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主余凤 贺云龙
近日,在临沂市兰山区的街头,一家名为“喜家浓跷脚牛肉面”的小店,因其充满爱心的“免费吃饭”招牌,掀起了一阵温暖的浪潮,赢得了众多市民的称赞。
8月12日,记者怀着满心的好奇与感动来到了这家小店。
一面暖心告示
藏着最细腻的善意
还没走进店门,就能看见贴在玻璃上的红色告示,在往来行人的目光中格外醒目。这里紧邻火车站,每天都有拖着行李箱的旅人匆匆经过,这张告示便成了许多人眼中意外的温暖。“如果您在临沂没有收入,遇到困难了,可以来火车站喜家浓跷脚牛肉面,告诉工作人员,我们会给您解决温饱,吃完直接走就行,不用客气!”没有华丽的辞藻,字里行间却透着最实在的担当。
推门进店,点餐台后的另一张告示更显贴心:“如果您在临沂遇到困难,如不嫌弃,可来小店吃碗面,小声告诉前台来份爱心套餐即可,吃完不必付款直接走就行……”短短几句话,像一双温柔的手,悄悄护住了受助者的尊严。
正值饭点,不大的店里坐满了食客,升腾的热气模糊了玻璃窗,老板许国峰和店员们穿梭在桌椅间,端面、收碗、招呼客人,忙得脚不沾地,空气中弥漫着牛肉面的浓香与市井的烟火气。
“俺是兰陵人,来临沂打拼快二十年了。”忙完这一阵后,许国峰打开了话匣子。2005年,他揣着不多的积蓄来到临沂,从物流行业的小工做起,起早贪黑地搬货、送货,尝遍了打拼的艰辛。2017年,他在做物流的同时尝试涉足餐饮,2022年“喜家浓跷脚牛肉面”正式开业。开业第一天许国峰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在店内贴上那张告示。
说起贴出“免费吃饭”告示的初衷,许国峰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俺自己就是从零开始闯过来的,创业那些年,遇到过不少坎儿,全靠好心人帮衬才熬过来。人这一辈子,谁还没个难处?我觉得很多时候大家都会遇到困难,但不一定方便说,我们可以在保护大家面子的前提下,把这个事办好,用最体面的方式帮人解燃眉之急。这也不是啥噱头,就是想让真有困难的人,能踏踏实实地吃碗热乎面。”
百份爱心餐
温暖百种人生
开店三年来,许国峰已经送出了100多份爱心餐。刚开始贴告示时,店员们还担心:“万一有人天天来蹭饭,生意咋办?”可事实证明,这样的担心是多余的。
“最多一天来一个,有时候大半个月才来一位。”许国峰笑了,“来吃饭的人都挺不好意思,有的吃完非要留下点啥,有的后来成了常客。”
今年年初的一件事,让他记忆犹新。那天寒风刺骨,两位挑着破旧行囊的老人在店门口徘徊许久。许国峰看出了他们的窘迫,赶紧迎出去:“大爷大娘,进来暖和暖和,我请您二老吃面!”老人连连摆手推辞,说啥不肯进店。“我瞅着他们就像俺老家的爷爷奶奶,心里酸酸的。”他硬把老人拉进店里,端上两碗热气腾腾的牛肉面,还加了两碟小菜。老人吃得鼻尖冒汗,临走时握着他的手反复道谢,那声“好人有好报”,让许国峰心里暖了好几天。
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帮求职碰壁的年轻人重新振作,为突遇变故的家庭添份力量。那些被温暖过的人,有的成了回头客,有的默默把善意传给了更多人——就像告示里没说出口的期待,爱在这里悄悄形成了循环。
除了有困难的人群,武警官兵和消防战士来店里,也能吃上一份免费的爱心餐。“他们为了咱老百姓的安全,拼着命干活,吃碗面算啥?”许国峰语气坚定,“俺没多大本事,就想通过这点小事,表表心意。”
在许国峰的店里,还有一面特别的“爱心公益墙”,泛黄的照片里藏着他十几年的公益足迹:去敬老院给老人剪指甲、包饺子,陪孤寡老人过除夕;到山区学校给留守儿童送文具,听孩子们讲心里的小秘密……“都是些力所能及的小事,不值得一提。”他总这么说。
傍晚,面馆再次忙碌起来。炉灶上的汤锅依然咕嘟咕嘟冒着热气,像一颗跳动的心脏,温暖着这座城市的角落。
“其实我真没做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面对镜头,许国峰略显腼腆地说道,“一碗面,值不了多少钱,但在别人最需要帮助的时候,能给他们送去一点温暖,带来一丝希望,我觉得这就足够了。现在,我们每卖出一碗面,都会拿出一部分利润投入到公益事业中去。未来,我也会坚定不移地将这份爱心传递下去,让更多的人感受到生活的美好与善意。”
这家小小的面馆,用一碗碗热气腾腾的面,让人们真切地感受到,在生活的琐碎与艰难背后,始终有一份爱,具体而又温暖地存在着,默默守护着每一个人。
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壹点”,全省8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更新时间:2025-08-14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