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智能手机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下,高通于 2025 年 5 月 13 日的骁龙移动平台新品媒体预沟通会上,正式推出了全新的第四代骁龙 7 移动平台,这无疑为中端手机市场注入了一股强劲的动力。
骁龙 7 系列处理器一直是高通产品线中承上启下的关键角色,定位介于旗舰的骁龙 8 系与入门级的骁龙 6 系及 4 系之间,在性能与价格之间寻求完美的平衡。
此次发布的第四代骁龙 7 移动平台,进一步丰富了骁龙 7 系的产品矩阵。在该系列中,最顶端的 “7 +” 平台,能够赋能同层级中的最佳终端,凭借卓越的性能和能效,为追求极致体验的用户带来旗舰级享受;标准版的骁龙 7 平台则实现了性能与价格的平衡,满足了大部分中高端用户对于智能手机性能的需求;而 “7s” 平台则是经过精心设计,以配备必要特性为主,让更多消费者能够以较为亲民的价格享受到高通先进的技术成果,其主要面向 400 - 600 美元价位段的手机市场。
从规格层面来看,第四代骁龙 7 移动平台采用了 4 纳米工艺制程,这为整个系统带来了出色的能效表现。其在骁龙 7 系中首次采用全新的 1 + 4 + 3 CPU 架构,最高主频高达 2.8GHz,相较于前代平台第三代骁龙 7,CPU 性能提升高达 27%,即使与竞品平台相比,CPU 架构也更为先进。
在 GPU 方面,与前代相比,图形渲染速度提升高达 30%,在热门游戏《王者荣耀》5v5 团战场景测试中,游戏能效表现与前代相比提升 26%,相比竞品领先 34%。
在另一款热门游戏《绝区零》的测试中,与前代平台相比,第四代骁龙 7 的能效表现提升 20%,与竞品相比领先 34%,为玩家提供了更持久且流畅的游戏体验。
此外,它还支持精选的 Snapdragon Elite Gaming 特性,如骁龙自适应游戏画质能够实时调整 CPU 和 GPU 性能,减少卡顿;高通自适应性能引擎 4.0 可针对高强度场景智能调度资源,确保游戏流畅性,且不会消耗大量电量。
在 AI 性能方面,第四代骁龙 7 实现了全面大幅提升,整体 AI 性能提升 65%,能够显著增强用户终端侧体验。它支持生成式 AI 用例以及一系列业界主流生成式 AI 模型,例如终端侧生成式 AI 助手可以提供安全且几乎实时的支持。
在端侧上第四代高通骁龙 7系中支持 Stable Diffusion 1.5,助力用户在短短几秒内生成图像。同时,高通传感器中枢内存增加 75%,功耗进一步降低,凭借情境感知能力,让用户日常活动更加直观、简单便捷,如智能显示特性可缓解晕动症状。
影像方面,第四代骁龙 7凭借视频超级分辨率、广域多帧降噪以及硬件电子图像防抖等功能,让用户在远距离也能够拍摄清晰、锐利的画面,消除颗粒感,带来精美的照片和视频,且在运动状态下也能获得媲美三脚架拍摄效果的画面。其还将 3A 特性(自动曝光、自动对焦和自动白平衡)直接在硬件中引入 AI 增强,提升至全新水平,带来更加直观的影像体验。
在连接方面,第四代骁龙 7 同样表现出众。其骁龙 5G 调制解调器及射频系统支持最新 3GPP Release 17 5G,峰值下行速率高达 4.2Gbps。支持全球双卡双通(DSDA),无论用户身在何处,都能自动连接至最快的网络。
集成的 NB - NTN 卫星通信解决方案,可在紧急情况下为用户提供更加可靠的定位服务。高通智能网络选择 3.0 功能则能在不良网络环境,如电梯、地铁或停车场等场景下,针对移动游戏、上传照片、视频通话等多种使用场景,提供基于情境的动态选网,以实现更佳连接体验。
此外,高通 FastConnect 移动连接系统可提供速度超快、响应灵敏的 Wi-Fi 7,并且支持最新的蓝牙 6.0 技术,还首次引入蓝牙信道探测特性,提供近距离感知功能,帮助用户定位丢失的物品。
在媒体播放方面,第四代骁龙 7 表现出色。在 Wi-Fi 连接下,腾讯视频在线视频播放时长领先竞品长达 2 小时,Netflix 在线视频播放时长领先竞品长达 50 分钟;在 5G 连接下,在线视频播放时长领先竞品长达 1 小时,微博浏览时长领先竞品长达 20 分钟。此外,第四代骁龙 7 还支持高通扩展个人局域网(XPAN)技术,可在有 Wi-Fi 的情况下实现全屋音频覆盖,并助力终端在蓝牙和 Wi-Fi 连接之间无缝切换,保持最佳链路质量和音频体验。
高通此次发布的第四代骁龙 7 移动平台,不仅在规格、性能、AI、影像、连接以及媒体播放等各个方面都有着卓越的表现,更是重新定义了中端手机市场的性能与体验标准。它将旗舰级的技术特性下放至中端市场,使中端手机能够享受到媲美高端机型的使用体验,这无疑将对中端手机市场产生深远的影响。
一方面,会促使各大手机厂商在中端产品线上进行更积极的技术探索与产品创新,推出更具竞争力的中端手机产品;另一方面,也将为消费者带来更丰富、更高品质的中端手机选择,满足消费者对于性能、影像、游戏、连接等多方面日益增长的需求,进一步推动中端手机市场的繁荣发展。
更新时间:2025-05-17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