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1日,今年首批前往汉中越冬的100多只红嘴鸥“先头部队”已如期飞抵它们熟悉的栖息地——天汉湿地公园,共赴一年一度的“冬日之约”。这些来自西伯利亚南迁越冬的“远方客人”,不仅给日渐萧瑟的汉江河畔平添了几许暖意和生机,同时,也拉开了汉中长达4个月之久的“赏鸥季”帷幕。
深秋的天汉大地万山红遍,早晚已有了些许寒意,但汉江河畔因为这些“白色精灵”而显得灵动和生机。11月1日上午,记者沿江采访时看到,它们时而轻盈地从江面优雅滑行,激起一道道长长的涟漪;时而腾空而起,在蔚蓝色的天空展翅翱翔,发出清脆的鸣叫;它们有的乖巧地聚集在浅滩,梳理着羽毛;有的在岸边争相觅食,甚至停泊在人们头上、手上享受着热心的汉中人民为它们奉上的“美食”……这种“人鸥同框”的动人画面,也是汉中这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每年都会“上演”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优美风景线。
被誉为“海鸥妈妈”的杨静女士常年在此喂养、观察和记录这些候鸟,对它们的习性了如指掌。她说,这群提前抵达汉中的“先头部队”,只是为大部队飞越汉中“探路”的哨兵,它们先来这里顺利安家,预示着后续主力部队很快就会接踵而至,最多只需要一个星期或者10天的时间,去年在这里越冬的那几个种群都会陆续赶到汉中。


傍晚时分倦鸟归林,“海鸥妈妈”杨静还不忘给鸥们送去美味“晚餐”。
家住汉中火车站每次往返10多公里赶到江边喂鸥的余晓华女士给记者介绍说,海鸥在汉中的越冬地点主要集中于汉中市中心区域的汉江湿地公园及“一江两岸”景观带。如东边的啤酒广场、音乐喷泉、二号桥沙滩荒岛等。这些区域经过精心的生态治理和规划,拥有开阔的水面、丰茂的水生植物和安全的滩涂,为红嘴鸥提供了理想的觅食、休憩和活动空间。尤其在天汉大桥两侧的江岸,由于市民投喂互动频繁,已成为观赏和拍摄红嘴鸥的最佳地点,也是汉中市一张鲜活的生态名片。


图为余晓华每天往返10多公里赶到江边“牧鸥”
据了解,天汉湿地公园有岛屿210多座,有330种植物30余种鱼类和90余种鸟类,形成“水清、岸绿、景美、河畅”的河湖胜景。红嘴鸥从2008年冬天在汉中被发现后,一些退休老人和摄影爱好者坚持风雨无阻为红嘴鸥“送餐”。此后,来汉中过冬的红嘴鸥逐年递增,品种也由红嘴鸥一个种群增加到红嘴鸥、燕鸥、棕鸥、三趾鸥4个种类,去年数量已达五六千只,它们聚集高峰时甚至达到近10000只,曾出现过“万鸥云集”的壮观景象;成群结队的海鸥在江面飞舞、觅食,场面蔚为壮观,吸引了无数摄影爱好者和西安、甘肃的市民游客前往汉中一睹为快,尽情观赏。
文/图 西安报业全媒体记者 胡毅
来源:前方+客户端
更新时间:2025-11-04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