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束五天的出差行程,周五下班后,与同事小李从公司溜出来,去看一看常州同事介绍的那“青果巷”。小李是个年青小伙子,高我一个头,他总说来常州很多次就是没有好好游历一番,与我这一趟终有伴可成行了,甚为欢喜。我说,常州是苏大诗人心心念念的地方,也逝于此,得感受东坡先生的感受,来个千年的神会。
“青果巷”素有"江南名士第一巷"之称,明清两代走出过上百位进士、举人,文风之盛,可见一斑。
"江南名士第一巷"牌坊下,巷口矗立一座青石牌坊,上书"江南名士第一巷"七个大字,笔力遒劲,颇有气象。牌坊旁立着一块石碑,记载着青果巷的历史:始建于明万历年间,因巷内多植青梅树而得名。数百年来,这里书香不断,官宦辈出,堪称常州文脉所在。
往里走不远,便见一座古朴的门楼,门楣上高悬"进士第"匾额,黑底金字,庄重肃穆。门楼两侧的对联已斑驳难辨,唯有青砖黛瓦依旧,檐角飞翘,雕花精美。门半掩着,隐约可见院内天井,一株老梅斜倚墙角,颇有"疏影横斜水清浅"的意境。我们不敢擅入,只在门外驻足片刻,想象当年进士老爷在此吟诗作赋的光景。
再往里走,巷子渐窄,两侧老宅高低错落,有的门庭紧闭,有的改作茶肆、书屋。一扇雕花木窗半开,窗台上摆着盆兰草,幽香淡淡,倒也应了"书香门第"的旧称。
巷子深处有口古井,井栏上绳痕深陷,显是经年累月打水所致。井水清冽,倒映着蓝天白云,几个孩童嬉笑着跑来汲水,水桶"扑通"一声入井,惊散了倒影。
返程时,夕阳斜照,巷口的"江南名士第一巷"牌坊镀上一层金辉,巷尾一家书店有几个年轻人坐在窗边安静阅读,窗外青梅摇曳,仿佛与百年前的读书人隔空对话。
“青果巷”不长,一小时便可走完;“青果巷”又很长,百千年间来的文墨风流,至今未绝。
更新时间:2025-05-04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