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战的妻子方瑀有多美?1968年全家福揭示真容,肤白貌美体态丰腴

文/历史勘探社

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

1968年,在机场留下了这样一张珍贵的全家合影,照片里连战携妻子方瑀、父亲连震东和母亲赵兰坤一同出镜。

连战和父亲都身着笔挺西装,还戴着眼镜,浑身散发着文雅气质,彼时的连战身形清瘦,显得文质彬彬。

妻子方瑀则穿着优雅的旗袍,手提精致小包,尽显端庄魅力,母亲赵兰坤一头银发格外醒目,整个人优雅又矍铄,这一家子站在一起,颜值着实出众。

连家的声望,首先是由连战的祖父连横奠定的,连横号雅堂,是近代著名的史学家,他耗费多年心血撰写的《台湾通史》,堪称研究台湾历史的经典之作。

这部书系统梳理了台湾从远古到清末的历史脉络,填补了当时台湾史研究的空白,连横也因此享誉天下,成为台湾文化界的标志性人物。

如今翻看连横在民国元年赴大陆前与全家的合影,还能清晰看到当年的家族样貌。

照片里,右起依次是次女连春台、连横本人、夫人沈璈、三女连秋汉、长女连夏甸,最旁边的小男孩,就是连战的父亲连震东。

连震东接过了家族的接力棒,将重心转向政坛,他在台湾政坛驰骋40余年,从早期的基层工作到后来的重要职位。

一步一个脚印,凭借稳健的作风和过人的能力,在台湾政商界积累了深厚的人脉与声望,也为儿子连战后来的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要讲连战的故事,得从他的出生和名字说起,1936 年,连战出生在陕西西安,而就在他出生前两个月,祖父连横不幸病逝。

当时连横身患肝病,深知中日之间必有一战,临终前特意给连震东夫妇留下遗言。

若生男则名连战,寓有自强不息、克敌致胜之意义,有复兴故国、重整家园、光明希望之象征。

连战这个名字,就带着祖父对国家的期许和对后代的嘱托而来,不过连战的母亲赵兰坤觉得战字太过刚硬,又给儿子取了个字叫永平,既有平安顺遂的心愿,也中和了战字的锋芒。

连战的童年是在西安度过的,那时候正值战乱年代,他跟着父母在动荡中生活,后来又随家人辗转到了重庆。

直到 1946年,10岁的连战才跟着母亲回到台湾,这才算真正回到了家族的根所在的地方。

回到台湾后,连战按部就班上小学、中学,成绩一直很优异,1957年,他从大学毕业,随后进入政工干校(也就是现在的政战学校)服预备军官役,完成了当时台湾男性必经的成长课。

服完兵役后,连战没有急着进入社会,而是选择继续深造,他远赴美国,进入著名的芝加哥大学攻读政治学。

在异国他乡,连战读书格外刻苦,一头扎进学术研究里,这一读就是六年。

1965年9月3日,他顺利拿到了政治学博士学位,圆了自己的求学梦,而更让他高兴的是,拿到博士学位的第三天,他就在美国密西根湖边的龙德基督教堂,和未婚妻方瑀举行了隆重的婚礼。

学业、爱情双丰收,这成了连战人生中最难忘的一段时光。

连战和方瑀的缘分,可不是一见钟情,而是实打实的青梅竹马,两人从小就认识,一起长大,彼此知根知底,感情在不知不觉中慢慢升温。

1964年2月,他们正式订立婚约,画面中是他们的订婚照,方瑀光彩照人,笑容也充满着幸福。

订婚仪式办得相当隆重,地点选在台北的圆山饭店,证婚人更是当时的 “行政院” 院长严家淦,这样的规格,也足以看出两家对这门婚事的重视。

方瑀能成为连家的儿媳,可不是只靠青梅竹马的情谊,她本身就是个才貌双全的女子,出身于书香世家,从小就接受了良好的教育。

方瑀的父亲方声恒是个文化人,从她三四岁起,就经常把她抱在膝盖上教她背唐诗,那些诗句,成了方瑀最早的文学启蒙。

上初中的时候,每个寒暑假,父母还会请一位七十多岁的吴姓老先生教她读《古文观止》。

别的小朋友都在外面玩水、踢毽子,方瑀却要关在家里啃古籍,那时候她心里还挺委屈,甚至有点生气。

不过现在回想起来,方瑀认为那是对的,要是没有当年那些古文打底,后来也不会有写作的兴趣。

除了父亲,方瑀的外公也对她的国学功底帮助很大,外公喜欢诗词,常常拉着方瑀的手,把唐诗宋词一句一句吟唱给她听。

方瑀第一次尝试写作是在初中,她把稿子投给了当时很有名的《学友》杂志,虽然没什么下文,却点燃了她对写作的热情。

真正让她正式出道的,是25岁那年的欧洲之行,当时连战带她在欧洲游历了一个多月,每到一个地方,方瑀都认真记录见闻、收集资料。

回来后花了一年时间整理成游记,出版了自己的第一本书《欧游杂记》,后来她又陆续写了四本书,成了台湾小有名气的作家夫人。

这张照片就是连战和方瑀在欧洲时的留影,那时候两个人很年轻,充满着青春的朝气,方瑀也很漂亮,温婉大气,而且端庄优雅,连战也一表人才,谦谦君子。

方瑀的优秀不止在文学上,读书时她就是个学霸,她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台湾大学植物病虫害系,拿到学士学位后,又远赴美国康乃狄克大学攻读植物学,最终获得生化硕士学位。

更有意思的是,大学一年级时,方瑀还参加了台湾第三届中国小姐选美竞赛,凭借出众的容貌和优雅的气质,一举夺魁。

这就是当时的照片,画面中端坐着的就是方瑀,她穿着亮眼,光彩夺目,而且生的很好看,笑起来更有魅力。

既有学霸的实力,又有选美冠军的颜值,这样的方瑀,难怪能和连战相伴一生。

不过别看方瑀总是优雅得体,她其实是个很接地气的人,熟悉她的人都知道,方瑀无论走到哪里,发型都吹得一丝不苟,脸上的妆容也精致服帖。

但这份美丽并没有花多少钱,她的妆发都是在住家附近的小美容院打理的,洗头发220元新台币起,剪头发也只要600元,比很多普通上班族的消费还实在。

有时候她还会带着儿媳妇一起去,因为光顾了很多年,美容院的设计师都跟她很熟,还会特意帮她画个适合的眉毛,美容院的员工提起这对美女婆媳,总是赞不绝口。

连战和方瑀结婚后,先是住在威斯康辛大学,连战在那里担任教职,后来又转到康涅狄克大学任教。

那段在美国的日子,没有政坛的纷扰,两人过着简单而温馨的生活,也陆续迎来了四个孩子, 长女连惠心、长子连胜文、次子连胜武、次女连咏心。

四个孩子的到来,让这个小家庭充满了欢声笑语,也让连战和方瑀的感情更加深厚。

在很多人眼里,连战是个典型的政治人物,不苟言笑,甚至有点刻板,这其实是他在工作中的保护色。

但在女儿连惠心眼里,父亲完全是另一个样子,连战特别幽默风趣,很好玩、也好相处,一点都不严肃。

在家里,连战从来不是严父,而是个十足的慈父,对孩子们的要求不高,更多的是包容和引导。

不过连惠心也说,父亲连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很重,有自己的理想和原则。

和连战的慈父形象不同,方瑀在家里更像是严母,对孩子们的要求更细致一些。

在连家,两人是典型的男主外,女主内,连战在外打拼事业,家里的大小事都由方瑀打理,就连连战每天穿什么衣服、搭配什么领带,都是方瑀亲自安排的。

方瑀身上有着很多中国传统女性的美德,不仅把家里照顾得井井有条,对公婆也孝顺有加,是亲戚朋友眼里的好媳妇、好太太、好妈妈。

连家还有个特别有意思的特色,就是南北和的食物口味,连战的父亲连震东是台湾本地人,母亲赵兰坤是东北人。

方瑀则是江西籍,再加上老大、老三两个孩子在美国出生,习惯了西式饮食,这就让连家的餐桌成了美食大杂烩。

而且连战和方瑀的家中没有什么饮食歧视,什么都吃,什么话都能聊,对于连战和方瑀来说,这才是家的感觉。

说起家庭生活,方瑀最看重的是沟通时间,每天晚上,只要孩子们不在外地读书,一家人都会聚在一起,像好朋友一样聊天,说说当天发生的事,有什么烦恼也会讲出来。

在教育孩子方面,连家有个坚持了几代的原则,感化式教育,从不疾言厉色地批评,而是用温言相劝的方式引导。

对男孩,方瑀会在言语、行为态度上要求严格一点,希望他们能更稳重;对女孩,就更注意心理辅导,怕她们有压力。

反正不管怎么教,都不会跟孩子发脾气,一家人嘛,好好说话比什么都重要。

参考信源:

中国台湾网——女儿眼里的连战连方瑀:父亲像书生母亲教子有方(图)2006年05月23日


新华网——连战夫人曾获“中国小姐”冠军(图)2005-04-25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1-25

标签:历史   连战   真容   丰腴   体态   全家福   妻子   连横   台湾   父亲   母亲   优雅   政坛   祖父   次女   美容院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