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
清晨匆匆上班路上,先将孩子安顿在公司旁的托育园;午间小憩时,能隔着玻璃望见孩子乖乖吃饭的身影;即便加班至深夜,也能安心将孩子临时托付……近日,上海首家由政府主导、嵌入科创园区的托育园开园,支持“早晨送、午间探、下班接”的零距离模式,为0~3岁婴幼儿家庭提供灵活、普惠的托育服务。这一举措让不少职场妈妈“带娃上班”的理想照进了现实。
古人强调“家齐而后国治”,幼有所育,更是民之所盼。“带娃上班”消融了工作与家庭之间那堵无形的墙,以制度创新回应着民生关切:职场妈妈们从“左右为难”到“两全其美”,很好地保障了女性职业发展;用人单位留住了人才的归属与牵挂,实现企业效益的共赢;社会提供完善的托育服务,是对生育意愿的有力支持,更是现代化治理的温度体现。
除了上海,我国多地都正积极探索育儿支持政策,例如广东在全国率先推出“妈妈岗”就业模式,为育儿女性提供弹性工作时间和岗位,也缓解了企业招工难、留工难的问题;江苏推进“家庭友好型工作场所”建设,部分企业利用闲置办公用房、活动室等内部空间,就近设立小型化、便利化的托育点,帮员工实现实现上班带娃两不误。
生育友好型社会建设也正成为全球共识。比如,明年起,韩国将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实施“小学生家长10点上班制”,该制度面向300人以下中小企业的家长职工,允许其在不减薪的情况下,每天减少一小时工作时间照顾子女。政府会通过补助的方式弥补企业因工时缩短造成的损失,既方便职工兼顾家庭与工作,又减轻企业人力运营负担。
“带娃上班”要从愿景走向日常,还希望能够使其成为嵌入城市肌理、写入企业制度的切实承诺。鼓励大型企业自建高标准托育空间,探索园区共建、楼宇联建的创新模式,让托育服务从可选项变为标配项。
在这场先行变革中续写更多温暖的故事,愿“带娃上班”不再是一种无奈的选择,而是一种值得骄傲的生活方式。让育儿与工作兼顾不再是家庭独闯的难关,而成为一幅多方支撑、温暖从容的生活图景。唯有如此,人口高质量发展才能迈出重要一步。
本文来自【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更新时间:2025-09-15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