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舟二十即将返回?央视发声,空间站传来好消息,着陆地开展演练

3位宇航员滞留太空整整7天!

央视终于迎来好消息,神舟二十返回计划有了新进展!

空间站状态稳定、乘组一切正常,网友纷纷盛赞:这就是中国航天的底气!

谁能想到,原本神舟二十号在7天前,也就是11月5日时候,差点就成功落地了。

这三位航天员:指令长陈冬,还有陈中瑞、王杰,如今已经在太空待了快半年,早就该回家了。

结果,就在返程开始倒计时的时候,意外陡然降临!

地面监测发现,飞船推进舱尾部的散热面板被戳了个5毫米的小洞。

氧化剂储箱压力一下降了0.3MPa,这可不是小事。

后来才搞清楚,是直径2到6毫米的空间碎片搞的鬼,这小东西飞得比子弹快多了,每秒能超10公里。

当时不少网友看到消息后,都忍不住为宇航员们捏了把汗!

要知道,来自太空碎片的威胁,对于航空航天来说早已不是新鲜事。

之前就有相关数据报道,截至 2024 年,地球轨道上可被持续追踪的较大空间碎片已超过 4.4 万个。

神舟二十号乘组在太空期间,还曾两次出舱为空间站安装空间碎片防护装置,这已是中国航天员第七次执行此类任务。

即便如此,仍没能完全规避这种突如其来的风险。

好在工程团队当机立断推迟返回,将航天员安全放在首位,这份冷静与果断为后续处置赢得了宝贵时间。

如今神舟二十号航天员乘组目前状况良好,工作和生活正常。

他们正与神舟二十一号航天员乘组共同开展在轨科学实(试)验,空间站组合体状态也正常,具备支持两个航天员乘组在轨驻留的能力。

不过推迟返回后,我们的空间站立马开启"紧急模式"。

而当宇航员们在空间站“其乐融融”的时候,地面团队的应急速度也令人敬佩。

他们操控空间站的机械臂,给泄漏点敷上了特种密封材料。

没过多久,储箱压力就稳住了,检查后发现剩余壁厚还能满足返回安全要求。

不得不说,这技术真是过硬,换做以前真不敢想能在太空修飞船。

而且咱们早有准备,神舟二十二号飞船已经进入72小时应急发射状态。

万一神二十修不好,它就能以6.5小时快速对接的速度去接人。

这种双重保障,就是航天员的"生命保险"啊。

不过,根据相关人士分析,3位宇航员大概还是会继续搭乘神舟二十返回落地。

首先,“各项测试和联调联试”指向飞船自身性能的复核。

如果飞船存在无法修复的严重问题,工程团队更可能直接启动备用方案。

而非投入大量资源对原飞船进行系统性测试。

从公开信息看,各系统已完成关键产品状态判读,意味着推进舱、返回舱、制导导航系统等核心部件的功能均通过验证,具备执行返回任务的基础条件。

其次,“着陆场开展神舟二十号乘组返回综合演练”是最具指向性的信号。

着陆场演练并非通用流程,而是针对特定飞船返回任务的“定制化准备”!

演练内容包括返回舱搜索回收、航天员医疗保障、应急通信联动等,均需与飞船的返回轨道参数、着陆精度要求、舱体结构特点精准匹配。

所以,载人航天办公室给出这句话其实也是在让全国人民放心,一切都在按原计划进行。

目前东风着陆场返回综合演练仍按原计划推进,而且未出现任何关于“更换返回载体”的官方信息。

也足以说明飞船返回任务决策层对神舟二十号飞船的安全性仍有充分信心。

不过大家最关心的,就是返回时间何时确定,很快央视就带来了官宣消息!

11月11日,央视报道了推迟返回的神舟二十号乘组最新动态,及相关画面,画面中出现了长征2F“备份箭”。

其实,早从四年前的神舟十二号任务开始,载人航天工程就启动了“发射1发,备份1发”的滚动备份方案。

按照既定程序,接到救援命令后,长二F火箭基础级(平头状态)、整流罩(半罩)和逃逸塔立即同步高效开展工作。

与此同时,整流罩、逃逸塔、飞船分别完成扣罩、组装工作,随后前往发射区与火箭基础级“会合”。

相信,很快我们就能看到3位神州二十的航天英雄安全地载誉而归了!

结语

从突发状况到整装待发,神舟二十号的回家路虽有波折,却更显中国航天的实力。

东风着陆场的灯光已经亮起,就等英雄凯旋。

让我们一起倒计时,迎接三位航天员平安回家。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1-13

标签:科技   神舟   空间站   好消息   央视   航天员   飞船   宇航员   太空   状态   碎片   东风   备份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