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五的跳水,加上外盘大跌,会对下周的A股带来什么影响?A股会怎么运行?奔奔抛砖引玉,说几点个人观点,大家交流。
第一,A股大盘的周线走势,预示着A股的调整会持续。
一是,周末市场消息基本上是比较平静的,除了外围市场大跌之外。
但,那是人家的事,和A股没太大的联系,很多股评把周五的跳水,归罪于外盘下跌,什么港股,美股,黄金,关税等都来了,就是不说A股自身高位连续诱多的现实,这是片面的。
这一点,奔奔再度提示大家要清醒认识。我们判断A股的走势,要立足于A股的客观走势,而不是别人的股市。
二是,4月以来,A股没有经历过充分调整。
4月7日以来,一共7个交易周,A股大盘只有两周收出阴线,包括本周,4月30日收的周阴线跌幅0.49%,本周的也只有0.56%跌幅。
我们再来看A股平均股价指数,7个交易周是连涨6周,本周跌幅是远远大于大盘指数,跌了1.76%,这就说明,个股在本周的跌幅较大,股民受损较大。
从走势上看,平均股价指数见顶形态更加明显,上周已经做出见顶十字星,大盘收出的是一个带长影线的射击之星,见顶信号也比较明显。
三是,本周的走势和奔奔上周做的分析基本一致:下周A股大盘最有可能的走势,就是收出一个和本周K线平行的缩量小阴线,盘中会考验10周均线3327点一带,果不其然,大盘本周收盘是和上周并行的两颗K线,遗憾的是,大盘并没有跌到3327点那么深。
原因就是:向下探底,但不能出现周线长阴,这很难交差,机构出货也很难,这不利于大庄控盘,因为大庄的银行股,也到了该出货的时候了。
上影线加双星并列,这是A股大盘周线见顶的标配,去年5月份大盘周线双星并列后,从3174点跌到去年924行情启动点2689点,跌幅是相当大的。还有去年12月13日周线收出射击之星,大盘从3494点快速下跌到3140点。
第二,奔奔把2025年以来A股周线走势,分成了两个部分。
这两个部分和2024年春季救市行情的走势几乎是一模一样,结合去年924行情的涨幅,今年以来的这两段周线走势,就是两波大的诱多。
第一阶段是今年1月13日到3月21日,第二阶段是3月21日到现在,这里面包含了4月7日的大幅下跌,因为从整体A股周线走势看,3月21日A股大盘实际上就已经见顶,有没有关税战,大盘都会进行技术性调整,关税战给了控盘主力砸盘的理由而已,使得它们再次做了一次诱多。
大家要清楚一点,A股今年以来周线及月线的走势,总体是一个区间震荡的走势都是对去年924行情的消化和整理,是一个次高位拉高出货的阶段,这个阶段结束后,就是一个真是的探底走势,保守点说是对4月7日以来的二次探底,其实是对完整结束924行情的准备。
这里面的判断依据就是A股自去年10月8日以来,在周线级别上已经做出了5个高点,这说明3400点一带的压力不是一般的大。大家看下图:
奔奔在上周给大家贴了几乎相同的一张图,图中的5个方框是去年10月8日以来的5个周线高点位置,下面红色圆圈是四个回调的低点位置,由此可以看出,大盘周线反弹的高点是一个比一个低,向下的回探也是一个比一个深,这些都是大主力通过操控大权重板块走出的图形。
第三,通过上面对A股大盘周线走势的具体分析,结合本周的实际走势,我们基本上可以大致看到下周A股的走势情况。
一是,A股大盘连续两周上攻3400点区间未果,上周可以说是攻击,本周就是一个反抽,下跌说明反抽结束,大盘将会出现调整。
二是,大家注意上图中的两个红直线的区间,是3200-3400点之间,这一点,奔奔在上周的文章中已经给粉丝朋友做过说明。根据这个区间震荡的格局,我们也大致清楚,3200点这个位置,在周线走势上支撑是比较强的,真正到达这个位置,需要两周的时间。
这就给我们提示了下周A股大盘调整的位置,大致是在3280-3300点区间,剩下的是下周的事,下周大盘很有可能在20周3313点附近,引发一个震荡,小幅反弹,然后就是击穿3300点,这里需要补充的是,这个震荡反抽,有可能在250周均线3264点一带展开,为6月初的回调做准备,大盘下周收盘的位置大致就是3280-3300点区间里。
三是,奔奔需要提示大家的是,以上判断是A股大盘周线技术性走势的预判,如果从下周开始出现大幅下挫,大家要警惕的是,对去年924行情要出现更大的回吐,也就是说回调的位置更深,如果基于对4月7日的二次探底,大盘的位置也会比较低,这都是后话,大家最好做好心理和资金的准备,适当制定适时的操作计划,而不是被动挨打。
声明: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以下文章是本人原创,头条首发,抄袭必究!以下内容均是个人观点,仅供参考交流,不作为投资依据!
更新时间:2025-05-26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