困局:前夫的书撕开旧疤,43岁的她仍在深渊边缘

2025年10月下旬的加州夜晚,千橡市那家名叫Red-O的高档餐厅里,43岁的布兰妮·斯皮尔斯出现了。

后来食客们回忆,她的衣服好几次从肩头滑落,举着酒杯对全场高声“敬酒”,没过多久就打翻了杯子,餐具也掉在了地上。

她穿着人字拖,点的是“欢乐时光菜单”里最便宜的墨西哥芝士饼,同行女伴想扶她离开,餐厅员工也上前劝阻,但布兰妮没听,执意坐进了自己的黑色宝马。

接下来的画面让目击者捏了把冷汗,夜色中,她猛踩油门,急打方向,居然驶入了反向车道,险些与迎面而来的车辆相撞。

谁也没想到,时隔18年,布兰妮会以这样的方式再次出现在舆论中心。

而把她推向崩溃边缘的,正是前夫凯文·费德林10月某个周二刚出版的回忆录《YouThoughtYouKnew》。

这本书里藏着足以撕碎布兰妮生活的指控,凯文在书中声称,2006年他专辑发布派对当晚,亲眼看到布兰妮和朋友吸食可卡因,之后还想给孩子哺乳,他劝阻时被布兰妮泼了一身鸡尾酒。

更惊悚的是,他说两个儿子有时会在夜里醒来,发现布兰妮手里拿着刀,静静站在卧室门口注视他们睡觉,除此之外,还有掌掴长子、诅咒孩子去死的指控。

这些内容刚曝光,布兰妮就在社交媒体上作出回应,说这完全是精神操控,她100%不同意书中任何说法。

她的代表更进一步戳破了凯文的动机,直言他是趁机捞钱——布兰妮几个月前刚停止支付抚养费,因为两个儿子肖恩和杰登已经分别年满19岁和18岁,按法律规定无需再支付。

要知道,当初两人离婚后,布兰妮每月要付2万美元抚养费,2018年涨到4万美元,去年大儿子成年后,凯文还特意带着家人搬到夏威夷,想借当地法律延长抚养费支付时间。

如今抚养费断了,回忆录就紧跟着出版,说是情感报复与经济反击一点不为过。

面对质疑,凯文在接受《每日邮报》采访时辩解,自己只是想讲出真相,还说曾经尽力保护布兰妮多年,现在情况越来越糟,这已经不是自由的问题,而是生存的问题。

可熟悉这对前夫妻恩怨的人都清楚,2008年布兰妮被法院置于监护期间,正是凯文获得了孩子的单独监护权,而当年布兰妮因为三次缺席法院要求的药检,已经失去过孩子的监护权。

更耐人寻味的是,布兰妮的妹妹杰米在自己的回忆录《我从未说过的事》里,也提到过姐姐曾拿着刀把她们关在一个房间里的情节,这似乎给凯文的指控加了“佐证”。

餐厅闹剧之后,布兰妮的失控还在继续,她开车回到千橡的豪宅,在大门前连续输了三次密码都没能进去。

同行的朋友坐在车里没下车,最后直接离开了,布兰妮独自坐在车里待了十多分钟,才终于打开大门。

熟悉她的人都知道,这是她情绪濒临崩溃时的惯性动作:2007年是挥雨伞,2019年是反复拍摄舞蹈视频,2025年就变成了机械式地敲打密码键盘。

这些重复的动作背后,是一个始终没能稳住的灵魂,看到现在的布兰妮,很多人忍不住回头看2021年11月12日那天。

洛杉矶高等法院法官布伦达·彭妮当庭宣布,终止对布兰妮人身和财产的监护,这个从2008年开始、由她父亲杰米·斯皮尔斯掌控的制度,终于在第13年画上了句号。

当时布兰妮名下约6000万美元的财产,由她选定的财会人员暂管,她终于能自己决定医疗、财务和个人生活,全网都在为她欢呼,说“流行公主”重获自由了。

可三年过去,欢呼声渐渐变成了担忧,人们发现,布兰妮的社交媒体成了情绪的“泄洪口”:满是裸体照、情绪化的文字,还有拿着刀跳舞的视频。

粉丝们彻底分裂了,一部分人说她只是在用自己的方式疗愈,毕竟被控制了十几年,释放一下很正常;另一部分人却急得不行,怕她真的再次掉进深渊。

有个家族朋友接受采访时说得很无奈:“以前大家都骂杰米,说他控制欲强,毁了布兰妮。可现在她又这样‘坠落’,身边还有谁能真正帮她?”

这话戳中了最核心的矛盾:没有了监护,布兰妮真的获得自由了吗?

杰米当年的控制确实让人窒息,布兰妮曾控诉在监护期间,自己连取消避孕措施、换医生的权利都没有,还被迫服用让人“醉了”的药物。

可如今失去了这份“束缚”,她反而像断了线的风筝,没人知道她每天吃没吃对药,没人管她的财务是否安全,更没人能在她情绪崩溃时强行把她拉回来。

所谓的自由,成了无人兜底的冒险,比失控更让她痛苦的,是和孩子的疏离。

布兰妮在社交媒体上写过,自己曾经拼命乞求和孩子们生活在一起,可过去五年,一个儿子只见过她四次,另一个甚至只见过45分钟。

这两个孩子——19岁的肖恩和18岁的杰登,早就跟着凯文搬到了夏威夷,几乎断了和她的联系。

凯文在书里说,是布兰妮的怪异行为吓坏了孩子,可布兰妮觉得,是前夫一直在从中作梗,不给她修复关系的机会,这种亲子关系的断裂,成了插在她心上最疼的那根刺。

其实仔细捋下来,布兰妮的每一次崩溃都不是偶然。

她16岁就站在流行文化的顶端,掌声和闪光灯把她包裹的同时,也把她架在了火上烤。

媒体盯着她的每一个动作,从穿着打扮到情绪起伏,都能被放大成新闻。

2007年的崩塌是这样,2025年的失态也是这样——她的痛苦从来都不是私人的,而是被公众消费的谈资。

凯文的回忆录不过是点燃火药桶的火星,这本书里的每一个指控,都精准地戳在她的旧伤上:吸毒、精神不稳定、亲子关系破裂,这些都是她拼命想摆脱的标签。

布兰妮说这是“精神操控”,其实一点没错,一个刚失去抚养费收入的前夫,在她试图平静生活的时候,用一本充满指控的书把她重新拽回舆论漩涡,很难让人相信这是单纯的“讲真相”。

10月下旬的那个夜晚,当布兰妮终于打开自家大门,独自走进空荡荡的豪宅时,她大概也会问自己:这就是我盼了13年的自由吗?

曾经以为摆脱监护就能掌控人生,可现实是,没有了外界的“控制”,她反而找不到自我的锚点。

那些在社交媒体上的极端表达,那些情绪失控时的怪异举动,本质上都是她在求救——她想要被看见,却不想要被围观;想要被帮助,却不想要被控制。

最后她在社交媒体上写下:“Trustme,I’
mtheonlyonewhoreallygetshurthere.”相信我,唯一真正受伤的人,是我。

这句话没有华丽的辞藻,却比她唱过的任何一首歌都让人揪心,从16岁的“流行公主”到43岁的失控妇人,布兰妮的故事从来都不是什么名人绯闻,而是一个人在公众注视下,被消耗、被伤害、试图挣扎却屡屡失重的真实轨迹。

现在再问“没有监护,她真的自由了吗?”或许答案已经不重要了。

重要的是,这个被命运和舆论反复拉扯的女人,什么时候才能真正拥有不被打扰的空间,去疗愈那些藏在时光里的伤口。

毕竟自由的真谛,从来不是无人约束的放纵,而是有人兜底的安稳,而这一点,布兰妮似乎至今都没得到过。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30

标签:娱乐   困局   前夫   深渊   边缘   自由   抚养费   社交   孩子   媒体   回忆录   情绪   夏威夷   舆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