挪威这个国家本土面积也就38万平方公里左右,比起一些大省都小不少,可它历史上却把一片216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拱手让给了丹麦,这片地就是格陵兰岛。格陵兰岛是世界上最大的岛屿,面积大得吓人,相当于挪威本土的六倍多。要知道,挪威人最早是靠维京探险家发现并定居那里的,结果因为一系列政治纠葛和战争,最后便宜了丹麦。
大概在982年,一个叫埃里克的挪威人因为在冰岛打架闹事,被当地人赶走。他带着人往西边航行,意外碰上了格陵兰岛的南部海岸。那地方虽然大部分是冰雪覆盖,但南部有一些峡湾和草地,能勉强种点东西。埃里克一看有机会,就给岛取名“格陵兰”,意思是绿色的土地,其实是为了忽悠更多人过来住。他回去后吹嘘岛上渔业资源多,土地肥沃,果然拉来一批挪威人和冰岛人。986年,他们正式组队过去,在西部和东部建了定居点,盖房子,养羊牛,种大麦。那些年,农场发展到几百个,人口也上到几千人。他们还跟当地的因纽特人打交道,因纽特人是原住民,早就在北部适应了极寒生活,用皮艇捕海豹。
这些挪威定居者出口海象牙和毛皮到欧洲,换回必需的木材和铁,因为岛上树少得可怜。11世纪的时候,基督教传进来,他们建了教堂,生活有点样子。但好景不长,从13世纪开始,气候变冷,小冰期来了,作物减产,贸易也断断续续。到15世纪初,那些定居点就全废弃了,只剩因纽特人继续在那儿过日子。尽管如此,挪威国王在1261年还是正式把格陵兰纳入版图。那是哈康四世国王,通过要求居民效忠,收点贡品什么的,巩固了控制。挪威船队不时过去,提供点行政和物资支持。这么一来,格陵兰就成了挪威在北大西洋的延伸地盘,跟冰岛和法罗群岛一样。
不过,北欧的政治格局总在变。14世纪,丹麦王室开始通过婚姻插手挪威事务。1370年,丹麦国王的女儿玛格丽特嫁给了挪威国王哈康六世,他们的儿子奥拉夫后来继承了两个王位,形成丹麦-挪威联合王国。格陵兰的管理慢慢偏向丹麦,因为丹麦的海军更强,能维持远距离补给。到了1397年,事情更复杂了,三国签了卡尔马联盟,丹麦、挪威、瑞典共享一个国王,由玛格丽特一世实际把控。
她统一了税收和军队,目的是对抗汉萨同盟的贸易霸权。联盟包括挪威的海外属地,所以格陵兰也算在内,提供渔业资源支撑经济。但联盟内部闹腾得很,瑞典贵族不服丹麦主导,多次闹独立。联盟撑到1523年解体后,丹麦-挪威联合继续,格陵兰实际由丹麦管辖。18世纪,丹麦派传教士汉斯·埃格德去岛上,建立定居点,教因纽特人学丹麦语,垄断贸易,禁止外国船靠近,进一步锁死了控制。
快进到19世纪初,拿破仑战争把一切搅得天翻地覆。丹麦当时站队法国,加入大陆封锁,对英国禁运贸易。英国不干了,1801年派舰队袭击哥本哈根,砸了丹麦海军一部分。1807年又来一次大轰炸,几乎全灭丹麦舰队。丹麦经济崩盘,战局彻底逆转。1814年1月14日,丹麦跟瑞典签了基尔条约,结束冲突。作为战败方,丹麦把挪威本土让给瑞典国王,形成瑞典-挪威联合王国。但条约里特意排除格陵兰、冰岛和法罗群岛,这些原来挪威的属地,继续归丹麦。丹麦外交官在谈判中咬定这些岛屿地理上孤立,已脱离挪威本土管理多年,瑞典也就同意了,优先拿大陆部分。挪威人气炸了,他们的议会短暂宣布独立,但瑞典军队压过来,强制执行。
这下挪威丢了大便宜。本土才38万平方公里,格陵兰却有216万,资源潜力巨大,矿产、渔业都不缺。挪威觉得这是历史遗产被抢了,但当时无力翻盘。丹麦则借机稳固北大西洋地位,每年给岛上点援助,换取忠诚。1905年,挪威终于从瑞典独立出来,建立自己的王国,但格陵兰还是丹麦的。挪威没死心,多次外交抗议。到了1931年6月27日,挪威猎人和探险队直接登陆格陵兰东部无人区,升起挪威旗,宣布这片叫埃里克红地,理由是历史探索权和无人占有。丹麦马上跳脚,说整个岛都是他们的。
两国吵翻天,把案子捅到永久国际法院。1933年4月5日,法院翻历史档案,看了1261年的效忠记录、1814年基尔条约,还有丹麦的持续行政证据,最后判丹麦赢。挪威只好撤人,咽下这口气。从那以后,格陵兰主权基本定在丹麦手里,但岛上居民不甘心当附属品。二战时期,1940年4月9日,德国占领丹麦本土,格陵兰孤悬海外。1941年4月9日,美国跟当地当局签协议,在岛上建空军基地和雷达站,用来监视北大西洋航道。这帮了格陵兰一把,但也暴露了岛的战略价值。
战后,美国尝到甜头,1946年12月提出1亿美元买下格陵兰,丹麦一口回绝,坚持主权。但这事儿刺激了格陵兰人追求自治的念头。1953年6月5日,丹麦改宪法,把格陵兰从殖民地升级成王国郡县,居民拿丹麦公民权,能选议会议员。冷战期间,美国继续在岛上建军事设施,丹麦也没法完全挡住。岛上呼声越来越高,要求自己管事儿。1979年5月1日,丹麦议会通过自治法案,格陵兰管教育、卫生、渔业等内部事,成立自己的政府。
2008年11月25日,格陵兰搞全民公投,75%的人支持扩大自治。2009年6月21日,新自治法生效,格陵兰接管自然资源、警察和部分司法,只剩外交、国防和货币归丹麦。丹麦每年拨大笔补贴,支持基础设施和经济发展。格陵兰人获得自决权认可,能随时公投独立,但得丹麦议会点头。目前,他们保持紧密联系,开发矿产潜力,像锌、铁矿,还有稀土,吸引国际投资。
2025年,格陵兰和丹麦的关系还是挺稳定的,但不乏波澜。美国前总统特朗普老惦记买岛,丹麦和格陵兰都明确拒绝,说这是伙伴关系,不是买卖。丹麦最近宣布投42.6亿美元加强北极防御,在格陵兰买新F-35战机和船只,应对俄罗斯和中国在北极的动作。格陵兰总理穆特·埃格德强调,他们需要欧盟这样的伙伴,合作贸易和环保。英国也跟格陵兰签贸易协定,扩大合作。丹麦总理梅特·弗雷德里克森访问时说,格陵兰人还担心美国的影响,但丹麦是他们最亲近的伙伴。
挪威当初因为基尔条约丢了格陵兰,表面上看是“慷慨”,实则是战争和外交的无奈结果。挪威本土小,资源有限,格陵兰的矿产和位置本该是他们的加分项,现在却帮丹麦提升了国际地位。格陵兰人通过长期努力,争取到高度自治,未来说不定独立,但经济依赖丹麦补贴,独立之路还长。北极融冰加速,资源开发热起来,大国如美国、中国都盯着这儿,地缘政治更复杂。挪威现在只能从旁看着,当年那笔“赠礼”成了历史遗憾,但也提醒大家,主权转移往往藏着大国博弈的影子。
更新时间:2025-10-17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