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宁发布冬奥会中国领奖装备!六大亮点彰显科技+文化!

2025年10月24日,中国奥委会与李宁品牌联合发布2026年米兰冬奥会中国体育代表团领奖装备。整体装备以文化与科技的深度融合成为焦点。这套被寄予厚望的 "奥运战袍" 在设计、寓意与功能上均展现出鲜明特色。

装备以 "中国红" 与 "雪山白" 为主色调,采用上红下白的色彩拼接,既彰显中国文化标识,又呼应冬季运动的冰雪场景,更能凸显运动员的挺拔形象。

为应对冬奥会的寒冷环境,装备集成了多项尖端技术:内里采用 "航天锁温棉" 与玄武岩远红外印花,背部辅助使用拒水鹅绒,实现动态保暖与快速透湿的双重效果;防护层搭载能抵御暴雨级降雨的防水透湿膜,全面具备防风、防水、透汽功能。内里结构进行特殊处理,背部辅助使用拒水鹅绒,可帮助运动员在赛后快速透湿并锁温,保持动态保暖。

设计中大量融入传统吉祥纹样 —— 肩部与袖口的 "双胜纹" 由两个菱形交叠而成,蕴含胜利与祥瑞的寓意,并在此基础上衍生出 "双胜雪花纹",应用于领口和内里印花等细节处。

最具巧思的是领奖服背后的 CHINA 字母纹饰,在夜晚光照下可清晰显现,成为向世界传递中国身份的独特载体。最右侧的雪花标识,让整体感觉动感且有新意。

配套领奖鞋则以战马的肌肉和骨骼为设计灵感,与服装配色保持一致,汲取战马的肌肉和骨骼作为设计灵感,鞋身的线条和结构设计模仿战马的肌肉和骨骼形态,展现出力量感与速度感。寄托着中国健儿在马年赛场 "马到成功" 的美好祝愿。整体与领奖服配色一致,设计简洁大方,同时又融入了独特的灵感元素,与服装形成了完整的搭配体系。

在战靴的背后,有“马'" 的图样, 2026 年是中国马年,战马在中国文化中一直是力量、速度和胜利的象征,以战马为灵感设计的领奖鞋,寓意着中国运动健儿在马年的赛场上能够 “马到成功”,取得优异的成绩。这一设计颇有”过年“ 的喜庆。

李宁时隔 20 年重新回归中国奥委会合作伙伴阵营,其发布的装备在科技应用上首先实现了航天技术与运动需求的转化,证明了本土品牌在专业运动装备领域的研发实力实际已达到国际一流水平。这种实力已经不仅体现在实验室数据上,更通过 "锁温 - 透湿 - 防护" 的功能闭环,满足了奥运级竞技场景的严苛要求。文化方面李宁这套装备将 "双胜纹" 的吉祥寓意与冰雪运动场景、现代设计语言深度融合,使领奖服包含着特有的 "中国文化"。特别是明年将是传统的中国马年,在鞋后的这一文化符号有着明显的名族风,展示文化内涵的传递和中国特色。

2025年5月6日,中国奥委会与李宁品牌在国家体育总局共同举行合作发布仪式,正式宣布李宁成为2025-2028年中国奥委会体育服装合作伙伴。回顾过往,1984年梅花品牌首次成为中国奥运代表团领奖服赞助商,正是在这一年,运动员李宁获得了体操、鞍马、吊环3枚奥运金牌。此后,李宁、安踏、阿迪达斯等多家运动品牌接连成为中国奥委会合作伙伴,本次发布会,李宁也是亲自出席,也宣布了李宁品牌对于奥运的回归。

李宁品牌将在2025至2028年期间,在中国奥委会组建中国体育代表团参加的国际综合性体育赛事,都将由李宁提供运动装备支持。其中包括洛杉矶2028年奥运会、米兰-科尔蒂纳丹佩佐2026年冬季奥运会、爱知-名古屋2026年亚运会、达喀尔2026年青年奥运会等国际性赛事,这对于李宁来说是一个重要四年展示周期。

李宁此次发布会,标志着中国奥委会的合作伙伴体系进入新周期全面开始,从 1992 年李宁首次赞助,到 2009 年安踏接棒,再到 2025 年李宁回归,中国体育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同样的也有中国体育用品业,而目前李宁早已被安踏全面超过,冬奥会领奖装备的正式发布,也意味着在这一层面双方的全面较量开始。

作为前期周期的安踏,凭借中国奥委会合作伙伴的身份,实现了品牌和价值的全面飞跃,已经是中国领先的头部体育品牌。安踏坚持多品牌集团化战略,通过主品牌、FILA 及亚玛芬体育的矩阵布局,覆盖从大众到高端、从专业运动到生活方式的全市场,可以说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增长,如今李宁拿下这个四年周期的中国军团领奖装备,并且进行了隆重的全球发布仪式,李宁肯定是希望以自己的 "运动基因" 与民族情感积淀,并借助奥运合作的情感价值与文化内涵,在品牌能力上实现突破,成效如何,让我们拭目以待。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27

标签:时尚   冬奥会   中国   亮点   装备   文化   科技   李宁   品牌   奥委会   马年   战马   寓意   合作伙伴   奥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