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读《出师表》,我顿悟:人生至境,终归于担当

初读《出师表》:忠义之魂震人心

公元234年冬,蜀汉丞相诸葛亮在五丈原军中写下《出师表》,以“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之志,向后主刘禅剖白心迹。千年后重读此文,依然能感受到那份穿越时空的悲壮与炽热。文中开篇一句“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字字如刀,既是对先帝刘备的追思,更是对天下苍生的承诺。这种在危难之际挺身而出的担当精神,恰是中华文化最深沉的精神密码。

史载诸葛亮北伐前,“亲耕南亩,不以险易改节”,其躬耕南阳时便立下“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的志向。然而当汉室倾颓、群雄割据之际,他毅然选择出山辅佐刘备,这不仅是对知遇之恩的回应,更是对天下大义的坚守。正如《庄子·逍遥游》所言:“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诸葛亮的选择,正是以个体生命为笔,在历史长卷上书写家国情怀的壮丽篇章。

再读《出师表》:担当之责照汗青

《出师表》中,“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一句,展现了诸葛亮治国理政的非凡气度。他深知权力更迭之际的复杂局势,却依然坚持“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的原则。这种刚正不阿的担当精神,在当今社会尤显珍贵。

明代张居正推行“万历新政”时,面对朝野质疑亦曾感叹:“天下之事,非一人所能独成。”诸葛亮的担当不仅在于辅佐幼主,更在于构建一个清明有序的政治生态。他推荐郭攸之、费祎等人担任要职时,反复叮嘱“则责攸之、祎等之慢,以彰其咎”,这种“事不避难,义不逃责”的品格,恰是中华文明绵延不绝的根基。

当代企业家任正非在华为遭遇美国制裁时,曾说:“我们不仅要活下来,更要活得有尊严。”这种面对逆境时的担当精神,与诸葛亮“臣不胜受恩感激,今当远离,临表涕零”的赤诚何其相似!从古至今,真正的担当从来不是孤勇者的自我牺牲,而是无数人接力传递的精神火炬。

细品《出师表》:超越时代的担当哲学

诸葛亮在《出师表》中写道:“臣本布衣,躬耕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表面看这是自谦之辞,实则是对生命价值的深刻诠释。他清楚地认识到,个人命运与时代洪流密不可分,唯有主动承担时代赋予的使命,方能在历史长河中留下印记。

这种担当精神,在王阳明“知行合一”的学说中得到新的诠释。王阳明认为:“天地虽大,但有一念向善,心存良知,虽凡夫俗子,皆可为圣贤。”诸葛亮正是以这样的信念,在蜀汉政权风雨飘摇之际,以一人之力支撑起整个国家的希望。他的担当不是被动接受,而是主动选择——选择直面人性中的私欲与贪婪,选择在权力面前保持清醒。

当代青年作家余华在《活着》中写道:“活着就是为了活着本身,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但诸葛亮告诉我们,真正的活着应该是“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他在《出师表》中列举自己“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的经历,正是将个人命运融入民族大义的生动注脚。

贯通古今:担当精神的现代启示

站在数字时代的门槛回望,《出师表》中的担当精神依然闪耀着智慧的光芒。当人工智能取代传统职业,当全球化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我们更需要这种“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胸襟。

在抗疫斗争中,84岁的钟南山院士逆行武汉的身影,与诸葛亮“庶竭驽钝,攘除奸凶”的誓言遥相呼应。他们都在用行动证明:真正的担当,是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勇气,是在历史关键时刻挺身而出的觉悟。正如《论语》所言:“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现代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曾说:“领导力就是把愿景变成现实的能力。”诸葛亮治理蜀汉期间,不仅完成《出师表》这样的千古绝唱,更开创了“法治”与“德治”并重的治理模式。他提出的“亲贤臣,远小人”用人理念,在今天依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真正的领导者,既要具备卓越的才能,更要有勇于担当的品格。

结语:让担当成为生命的底色

重读《出师表》,最大的收获不是感动于诸葛亮的忠贞,而是领悟到担当精神对每个人的生命意义。当我们面对生活的困境时,不妨想想诸葛亮“臣不胜受恩感激”的赤诚;当我们遭遇事业的瓶颈时,不妨体会“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的执着。

从范仲淹“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到林则徐“苟利国家生死以”,再到钱学森“五年归国路,十年两弹成”,中华民族的担当精神从未中断。它如同一条奔腾不息的长河,滋养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的心灵。

在这个充满不确定性的时代,我们需要的不只是追逐个人利益的聪明才智,更是敢于承担社会责任的浩然正气。让我们以《出师表》为镜,时刻提醒自己:人生的价值不在于索取多少,而在于奉献几何;生命的精彩不在于逃避什么,而在于迎接怎样的挑战。正如诸葛亮在星落五丈原前留下的最后箴言:“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这种至死不渝的担当精神,将永远照亮我们前行的道路。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5-05

标签:历史   出师表   人生   先帝   精神   蜀汉   利国   生命   时代   苟全性命   不求闻达   南阳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