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上台后,美国的贸易政策就变得特别强势,尤其是对日本这样的老盟友,也没留什么情面。2025年上半年,美国政府就多次放话,要对日本出口的汽车和钢铁征收高关税,起初喊的是25%,这让日本经济界和政界都捏了把汗。
日本的汽车产业本来就依赖美国市场,占了国内GDP的10%左右,如果关税真上去了,出口损失可能高达170亿美元。日本政府一看情况不对,赶紧派人去谈,试图用各种让步换取豁免,比如在稀土开采、液化天然气和半导体上加强合作,甚至愿意帮美国重振造船业。
可特朗普那边不松口,直接给出两个选择:要么多交钱,要么就别跟美国做生意。这话一出,日本的算盘基本落空了,本来想靠盟友关系和投资换取零关税,结果还是得付出大代价。
日本一开始的策略是打中国牌,意思是愿意在敏感领域跟美国合作,以此讨好特朗普政府。比方说,日本表示可以参与美国的稀土项目,突破中国在稀土上的主导地位,还同意买几十亿美元的美国半导体产品,并在零件和机床领域加深合作。
这些条件听起来挺丰厚,但美国那边急着和中国谈协议,中美在日内瓦和伦敦的谈判已经有点缓和迹象,反倒让日本的这些让步显得没那么值钱。石破茂政府本打算在G7峰会上跟特朗普谈拢,结果6月16日峰会结束后,还是没达成共识。
特朗普在空军一号上接受采访,直接说日本谈判太强硬,美国会寄一封信,写明要支付的金额,否则就别做生意了。这等于公开施压,日本的制造业出口面临巨大风险,经济压力一下子就上来了。
美国不光在关税上收割,还在防卫开支上继续加码。6月21日,美国通知日本,要把防卫开支占GDP的比例从3%提高到3.5%。
日本本来计划到2027年达到2%,这已经是很大让步了,但美国觉得不够快也不够多。增加开支其实就是多买美国军火,日本财政状况本来就紧,承受不起这么多额外支出。
第一季度GDP已经因为关税影响下降了0.2%,第二季度估计更惨。如果关税升到24%,到2029年日本GDP可能萎缩2.2%,印度在经济总量上超过日本也不是梦。
日本参议院选举在即,在野党抓住这个点攻击政府,石破茂的支持率直线下滑。面对这种得寸进尺,日本政府终于硬气了一把,取消了7月1日在华盛顿的“2+2”会谈,这算是对美国要求的反制,但能撑多久还真不好说。
特朗普的贸易策略让日本陷入被动,美国的目的是填补财政亏空,盟友也得出血。日本作为美债大持有国和对美投资最多的盟友,本以为有豁免空间,结果还是被当成了目标。
特朗普上任后,对全球关税平均上调到27%,这是百年来的最高水平。日本汽车股一度暴跌,企业开始调整供应链,但短期内损失难免。
石破茂政府意识到,继续妥协换不来想要的东西,只能探索多元贸易伙伴,签订一些区域协议来缓解冲击。可对美依赖太深,短期内难脱身。这件事也警示其他国家,特朗普的模式可能扩展到更多盟友身上。
日本和美国的贸易谈判从2025年5月就开始了,第一轮在东京,部长级官员谈了汽车和钢铁,日本拿出数据证明出口对GDP贡献大,美国代表要求更多让步。
第二轮移到华盛顿,日本加码稀土和天然气合作,但还是没谈拢。第三轮回到东京,日本甚至提出设立造船基金,美国仍不满意。第五轮在6月6日结束,双方依旧没共识。
日本团队分析认为,美国胃口太大,不光要关税,还要投资和军费。日本持有大量美债,本想用这个换豁免,但特朗普追求的是赤字减少,不给特殊待遇。
G7峰会成了关键节点,6月15日在加拿大开幕,日本首相石破茂试图侧边会晤特朗普,强调日本的投资和债持有量,请求汽车关税豁免。
峰会后特朗普的声明直接打破了日本的幻想,他说日本立场顽固,美国只会给出支付金额,否则别做生意。这话传回日本,官员紧急开会,计算损失:汽车出口依赖美国市场,关税上调将打击170亿美元。
日本经济机构预测,长期看GDP萎缩严重,印度可能超车。日本的策略是趁中美博弈时插一脚,但美国和中国谈得有点起色,日本反倒孤立了。
防卫开支的要求加剧了矛盾,美国要日本从3%升到3.5% GDP,这意味着额外军火采购。日本防卫省计算,预算难以支撑,尤其经济已下滑。议会辩论中,在野党质疑政府处理不当,石破茂承认压力大,但强调维护利益。
选举临近,关税议题成了攻击点,民意调查显示支持率降。取消“2+2”会谈是日本的反击,标志着拒绝无限让步,但美国转向其他盟友施压,日本经济压力持续。
特朗普第二任期的贸易政策影响全球,日本经验显示,盟友也得付出代价。特朗普强调美国优先,关税作为工具,迫使日本等国投资和买军火。日本调整外交,探索新伙伴,但对美依赖高,恢复需时间。
7月上旬,特朗普向日本等七国发关税信,威胁大幅上调。日本首席谈判官赤沢亮正安排4月30日访美,第二轮谈后,没达成协议,但特朗普提到防卫预算增加。
汇率议题没提,但成了潜在点。日本反对特殊待遇,但特朗普坚持。日本的汽车和钢铁出口面临25%关税威胁,股市波动,企业减少对美投资。
7月22日,特朗普宣布与日本贸易协议,关税设为15%,低于威胁的25%。日本投资5500亿美元,美国得90%利润。日本买100架波音飞机,防卫开支从140亿美元增到170亿美元,大米进口增75%,总计农产品购买1.2万亿日元。
合计让步约80万亿日元。日本市场反应积极,汽车股涌涨,Nikkei指数升3.7%。但协议细节有分歧,美国说投资由特朗普方向,日本说投资贷款混合,利润按风险分。
协议让日本松口气,但付出代价大。本想零关税,结果还是15%,尤其汽车和半导体。特朗普称这是史上最大协议,日本开市场给美国车、SUV、卡车和农业,包括大米,这以前是禁区。
日本企业投资美国建供应链,增强韧性,但利润大部分流向美国。日本官员认为,这是权衡后结果,避免更高关税。
南韩类似,承诺3500亿美元投资,关税15%。欧盟也投6000亿美元。特朗普用关税杠杆,迫使盟友投资填补赤字。日本的算盘是保出口,落空在没豁免,但协议缓解了最坏情况。
协议后,日本调整策略,增加防卫预算到2027年2%,但美国要更高。NATO基准升到3.5%,日本政治财政限,日本拒绝邀请,显示摩擦。南韩也拒,关税和军费双压让亚洲盟友不满。特朗普扩大关税用国家安全,针对中国周边国家,推动防务合作。
2025年日本防卫预算550亿美元,拨60亿美元用于远程防御系统。特朗普的金穹顶计划,日本可能帮开发导弹防御技术,合作深化,但关税影响经济。日本GDP预测下滑,企业探索多元市场,签署区域贸易协议。
特朗普政策让全球关税升到百年高,平均27%。日本经验警示,盟友需平衡贸易和安全。石破茂领导下,自民党保多数,但影响力损。特朗普模式扩展,影响贸易格局,日本需长期适应。
美国优先下,盟友也得交保护费。日本的让步虽落空理想,但保住了基本市场。未来,日本可能加强自主防务,减少依赖,但短期压力大。全球贸易战中,小国策略需灵活,这才是生存之道。
更新时间:2025-09-06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