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强东闷声搞事情!无人配送站要来了,快递员们慌不慌?



怎么回事?刘强东11月7号又现身乌镇,直接抛了个大招:京东宣布2026年建全球首个彻底无人配送站。没错,一个活人都没有,楼顶飞无人机,地上跑小车,里面全靠机械臂装货。未来的物流,看起来就像科幻大片。



但“没人的事儿”,听着挺兴奋,也让人心里发毛。快递员们的饭碗呢?刘强东说不用担心,说得贼轻松。但你咋看?


咱捋一捋背景,无人配送根源可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早在2007年,刘强东就开始琢磨这条路。当时中国的物流情况,真说不上好:一个包裹得折腾7次才能到买家手里,破损丢失成常态。更离谱的是,那会儿物流对GDP的成本占比高达19%,欧美6%-8%都嫌贵。



于是京东玩命烧钱自己盖仓库、养快递员、买车,愣是把这么重的摊子扛了起来。笑话一堆,但回头看看,这场赌注是真的赢了。现在京东全国有3600多个仓库,雇了66万员工,不少分拣中心机器人已经干了90%的活,无人车、无人配送小车测了几十万公里,一切都为了今天这个绝杀——那个彻底无人配送站。


无人配送站啥样?基本就是个自动驾驶、自动生产的小型城市物流枢纽。无人机有专属停机坪,小车地面造作,机械臂搬运货物,现在还设计出社区机器人的流程,甚至能直接送货进门。技术虽然复杂,但其实靠的是十年如一日的笨功夫。


刘强东还乐观估计,用这种效率玩几年,中国物流成本能压到GDP的10%。用他的算法推算,企业能多几万亿净利润,员工工资也会涨,经济发展也会顺起来。但问题来了,快递员咋办?刘强东笑说,以后可能只需要上一小时班。这话听着真像段子。



咱也别光听领导画饼,多问问实际问题吧。首先,无人配送成熟后对劳动密集型岗位影响肯定不小。那么多快递员转岗容易吗?他们学习新设备不仅需要时间,更需要资源;上了岁数或学历低的怎么办?还有,近些年打工人的经济压力并没减少,无人配送别光顾着城里那些高科技小区,老旧社区和农村才是最大市场。


有人说,别杞人忧天,技术革命总能催生新岗位。这话有道理,比如算法工程师、大数据调度员、无人机维修工人,都算未开发领域。但创造新机会的同时,淘汰旧岗位这事儿又免不了,总有一些人不幸踩雷。


关键看效果,真正能落到普通人身上的“甜头”在哪里?省下来的几万亿利润,会砸给一线人员还是涌向股东口袋?技术变革如果只是助长资本肥壮,那带来的到底是进步还是焦虑?


刘强东说机器人能解放人类,但咱希望的不只是在沙发上遥控,一个机器人接替你的半辈子辛劳,还能换来更自由的人生。这才是真正值得期待的未来逻辑!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1-11

标签:科技   快递   事情   刘强   无人机   小车   物流   机器人   岗位   中国   算法   仓库   这话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