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兰为何突然对中企下狠手?就不怕重蹈波兰的覆辙?面对这种带着政治偏见的干预,中方又有怎样的破局之策?
荷兰首相斯霍夫(2025年6月宣布辞职,现在担任看守首相至新选举)
据观察者网报道,荷兰政府及司法机构近日以所谓“国家安全” 为由,对中国半导体企业闻泰科技旗下的安世半导体,采取了一系列强硬措施——
不仅宣布冻结安世全球30个运营主体的资产与知识产权,为期1年;
甚至荷兰企业法庭还裁决,暂停母公司闻泰科技委派的CEO履行职务、并且要求任命一位拥有决定性投票权外籍董事,代表安世半导体控股。
可以说,荷兰这次针对中企的动作,简直就是赤裸裸的“强盗”行为。
闻泰科技随后发表声明强烈抗议,认为这是 “地缘政治偏见下的过度干预”。
安世半导体总部位于荷兰,是闻泰科技核心半导体业务基础
熟悉国际事务的人不难发现,荷兰的操作与此前波兰中断中欧班列的做法如出一辙,都是为讨好西方势力,把自身经济利益当成了 “投名状”。
前不久,波兰以 “俄罗斯无人机入侵” 为由关闭边境,切断了中欧班列的关键通道。
要知道,马拉舍维奇口岸曾承担90%的中欧班列过境量,年创收超10亿欧元,可封锁令一下,波兰日均损失就达2亿欧元。
更讽刺的是,波兰以为能换来西方援助,最终却只得到杯水车薪,反而让中方顺势开通了北极航道,多了一条向欧洲运货的安全路线。
如今荷兰正在走的,正是波兰的老路,比一比看谁的头更“铁”。
波兰总统纳夫罗茨基和美国总统特朗普
然而关键的是,荷兰半导体产业高度依赖中国市场,阿斯麦的中国市场营收占比已超过25%,这种单边行动无疑在动摇自身产业根基。
荷兰内部对此并非没有顾虑,阿斯麦高管就曾私下表示 “担忧市场流失”,要知道中国对光刻机的庞大需求,对阿斯麦而言是不可放弃的市场。
2023年,荷兰就曾因经济压力调整过光刻机政策,如今在安世事件上,未必不会因产业受损而重新考虑。
毕竟,阿斯麦的营收增长离不开中国市场,荷兰政府很难长期忽视企业的实际利益。
荷兰光刻机巨头阿斯麦
就像波兰当年亲手砸掉物流 “金饭碗”,荷兰现在的短视之举,终会让自己付出经济代价。
荷兰或许以为靠这种方式,能掐住中国半导体的 “脖子”,却忘了中国最擅长在封锁中开辟新路,波兰的教训早已证明这一点。
当初波兰切断中欧班列后,中国很快就启动了北极航线,不仅没受太大影响,反而建成了更稳固的三维物流网,让波兰的 “卡脖子” 彻底失效。
在半导体领域,荷兰的干预同样成了中国自主创新的 “催化剂”。
安世事件发生后,国内的半导体企业只会更加坚定构建自主生态的决心。
在光刻机等关键设备上,中企也在加速研发,核心部件的国产化率不断提升。
这些进展都印证了一个事实:外部压力从来挡不住中国的发展,反而会倒逼产业加速升级。
中国芯片走向自主化
从波兰到荷兰,这些 “头铁” 的操作反复证明:全球化时代,把经济问题政治化,终究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波兰失去了中欧班列的过境红利,如今荷兰也面临着半导体产业受损、国际信誉下滑的风险。
而中国的应对始终如一:不主动挑起对抗,但绝不接受不公平对待;别人断了老路,就自己开辟新路;外部有压力,就用自主创新筑牢根基。
荷兰现在或许还沉浸在 “政治正确” 的幻觉中,但随着中国半导体自主化的推进,荷兰终将明白:
配合美国搞 “抢劫式” 干预,抢不走中国的发展机遇,只会抢走自己的市场份额。
半导体技术
中方的 “不惯着”,从来不是喊口号式的对抗,而是用法律维权守护权益,用自主创新夯实底气,用市场选择给出答案。
这种理性而坚定的态度,恰恰是对 “地缘政治绑架经济” 的最好回应。
更新时间:2025-10-14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