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出尔反尔,中方对英伟达实施反制,华为即将放出大招?

特朗普在芯片问题上出尔反尔,中方不再犹豫,对英伟达实施反制,华为即将放出“大招”。

美国对中国的芯片出口限制,一直以来的理由都是所谓的“国家安全”,然而现在美国专家却在担心,“国家安全”被特朗普当成了敛财工具,国家大事也被当成了儿戏。

《金融时报》援引美国官员的说法称,英伟达将“分享”其在中国销售H20芯片收入的15%,AMD也会将一款人工智能芯片,同等比例的收入上缴给美国政府。

美国那边在芯片领域有所异动,中国也没闲着,对英伟达的芯片进行了限制。美媒《彭博社》8月12日报道说,中国有关部门过去几周,已向多家公司发出通知,敦促不要使用这款技术含量较低的半导体。

为什么选择英伟达芯片而不是国产芯片?考虑到中国国内市场有众多选择,英伟达芯片是否为必要选择?对于这个问题,我们的华为公司已经给出了答案。

美国芯片政策的变与不变

特朗普政府在芯片问题上的反复无常,堪称一场充满戏剧性的政治表演。

自2022年拜登政府以“国家安全”为由实施芯片出口限制以来,美国对华科技遏制的基调本已明确,但特朗普上台后却以“美国优先”为幌子,将政策工具化作商业博弈的筹码。

最具标志性的事件发生在2025年8月——英伟达和AMD被迫同意将在中国销售H20等芯片收入的15%上缴美国政府,以换取出口许可证。

这种“保护费”式的操作彻底颠覆了美国数十年的出口管制逻辑:过去以“国家安全”为名的禁令被明码标价,只要企业支付15%的“买路钱”,原本被视为威胁的技术即可合法流入中国市场。

特朗普甚至在白宫新闻发布会上直言不讳地透露谈判细节:“我一开始要20%,后来降到15%,这是笔不错的生意。”这种将国家战略等同于市井交易的做法,让美国官员都感到错愕,多名国安官员因不满这种“把国家安全当商品售卖”的行径考虑辞职。

更荒诞的是,特朗普一方面宣称H20芯片“过时”“中国早已拥有类似产品”,另一方面又计划允许英伟达向中国出口基于最新Blackwell架构的减配版芯片,前提是砍去30%-50%的性能。

这种自相矛盾的逻辑暴露了政策的真实动机:所谓“国家安全”不过是敛财的借口,实质是通过技术分级收割中国市场利润。

这种政策转向不仅让中国企业无所适从,更引发美国国内的信任危机。英伟达CEO黄仁勋在7月访华时曾警告,美国限制芯片出口只会加速中国自主创新,但特朗普政府显然更关注短期经济利益。

当英伟达为清理90万颗H20库存而欢呼时,美国芯片产业的长期竞争力正被消耗——伯恩斯坦分析师预计,这种“上贡”模式将使英伟达在华销售毛利率降低5-15个百分点,而中国市场的国产替代进程却在加速。

中方反制的逻辑与策略:从被动防御到主动破局

面对美国的反复无常,中国采取了多层次反制措施,既回应了安全关切,也为国产替代争取了时间窗口。

2025年8月,中国有关部门向多家企业发出通知,明确限制国有企业及涉及国家安全的民企使用英伟达H20芯片,理由是该芯片存在“植入后门远程操控”的风险。

这一举措直指H20的技术缺陷:尽管英伟达多次否认,但美国众议员比尔·福斯特曾提出法案,要求强制在对华出口芯片中加入“后门”,而英伟达的Hopper架构确实具备远程关闭功能。

国家安全层面的考量之外,中方反制更暗含战略深意。7月31日,国家网信办约谈英伟达,要求其就H20芯片的“追踪定位”风险提交技术证明材料,这实质是向美方传递明确信号:中国不会接受任何存在安全隐患的技术。

正如彭博社分析,此举既是对国内企业的警示,也是对英伟达的施压——若无法证明安全性,中国市场可能彻底关闭H20的采购通道。这种“以安全换市场”的策略,迫使英伟达在商业利益与美国政府要求之间艰难平衡。

更深层的逻辑在于推动国产替代。当美国专家还在争论H20是否“过时”时,中国市场的现实选择已发生根本转变。华为昇腾910B芯片的半精度算力达到320 TFLOPS,远超H20的148 TFLOPS,且通过CANN开源框架构建了自主生态。

在天津港无人码头等场景中,昇腾芯片集群已实现实时处理海量传感器数据,证明国产算力完全能满足工业级需求。中国对H20的限制,本质上是在为这些本土技术腾出市场空间。

值得关注的是,中方反制并非简单排斥外资。8月12日,华为宣布将在金融AI推理应用论坛上发布突破性技术成果,其核心是降低对HBM(高带宽内存)技术的依赖,这直接针对美国在存储领域的卡脖子问题。

这种“技术破局+生态构建”的组合拳,既打破了英伟达CUDA生态的垄断,又通过开源策略吸引全球开发者参与,为中国AI产业建立了自主可控的技术底座。

华为的大招与国产替代之路:从单点突破到系统重构

在这场芯片博弈中,华为的动向最具风向标意义。2025年8月12日,华为正式发布AI推理领域的黑科技UCM(推理记忆数据管理器),这项技术通过层级化缓存管理和稀疏注意力算法,使首Token推理时延降低90%,长序列场景下的处理速度提升2-22倍,同时将推理成本压缩至原有水平的1/10。

更关键的是,UCM通过动态KV卸载技术,将推理上下文窗口扩展10倍,彻底打破了HBM内存容量的限制,这对依赖英伟达生态的中国企业而言,无异于一场“算力解放”。

UCM的背后,是华为在芯片架构、算法优化和生态建设上的全面突破。

昇腾910B芯片采用Chiplet技术,将核心计算单元与I/O模块分离,既保证了性能又降低了对先进制程的依赖;MindSpore框架通过动态图优化,使AI训练计算需求降低30%以上,这种“用数学补物理”的理念正在重塑算力竞争规则。

在金融、交通等领域,华为已联合佳都科技等企业推出训推一体化产品,直接替代英伟达DGX系统。

生态构建层面,华为的开源战略成效显著。CANN框架的全面开放,使开发者可自主优化昇腾芯片的调用效率,而Mind系列工具链已适配200+常用模型,包括Deepseek等国产大模型。

这种“硬件+软件+应用”的全栈能力,正在动摇英伟达的统治地位——黄仁勋在7月访华时不得不承认,拒绝中国使用英伟达芯片只会加速国产替代,而华为的昇腾生态已具备“五年内追赶”的潜力。

更值得关注的是,华为的突破正在带动整个产业链升级。中芯国际2025年上半年营收增长22%,其7nm工艺已实现量产;长光华芯的100G EML光芯片开始送样,打破了美日企业的垄断;澜起科技的DDR5内存接口芯片出货量激增,推动国产服务器性能提升30%。

这种“单点突破-产业链协同-生态重构”的路径,使中国在AI算力领域形成了独特的竞争优势。

这场芯片博弈的本质,是两种发展模式的较量。当美国还在纠结于“15%上贡”的短期利益时,中国已通过技术创新和生态构建打开了长期空间。

华为即将发布的昇腾920芯片,其性能指标已对标英伟达H100,而中国市场的国产AI算力占比预计2025年底将突破40%。历史终将证明,技术霸权的瓦解往往始于政策短视,而自主创新的星火,终将燎原。

信息来源:

观察者网——英媒:为拿对华出口许可证,英伟达、AMD同意向美国政府“上贡”15%的收入

每日经济新闻——华为将发布AI推理领域突破性成果;8天3连发!中国商业航天“爆单”,继续加码!——《投资早参》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8-19

标签:科技   华为   英伟   反制   出尔反尔   中方   芯片   美国   中国   技术   国家安全   美国政府   中国市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