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岁上大学的神童张炘炀,为何如今在家啃老

曾经轰动全国的“神童”,如今成为无业啃老族,他的故事背后,是一系列令人深思的家庭教育失误。


16岁的博士,这本是令人艳羡的成就,但在张炘炀身上,却成了一个沉重负担。1995年出生的他,曾创下全国三个“年龄第一小”的记录:10岁上大学,13岁读硕士,16岁读博士。

这些光环让他的童年被无限压缩,成年后又迅速膨胀,最终在现实的压力下破裂。

如今,28岁的张炘炀没有固定工作,靠父母每隔两三个月转账一万元生活。当他在采访中被问及为何“啃老”时,他直言不讳:“这是他们欠我的!”

---

01 神童制造机:被加速的童年

张炘炀的童年仿佛被按下了快进键。两岁多时,他已经认识一千多个汉字,而同龄人可能连“爸爸妈妈”都说不清楚。

五岁那年,他被父亲送进小学,然后用一个月学完一年级内容,不断跳级,不到两年时间就完成了小学六年的课程。

有老师曾劝告张炘炀的父母,孩子即使智力超群,心智也尚未成熟,应该享受童年。但父亲张会祥铁了心要让儿子超前成长。

初中阶段,张炘炀的成绩已经很差,总是排倒数。但父亲并没有让他放缓脚步,反而直接让他在家自学几个月后,跳级到了高三。

02 关键转折:被剥夺的选择权

2005年,10岁的张炘炀参加高考,考了505分,仅能上一所二本院校。不少人建议他复读一年,争取上985名校。

但父亲执意填报了天津工程师范学院,让他匆匆走进了大学校园。

这一决定,背后是父亲对“神童”人设的执着。似乎晚上一年大学,神童的光彩就会暗淡。

张炘炀后来回忆说:“假如我不是这么小就考大学,有没有可能考到清华北大?可能性不大,即使在一个理想状态下,大概率也就是一个985高校。”

03 陪读教育:从未断奶的成长

从大学到硕士,父亲一直陪伴在张炘炀身边,过着“陪读”生活。

在大学,学校特意安排了一间研究生宿舍,让父子俩一起住。

在硕士期间,学校也批准了父亲的“陪读”申请。

这种全方位的庇护使得张炘炀的社会化进程严重滞后。他缺少与同龄人交往的机会,没有培养起基本的自理能力,更不用说形成独立的人格。

他曾带着“天线宝宝”去大学报到,这一细节透露出他与年龄不符的幼稚。

04 北京买房:扭曲的价值观爆发

2011年,16岁的张炘炀即将攻读博士,他却提出了一个令人震惊的要求:父母必须在北京全款买房,否则就不参加硕士论文答辩和博士入学考试。

他对父母说:“最希望我留在北京的就是你们,你们应该为此努力。”

他认为自己是理科生,工作后收入低,买不起房。这个看似功利的要求,实际上是他对父母过度控制的一种反抗。

无力承担北京房价的父母,最终租了一套房子,对儿子谎称是买的。当张炘炀发现这个“骗局”后,与父母的矛盾更加深化。

05 光环褪色:从神童到啃老族

博士阶段,张炘炀的神话开始破灭。他一入学就发现同学们的学术能力都比他强,自己连跟上课业都很吃力。

他用了八年时间才勉强拿到博士学位,而且还是在导师的帮助下东拼西凑出两篇论文。

博士毕业后,张炘炀在宁夏师范学院做过外聘老师,但没多久就觉得不适合而辞职。如今,他没有固定工作,只是靠和朋友合伙接项目赚点钱。

父母每隔两三个月就会转来一笔钱,而他对此却很坦然。

---

张炘炀的博士导师曾评价他“过去的优势在于会考试”。然而,人生不是一场考试,而是一段需要全面发展的旅程。

他曾在采访中坦言:“我轻易不要孩子,一旦决定要了,一辈子资助到底,只要不违反国家法律,他愿意做什么就做什么。”

这话与其说是对未来的规划,不如说是对自身经历的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1-14

标签:育儿   神童   父母   父亲   博士   硕士   童年   北京   同龄人   师范学院   光环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