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内容均引用官媒资料,并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章最后已标注文献来源,请知悉
1949年12月,蒋介石专机从成都凤凰山机场起飞,机上老蒋最后一次凝视着他统治了二十二年的土地,几小时后,他将抵达台湾,开始偏安一隅的余生。
中国历史也在1949年翻开了新的一页,人民开始自己当家做主,很多人都在讨论,为何财大气粗的国民党在美国的支持下,还会在内战中败得一塌糊涂。
到了台湾的蒋介石,有了大量空闲时间反思自己的失败,他在日记中记录了自己的思考,他认为自己最恨的人有三个,如果不是他们,自己不会败逃台湾。
有趣的是,这三人中两人是外国人,只有一个中国人,更令人意外的是,那个中国人并非他的老对手毛泽东,而是他曾经的“得力助手”。
蒋介石名单上的第一人是美国五星上将马歇尔,这位美国五星上将在二战结束后被杜鲁门总统派遣来华,参与中国内战的调停工作。
初时,蒋介石对马歇尔的到来感到高兴,他一直依赖美国的支持和援助,以为马歇尔是来帮他出谋划策的。
但他很快失望地发现,马歇尔出的都是调节国共关系的方案,这恰恰是蒋介石不想要的。
马歇尔
抗战结束后,蒋介石对发动内战势在必行,马歇尔的到来显然成了他前进道路上的绊脚石,1946年1月,马歇尔草拟的《临时政府组织法》被蒋介石批评为:“不仅误事,适足以因此亡国也”。
马歇尔甚至提出国共军队无论是海陆空都应该按照2:1的比例进行混编,蒋介石表面假意答应等马歇尔一回国,就单方面违反了国共和平共处的约定。
这一举动彻底激怒了马歇尔,他回到美国后立即向杜鲁门提出,蒋介石正在走向法西斯军政独裁的路线,已经不可救药,美国应停止对蒋的所有援助。
这个建议得到了杜鲁门的支持,1946年,美国不仅对国民党实行了军火禁运政策,还停止向国民政府提供美元,当美国解除军火禁运时,三大战役都已经打完,国共实力已经彻底颠倒。
蒋介石在日记中对马歇尔进行了强烈指责:“我政府之政策,彼则毫不顾及,可痛孰甚”,“中国军事为马氏所害”。
这些话足以看出蒋介石对马歇尔的痛恨,以至于晚年蒋介石在得知马歇尔去世时竟大呼是马歇尔的报应到了。
蒋介石第二个痛恨的人则是苏联的斯大林,这段恩怨情仇远比马歇尔的故事更为复杂。
在国民党和共产党的成长期,苏联实际上更看好国民党,正是有苏联的援助,才成功建立起了黄埔军校。
也因有苏联的支持,蒋介石才能够顺利北伐,而蒋介石也曾对苏联极尽讨好,希望苏联能在抗战胜利后承认他是中国唯一的领袖,并将东北三省交由国民党来接收。
苏联却趁火打劫,要求国民政府承认外蒙古独立,还向蒋介石索要了长春铁路、旅顺海军基地三十年的使用权。
蒋介石为了得到苏联的援助,签订了一系列条约,还把外蒙古给“卖了”,但当蒋介石以为一切已高枕无忧时,斯大林却不能忍受蒋介石倒向美国一边,便迅速停止了对国民党的援助策略,转而支持中国共产党。
蒋介石认为,如果不是苏联在背后支持共产党,自己就不会败得这么惨,他觉得是斯大林背叛了自己,欺骗了自己。
第三个被蒋介石怨恨的人是一个中国人,但却不是共产党人,而是他的“得力助手”桂系军阀首领李宗仁,蒋介石认为,正是因为李宗仁害他下野,才有了后面的失败。
李宗仁在抗战中贡献卓著,他领导的台儿庄大捷极大打击了日军的嚣张气焰,鼓舞了中国军民一致抗日的信心。
然而蒋介石与李宗仁的关系却一直不那么融洽,当年为了扳倒汪精卫,蒋介石作为桂系军阀的首领李宗仁结拜为兄弟。
但李宗仁不甘心居蒋介石之下,当老蒋的打手,多次与蒋介石唱反调,解放战争时期,蒋介石在战场上连战连败,让美国对其失去了信心。
三大战役后,蒋介石的嫡系部队几乎损失殆尽,在内外压力之下,蒋介石不得不被迫下野,让得到美国支持的李宗仁坐上了代总统的位置。
李宗仁这个代总统做得也并不成功,他企图通过“和谈”的方式,拖延解放军的进程,但被共产党识破,1949年4月23日,解放军攻占南京,使国民政府宣告覆灭。
在蒋介石看来,如果不是李宗仁一直在背后给自己捅刀子,自己一定能够统一全国,不至于后来败逃台湾。
除了以上三人外,蒋介石还指出,因为国民党军队“无主义、无纪律、无组织、无训练、无灵魂、无根底”,国民党军人“无信仰、无廉耻、无责任、无知识、无生命、无气节”,这也算是晚年的蒋介石的幡然悔悟。
蒋介石败退台湾的故事,给我们留下了一个深刻的历史警示:一个失去民心的政权,即使拥有再强大的军力和外援,也难免失败的命运。
蒋介石在日记中责怪马歇尔、斯大林和李宗仁三人导致了他的失败。
但纵观蒋介石一生,在孙中山先生去世后,他领导中国国民党近半世纪之久,可见其心机谋略之深,可以说是中国近现代史上的一个关键人物。
他强势的政治手腕与独裁统治的方式,却注定了他不可能统一全中国,为中国人民带来福祉,历史从来不是由个别人物决定的,而是由亿万人民的选择和时代的潮流所塑造。
蒋介石至死都没有完全明白,他失败的根本原因不在于哪三个人与他作对,而在于他和他领导的政权已经与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背道而驰。
台北士林官邸,老年蒋介石时常独自凝视着中国大陆地图,手中的红笔圈画出他曾经控制过的区域。
那些日渐褪色的线条,仿佛在诉说着一个不变的真理:与民心背道而驰的政权,无论暂时多么强大,终将被历史的洪流淹没。
更新时间:2025-10-16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