闷热的夏天
有人稍微一动就汗如雨下
成了行走的“水龙头”
有人却清清爽爽
仿佛自带“人体空调”
人们常打趣地称前者为“汗族”
后者为“旱族”
但从健康角度看
“汗族”和“旱族”到底谁更占优?
今天
山西日报新媒体“不医样工作室”
特邀
山西省中医院老年病科
主任医师刘爱军
为我们揭秘
身体出汗藏着的健康信号
中医认为:汗为心之液,是津液代谢的产物,其生成与排泄与脏腑功能、气血阴阳平衡密切相关。
汗出得多,热散得快
爱出汗的你,是隐藏的“耐热高手”
站着不动就酷酷冒汗
随便走两步开始汗如雨下
吃顿火锅像去蒸了桑拿
……
先别着急嫌弃自己
其实这是身体给你的耐热buff
出汗是天然的“空调”
怕热爱出汗的人
身体会产生适应性变化
他们的汗腺
会更早启动、效率更高
在更低的体温下就开始出汗
并且汗液分布更均匀
(优先在更利于蒸发的区域,如前胸后背)
因此能更有效地防止体温飙升
在高温环境下
往往感觉相对舒适且耐力也更好
可以说
“汗族”在应对高温时
生理调节能力通常更强
更“耐热”
专家告诉我们:
中医认为
汗液是体内阳气蒸腾阴津(津液)出于体表而成。在高温环境下适度出汗,是人体阳气充足、腠理(毛孔)开阖有度的表现,有助于散热排浊(湿浊、热邪)。
“耐热”与体质相关
阳气相对旺盛
卫气(防卫体表之气)
功能正常的人
在热环境下更容易
适时、适量出汗调节体温
体现了较好的适应能力
这种“耐热”体质
中医常描述为“阳气畅达”
其实,很多哺乳动物都会出汗,但意外的是,靠出汗来降温的哺乳动物并不多,只有灵长类和马、牛等食草动物。
出汗多VS出汗少
身体到底有什么区别?
人是恒温动物
当环境温度过高时
身体会自动开启“散热模式”
而出汗就是其中一种
出汗多与出汗少的核心差异
汗腺功能
汗腺数量、活跃度
汗腺对温度信号和神经信号的
敏感性都不同
体表面积大、肌肉量多
体脂率高,基础代谢率高的人
运动或代谢时产热更多
通常需要更多出汗来散热
经常暴露在热环境或运动的人
出汗效率也会提高
专家说,从中医来看
先天出汗多的人,一般为阳盛体质或气虚体质;
先天出汗少的人,一般为阴盛体质或先天精血亏虚。
不热但总大量出汗
可能是身体的警报
出汗是正常生理反应
对于正常人来说
一天的排汗量约为500-1000ml
炎热时可以达到1500-2000ml
但大量异常出汗,可能和一些特殊情况或疾病有关,是身体发出的健康警示信号。
专家讲,从中医角度看
病理性出汗包括:
单纯比较“汗族”和“旱族”哪个更健康没有绝对答案。了解自身体质,关注异常变化,保持良好生活习惯才是维护健康的关键。
雨虽落,暑未消
高温地图还在飘
汗珠冒,体温调
身体的“小空调”真奇妙
多喝水,开空调
身体兄,这个夏天
你辛苦了!
本期专家:
刘爱军,北京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山西省中医院老年病科第四批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经验继承人,王怀义国家级名老中医工作室负责人,胡希恕伤寒经方传承人。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理事,中国医药研究促进会委员,山西省老年医学学会中医药分会第一届委员会常委,山西老年医学会老年认知障碍专业委员会第一届委员会常委,山西省老年医学联盟第一届委员会委员,山西省医师协会老年医学医师分会青年委员会第一届委员会委员。
统筹:薛 琳
文案:杨晓雪
制图:吴思敏
来源: 山西日报
更新时间:2025-07-11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