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很多朋友应该都耳闻了“血铅超标”的新闻——甘肃天水某幼儿园爆出233名幼儿血铅超标,最高血铅值达528微克/升,超国标3倍以上,不少患儿出现牙龈黑斑、脱发及认知障碍。
此事件爆出后,不少民众开始关注血铅超标,小南看到新闻的时候也好奇血铅超标是如何引起的,有哪些严重性的危害,生活中哪些物品可能诱发铅中毒?
经查询,小南了解到,铅对儿童的伤害不可逆,它善于用色彩伪装,潜藏于日常生活各处。
铅毒从哪来?可能是这些彩色物品!
有网友在该新闻评论区留言“小时候天天啃铅笔,咋也没见铅中毒?”
这是个问题,“铅笔含铅吗?”
不含!铅笔的笔芯是由石墨和黏土按一定比例混合制成的,并不含有金属铅。很久以前,欧洲人使用铅条制成的工具进行书写,后来人们发现石墨的书写效果更好,且更加安全,于是逐渐用石墨替代了铅,但“铅笔”这个名字一直沿用至今。
那么生活中哪些物品可能含铅呢?
劣质彩妆与玩具:含铅颜料的彩色绘本、塑料玩具被儿童啃咬后直接摄入铅;市售“儿童彩妆盘”曾检出铅含量超工业标准5倍。
传统器皿:江浙地区常见的锡壶/锡罐多属锡铅合金,盛放酒类或酸性食物会溶出大量铅;劣质铸铁锅铅溶出量可达国标120倍。
高铅食品:松花蛋,铅含量超国标3倍;老式爆米花机生产的爆米花,铅残留0.58毫克/千克;祭祀焚烧锡箔纸会产生剧毒氧化铅粉尘。
环境污染:老旧水管腐蚀析出铅、含铅油漆剥落形成的粉尘;主干道旁住宅吸入的汽车尾气铅尘。
血铅超标:儿童大脑的“无声杀手”
摄入铅超标后,我们的身体会有啥异常?对正处在成长发育阶段的患儿有啥危害?
研究发现,铅对儿童的毒性是成人10倍,且排出速度慢5-10倍,一旦侵入体内,将引发全身性损害:
1、神经系统受损:易激惹、多动、注意力不集中、记忆衰退、攻击性行为、反应迟钝、嗜睡、运动失调。严重者有狂躁,甚至头疼、呕吐、惊厥、昏迷等铅性脑病的表现,甚至死亡。
铅穿透儿童未发育完全的血脑屏障,直接损伤海马体神经元。血铅每升高100微克/升,智商永久降低6-8分;重度中毒儿童可能出现注意力缺陷、多动症甚至痴呆。
2、消化系统受损:腹痛、便秘、腹泻、恶心、呕吐等。
3、肝肾损伤:早期出现氨基酸尿、糖尿、高磷尿,长期积累损伤肝肾,增加成年后高血压风险,晚期病人可见到氮质血症等肾功能衰竭的表现。
4、生长停滞:抑制生长激素分泌导致身高发育迟缓;破坏造血系统引发顽固性贫血。
5、视力和听力异常:视力模糊、听力出现障碍等。
一些铅中毒者还会出现水肿,尿血的表现,严重者还可能出现急性肾功能衰竭的情况。
在本次天水血铅超标事件中,超过80%患儿出现呕吐腹痛,67%表现为脾气暴躁,53%牙龈出现铅线,即特征性黑斑。
血铅超标,如何紧急排铅?
若血铅检测异常(≥100微克/升),需紧急就诊,医学干预:
轻度铅中毒(100-199微克/升):通过补充钙/铁/锌,如牛奶、红肉、豆制品等,竞争性抑制铅吸收。
中重度铅中毒(≥200微克/升):需在医生建议下采用服用相关药物,如螯合剂治疗、或依地酸钙钠输液,进行排铅。
经治疗后的铅中毒患者,即使血铅值恢复正常,神经损伤仍持续存在!需坚持认知训练。幼儿铅中毒后的康复训练,要每周3次,直至学龄期!
小南提醒:建议铅中毒者每3个月复查血铅水平,持续监测注意力、记忆力等认知功能变化。
更新时间:2025-07-11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