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鬼变李逵?央视揭开温峥嵘骗局真相,靳东担心的事还是发生了!



2025年11月,温峥嵘演的婆婆角色刚走红,就有人拿她的脸开直播卖货,好几个账号用着她的样子,名字也取得很像,有的直接写温峥嵘本人,她在微博上问了一句,说你是温峥嵘的话那我又是谁呢,语气里透着无奈和心酸,她举报掉一个号,又有新号冒出来,根本拦不住。

这种事情已经不是第一次发生,三年前靳东就遇到过类似情况,那时候不少老年人在短视频平台上看到用人工智能合成的靳东形象,视频里的人说要送房子送钱,还和她们谈起恋爱,结果这些老人信以为真,有的把家里财产都卖掉,和家人闹矛盾,还有人剃了头发离开家,当时媒体报道过这类骗局,说它们专门针对老年人,因为老年人不太容易分辨真假,靳东本人也公开表示,应该制定相关规则来管理这种现象。

平台一直没怎么认真管这事,直到今年11月被央视点名之后,才开始大规模清理,有一家大平台一口气下架了将近七千种使用明星肖像的商品,还封掉一万多个假账号,现在他们只要发现假冒的直播,就马上冻结交易、直接切断直播信号,但这个反应还是有点慢了,因为用技术生成人脸的速度太快,平台光靠人工和关键词去查,根本跟不上节奏,而且那些造假的人换个平台、重新注册个小号,又能继续骗人。

如今被骗的不只是老年人,一些年轻人也在直播间里下单购买所谓“温峥嵘推荐”的面膜,价格非常便宜,结果收到的是三无产品,想维权却很难,因为需要证明那个主播不是本人,可AI做得太逼真,连粉丝都分不清真假,这让消费欺诈变得更加隐蔽,也更难查处。

目前行业内部还没有统一规定,有的平台会在视频角落标注“AI模拟”字样,但用户可能看不懂或者根本没注意到,国外有些地区已经要求人工智能生成内容必须添加数字水印,而国内尚未强制执行,从法律层面来看也比较模糊,治安管理处罚法和电子商务法对这类行为的界定不够清晰,导致追究责任时常常遇到障碍,温峥嵘与靳东的案例正说明,明星的面孔如今已成为可以批量复制的商品,任何人都可以使用,也可以出售,却缺乏有效监管。

我始终认为技术本身没有错,问题出在使用技术的人身上,当一张脸可以随意复制、买卖,被用来赚钱或者欺骗别人,人们在看视频和直播时就不知道该相信谁了,这已经不是某个人的问题,而是整个社会的信任基础正在动摇,屏幕里那张脸可能根本不是本人,花的钱也可能落进骗子手里,如果再不严格管理这种情况,以后谁还敢相信屏幕上看到的人呢?

温峥嵘喊出那句“我是谁”,我们每个人也该问问自己。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1-11

标签:娱乐   李逵   峥嵘   骗局   真相   央视   担心   靳东   老年人   平台   视频   真假   技术   账号   明星   商品   治安管理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