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气养生·处暑丨一到秋天就犯困?中医四步教你除秋乏

俗话说“处暑寒来”,处暑时节,夏天的暑气逐渐消退,而天气尚未完全转入秋凉,此时,正处在由热转凉的交替时期,自然界的阳气从疏泄转为收敛,人体内阴阳之气的盛衰发生转换,“秋乏”也就随之出现。受“秋乏”影响,不少人明明睡够了8个小时,第二天早上却还是“起不来”,其实这是身体在提醒你:该跟着自然的节奏“调一调”了。秋乏恼人,不如试试中医的滋阴润肺调养法,从根本上抵御“秋乏”的侵扰。

1.早睡早起保证睡眠

处暑正是由热转凉的交替时期,自然界中阴气增强,阳气减弱,人体的阳气也随着内收,“秋乏”也就随之出现,应充分利用睡眠来调养身体。早睡早起,顺应体内阳气的生发。平时多伸懒腰也有解秋乏的效果。尽量增加睡眠一小时,并保证有质量的午觉,可以让人保持精神,也可在冬天来临之前保存能量,养精蓄锐。尤其对于老年人更重要,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气血阴阳俱亏,会出现昼不精、夜不眠的少寐现象。建议晚10:00入睡,早晨6:00起床为宜,既顺应阳气的收敛,又能舒展肺气。

2.防寒防燥防上火

处暑时节,炎热的气候已接近尾声,早晚温度低,白天气温高。早晚若不注意添加衣服保暖,就容易受凉,所以处暑要注意防寒,尤其要注意肚脐、颈椎和肩部的保暖。只是不宜添得过多,以自身感觉不过寒为准。此时节的气候特征干燥,天气少雨,空气中湿度小,多注意预防发生皮肤紧绷、起皮脱屑、毛发枯燥、嘴唇干燥或裂口、大便干结等秋燥现象。处暑过后还会有“秋老虎”,特别是南方地区会出现高温,所以要预防中暑、上火。

3.饮食要防燥滋阴润肺

处暑多食银耳、藕、菠菜、鸭蛋、蜂蜜等滋阴润燥的食物;多吃一些寒凉多汁的蔬菜、水果和流食,如黄瓜、西红柿、冬瓜、百合、白萝卜、胡萝卜、梨、苹果、葡萄、荸荠、甘蔗、柑橘、香蕉、柿子、菠萝、罗汉果、大枣、汤、粥等,不但有利于维生素的补充,还能增加水分的摄入。饮食上要尽可能少吃花椒、辣椒等辛热食物,更不宜吃烧烤食品,以加重秋燥的症状。此外,平时饮食可多增加一些含维生素的碱性食物,如茄子、马铃薯等,能帮助人体克服“秋困”。处暑节气也宜食清热安神之品,如莲子、蜂蜜、黄鱼、干贝、海带、海蜇、芹菜、糯米、芝麻、豆类及奶类。

4.常用药膳

作者 湖南中医药大学 刘露梅

美编 向佳欣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8-23

标签:养生   处暑   节气   中医   秋天   阳气   滋阴   时节   睡眠   食物   饮食   保暖   蜂蜜   老年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