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再施压印度!中美博弈局势紧张,印度如何在夹缝中生存?

文/红墨

编辑/世界

印度对美妥协:表面服软背后的利益考量

特朗普搞不定中国,却能让印度转变态度,最近印度的动向很明显,先是特朗普宣布印度决定停止购买俄罗斯石油,随后印度官方也表态,要把对俄罗斯的原油进口量减半,这中间少不了特朗普的施压,官方曾曝出消息表示特朗普曾放话“如果印度继续购买俄油就会面临巨额的关税。”

这两件事看着是一回事,内里逻辑能说通,印度长期买俄石油,主要靠的是国有石油企业,像印度石油公司、巴拉特石油公司这些。

他们签的都是长期合同,总不能说停就停,违约的代价太大,所以印度说的“停止购买”,实际是不再续签新合同,老合同到期就终止,属于循环滚动的调整,跟“进口减半”的说法并不冲突。

2024年《华尔街日报》就报道过,印度国有石油企业和俄罗斯卢克石油公司有份为期5年的原油供应合同,2025年才到期。

现在印度明确表示,这份合同到期后不会再续,新的采购计划里也不会有俄罗斯原油的份额,这种操作既给了美国面子,又没让自己陷入违约纠纷,算是印度的折中办法。

印度对特朗普服软的同时,对中国的态度也软了下来,之前印度一直抱怨对华贸易顺差太大,还要求中国多买他们的商品。

现在中国没大幅增加采购,印度反而松口,允许更多中国商品进入本土市场。

有人猜这是印度在给特朗普反向施压,暗示自己不是只听美国的;也有人觉得是印度要照顾国内民粹情绪——毕竟印度民众的民族主义情绪挺强,要是对美国太顺从,国内可能会有反对声音。

但不管怎么说,印度的身段确实放软了,中国也能从中拿到实实在在的利益。

巴基斯坦因素:大国博弈中的地区变量

印度态度转变,还有个重要原因是巴基斯坦,之前就有消息说巴基斯坦跟美国走得越来越近,这让印度压力很大。

不过关于美巴合作,有件事得澄清,咱们官方之前专门回应过,很多人都理解错了。

官方发言人说的是,美方与巴基斯坦的矿产合作,没有伤害到中国的利益,这话的重点是“没损害中国利益”,不是说巴基斯坦不能跟美国合作。

美巴确实在矿产领域有合作,2023年《路透社》就报道过,美国企业跟巴基斯坦签署协议,要开发巴基斯坦的锂矿资源,这种矿产是生产新能源电池的关键材料。

但合作过程中,巴基斯坦没做过损害中国利益的事,不管是技术转让还是信息沟通,都没越过线。

中国出来辟谣,是怕有人挑拨中巴关系,让大家觉得巴基斯坦跟美国走近就会疏远中国,其实国家之间的关系很灵活,巴基斯坦可以有美国这个朋友,同时继续跟中国保持友好,没必要非此即彼。

还有个谣言得说清楚,有人说阿富汗和巴基斯坦之间的矛盾是因为稀土,说稀土资源丰富的地区引发了摩擦,甚至说阿富汗背后有大国支持。

这种说法绝对不对,中国绝不会干这种挑事的活儿,要是中国想这么做,中巴之间的信任早就没了。

中国偶尔会对巴基斯坦提些建议,那也是友好的提醒,不是要控制对方,真正该出来澄清的是巴基斯坦自己,他们得让外界知道,跟美国合作的同时会保障中国利益。

中国主动回应,一方面是巩固中巴合作,另一方面也是间接提醒,国与国之间没有单向付出,关系得靠双方维护,大家冷静看看官方发言就能明白。

中美印三方博弈:利益驱动下的合作与竞争

印度态度变软,到底换来了什么?最直接的就是美国没对它下狠手,反而有不少美国企业宣布要在印度加大投资。

谷歌说要在印度扩建数据中心,OpenAI计划在印度设立亚洲研发中心,微软更是要把印度班加罗尔打造成亚洲算力中心。

有人疑惑,美国跟印度之间还有50%的关税没取消,这些企业为啥还愿意去投资?其实道理很简单,全球能容纳14亿人口的大市场没几个,中国是一个,印度是另一个。

大型跨国企业要想保持增长,维持美国股市的繁荣,必须抓住这些大市场,特朗普在跟中国打关税战,总不能连印度也放弃,这是美国企业的无奈,也是印度的机会。

这些企业的动作会间接影响特朗普的决策,毕竟特朗普的执政理念一直是以利益为先,企业的诉求他不能完全不管。

而且特朗普通过拉近跟巴基斯坦的关系,给印度施加了不少压力,大家能发现一个规律,不管是俄罗斯还是印度,特朗普对谁施压越多,中国往往不用主动做什么,这些国家就会主动向中国抛橄榄枝,给中国更多利益。

就像俄罗斯,虽然西伯利亚2号天然气管道的长期协议价格还没谈拢,但外媒报道说,俄罗斯远东地区已经开始对中国和朝鲜开放更多投资机会。

2024年《俄罗斯报》就提到,有不少中国企业和资本进入远东,参与农业和能源项目开发,具体的合作细节以后会更清楚,这就是美国施压带来的机会。

中国对待印度,得保持“有限理性合作”的态度,这个国家不能彻底敌对,也不能无底线放纵。

印度现在有很多贸易壁垒和投资壁垒,但回想几十年前,中国也是从层层壁垒走向全面改革开放的,这是国家发展的必经阶段。

中国在印度有不少投资,比如之前拿下的钢厂项目,就是在跟日韩企业竞争中赢来的。

这个利益咱们不争取,自然会有别人抢,美国跟印度有摩擦还在加大投资,中国更没理由放弃合作机会。

美国拉拢印度的模式,中国其实可以借鉴,比如通过跟周边国家合作,像巴基斯坦、孟加拉、斯里兰卡这些,中国早就有投资和布局,能间接给印度施加压力。

而且美国跟印度提什么条件,中国也可以跟印度谈类似的合作要求,在大国博弈中争取更多主动。

未来的国际格局里,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中国只要保持自身实力增长,用理性和包容的态度对待各国,不管是面对美国的施压,还是印度的摇摆,都能找到符合自身利益的合作路径。

随着中国在全球产业链和供应链中的地位越来越稳固,会有更多国家愿意跟中国合作,这是大势所趋,也是中国发展带来的正能量。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23

标签:财经   印度   中美   夹缝   局势   紧张   中国   巴基斯坦   美国   俄罗斯   利益   企业   石油   态度   合同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