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世界钱景说
编辑/世界钱景说
上海交通大学团队最近搞出了个大新闻。
他们研发的“量子孪生干涉仪”,把测量信噪比拉到了新高度,比之前的国际纪录提升了三个数量级。
相关成果已经发表在《科学进展》这本国际期刊上,这波操作是真的硬核。
可能有人会问,量子测量这东西听着就玄乎,到底有啥用。
它的核心优势就是精度,那种传统测量根本达不到的高精密。

这个量子孪生干涉仪,能用到导航、引力波探测、电磁传感这些领域,都是需要精准测量的关键方向。
本来想简单解释下原理,但后来发现太复杂,不如拿大家相对好理解的重力仪来说说,这个干涉仪其实也能用于重力探测。
我们中学都学过重力加速度,大概是9.8米每平方秒。
但地球不是匀质的,还有自转和月球的影响,不同地方的重力加速度其实不一样。
一个地区的矿藏情况,会直接反映在重力数据上。

所以通过探测这些微小差异,就能找到矿产资源。
另外,把全球的重力情况绘成图,没有卫星导航的时候,这份重力地图就能派上用场。
要做到这一点,测量精度必须达标。
量子孪生干涉仪的出现,正好解决了精度难题。
它采用双对孪生纠缠光束构建新的探测模式,避开了传统测量中光强不平衡的问题。
这种设计思路很巧妙,不是简单升级现有设备,而是从原理上实现了突破。

相关成果发表后,国际同行都给予了高度关注。
量子测量领域的竞争一直很激烈。
根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的报告,我国在这个领域的论文数量已经排在世界第二,仅次于美国。
这背后是无数科研人员的付出,毕竟核心技术从来不是天上掉下来的。
这个干涉仪的成功,不是孤立的突破,而是整个行业长期积累的结果。
它的应用场景比想象中更广泛。

除了重力探测,在引力波探测领域,更高的精度能帮助科研人员捕捉到更微弱的信号。
在导航领域,精密测量能让定位更准确,尤其是在复杂环境下。
这些应用看似遥远,其实正在慢慢影响我们的生活。
聊到精密测量,就不能不提中国重力仪的发展历程。
重力测量的历史能追溯到伽利略的自由落体实验,虽然这个实验的真实性还有争议。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因为军事和资源勘探的需求,重力仪技术发展很快。
我国在七十年代中期,北京地质仪器厂就研制出了ZSM系列重力仪。
这些设备精度不算顶尖,但基本满足了当时野外测量和部队的需求。
当年测量珠峰重力数据,用的就是这些国产设备。
那时候的北京地质仪器厂很厉害,是亚洲唯一的石英弹簧重力仪生产基地,产量还排到了世界第三。

本来想让这份辉煌延续下去,但“造不如买”的浪潮冲击了这个行业。
各大仪器厂纷纷转产,技术人员要么转行要么流失。
北京地质仪器厂的重力仪车间被撤销,最后只留下一个重力组。
到2005年,这个组里只剩下两名技术工人,一年最多生产十台设备。
有伊朗客户想来订货,厂里都没法满足。
国内生产能力下滑的同时,我国成了全球最大的重力仪进口国,主要从美国和加拿大进口。

一些濒临破产的国外公司,靠着对华出口重新活了过来。
更麻烦的是,1996年“瓦森纳安排”成立,重力仪被列入管制清单,想进口都变得困难。
无奈之下,自主研制的任务又被提上日程。
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扛起了这个担子。
1975年,该院研制出第一台固定式绝对重力仪。
1983年,第二代产品的研发启动。
1985年巴黎国际比对中,各国设备测量结果差异很大,根本分不出谁更准确。

真正的转折点出现在2017年。
14个国家的32台重力仪再次进行国际比对,中国计量院的设备表现突出。
全球重力计量基准原点,这个曾经一直在欧洲的“精度标杆”,最终落户中国。
有了高精度设备,科研人员成功探明了北京明十三陵地下陵墓的位置、形状和埋深。
如此看来,上海交大的量子孪生干涉仪,是在这个逆袭基础上的又一次飞跃。
测量精度提升三个数量级,意味着很多以前测不到的东西,现在都能探测到。

核心技术的突破从来不是一蹴而就的,这背后是从放弃到重拾,从追赶再到领跑的完整历程。
国际上对量子技术的管制还在升级,欧盟2025年的两用物项清单里,就新增了量子相关设备的管制条目。
在这种环境下,自主创新显得尤为重要。
国家出台的相关政策,也在支持量子精密测量技术的研发。
产学研的协同合作,让核心器件和设备量产的问题逐步得到解决。

毫无疑问,量子孪生干涉仪的突破,不仅提升了我国在精密测量领域的实力,更让我们在国际竞争中掌握了更多主动权。
从当年依赖进口,到如今制定全球基准,中国精密测量的发展之路,见证了自主创新的重要意义。
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成熟,这些高精度设备还会在更多领域发挥作用,为科技自立自强提供坚实支撑。
更新时间:2025-11-25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