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则天后宫男宠众多,为什么不怀孕,原因很简单

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文| 方丈

编辑| 幸运

初审| 天坛

《——【·前言·】——》

武则天在中国历史上绝对是个传奇女人,她不仅是唯一的女皇帝,还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独一无二的"男性后宫"制度。

很多人都好奇,武则天身边那么多年轻貌美的男宠,她就不担心怀孕吗?毕竟在那个年代,避孕手段极其有限,一个不小心就可能出大问题。

这背后到底隐藏着什么秘密?

年过花甲才开始"享受人生"

说起武则天的男宠生活,很多人可能以为她年轻时就开始了这种生活方式。

事实完全不是这样。

武则天真正开始宠幸男宠,已经是59岁的"老太太"了。

公元683年,唐高宗李治去世,武则天这才真正掌握了绝对权力。

此时的她已经59岁,早就过了女性的生育年龄。

两年后,公元685年,第一个有名的男宠薛怀义进入武则天的生活,这时武则天已经61岁。

想想看,一个61岁的女人,还会怀孕吗?就算在现代医学发达的今天,这个年龄怀孕都是天方夜谭,更别说在一千多年前的唐朝了。

武则天不怕怀孕的最根本原因就是生理年龄,她的身体早就不具备生育能力了。

生娃黄金期全用来争宠位

武则天的生育黄金期都用在了和唐高宗的感情生活上。

从651年27岁生下长子李弘开始,到666年42岁生下太平公主为止,15年时间里她一共生了6个孩子。

这段时间武则天忙得不可开交,一边要照顾孩子,一边要在后宫争宠斗法。

当时的后宫可不是什么好混的地方,王皇后、萧淑妃这些人都不是省油的灯。

武则天必须全身心投入到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哪有心思搞什么男宠。

等到武则天终于在后宫站稳脚跟,成为皇后,又要忙着参与朝政,帮助高宗处理国事。

那个时候的武则天,脑子里想的都是如何扩大自己的政治影响力,根本没有时间和精力去考虑其他事情。

从政治工具到心理依赖

武则天的男宠制度其实有很强的政治目的。

她建立了一个叫"控鹤监"的机构,后来改名为"奉宸府",专门管理这些男宠。

这个机构规模不小,总共43个人,从三品到从七品的官职都有。

这些男宠表面上是武则天的情人,实际上更像是她的政治工具。

比如张易之、张昌宗兄弟,他们不仅要陪武则天解闷,还要帮她制衡太子李显的势力。

武则天很清楚,自己年纪大了,必须找一些完全依赖自己的人来平衡朝中的各种势力。

薛怀义这个人就是个典型例子。

他原本是个卖膏药的,长得人高马大,被武则天看中后摇身一变成了白马寺的主持。

武则天让他主持修建明堂,这可是国家级的大工程。

薛怀义也确实有点本事,把明堂建得气势恢宏。

张氏兄弟更是深得武则天的信任。

张易之文采不错,张昌宗长得俊美,两人一文一武,把武则天伺候得舒舒服服。

武则天还让他们编纂《三教珠英》,这可是一部1200卷的大型文献,足见武则天对他们的重视。

权力游戏里的情感寄托

武则天晚年对男宠的依赖越来越严重,这不仅仅是生理需求,更多的是心理需求。

想想看,一个80多岁的老太太,身边的儿子们都对她敬而远之,朝中大臣也都是阳奉阴违,只有这些年轻的男宠会真心实意地陪伴她。

这种情感寄托对武则天来说特别重要。

她一生都在为权力奋斗,从来没有体验过真正的爱情。

年轻时和唐太宗的关系更像是政治联姻,和唐高宗虽然有感情基础,但也掺杂了太多的政治考量。

只有到了晚年,她才能稍微放松一下,享受一种相对纯粹的感情。

当然,武则天心里很清楚这些男宠图的是什么。

张易之、张昌宗兄弟能够飞黄腾达,完全是因为武则天的宠爱。

一旦武则天倒台,他们也会跟着完蛋。

这种关系虽然现实,但至少在表面上,这些男宠对武则天是百依百顺的。

制度化管理避免后院起火

武则天把男宠制度搞得相当规范化,这也从侧面说明她对这件事是认真的。

控鹤监和奉宸府不是什么临时机构,而是有完整编制和等级制度的正式部门。

这个机构的管理相当细致,左右控鹤各有20人,还有专门的管理人员。

这些人不仅要陪武则天消遣,还要承担一些具体的工作任务。

有些负责文学创作,有些负责收集情报,有些负责联络各方势力。

武则天这样安排是有道理的。

她知道自己年纪大了,如果男宠们闲着没事干,很容易生出事端。

把他们都安排上具体工作,一来可以让他们有事可做,二来也能更好地为自己服务。

这种制度化管理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可以避免某个男宠权力过大。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职责范围,谁也不能一手遮天。

武则天作为最高统治者,可以轻松掌控整个局面。

生物规律面前人人平等

武则天晚年的身体状况越来越差,这是任何权力都无法改变的自然规律。

公元704年,80岁的武则天开始频繁生病,身体机能明显下降。

这个时候的武则天已经无法像以前那样精力充沛地处理朝政了。

她越来越依赖张易之、张昌宗兄弟,甚至把一些重要的政务都交给他们处理。

这种做法引起了朝中大臣的强烈不满。

张柬之等重臣开始密谋政变。

他们觉得武则天年纪太大了,已经不适合继续统治国家。

而张氏兄弟的权力越来越大,严重威胁了国家的稳定。

公元705年1月22日,张柬之发动政变,张易之、张昌宗兄弟被杀。

武则天被迫退位,恢复了大唐的国号。

同年12月16日,武则天病逝,享年82岁。

历史的真相往往很简单

武则天的男宠制度在中国历史上确实独一无二,但背后的原因其实很简单。

她不怕怀孕,就是因为年龄问题。

当她真正有条件和机会建立男宠制度时,她的身体早就不具备生育能力了。

这个事实告诉我们,历史上很多看起来神秘复杂的现象,背后的原因往往很简单。

我们不需要把武则天想象得有多么神通广大,她也是一个普通的女人,也要遵循生物规律。

武则天的男宠制度更多的是她在特定历史条件下的政治选择。

作为一个女性统治者,她需要这样的制度来维护自己的权力,满足自己的情感需求。

这种选择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是可以理解的,但也注定了不会长久。

结语

武则天的故事告诉我们一个简单的道理:再大的权力也改变不了生物规律。

她之所以不怕怀孕,就是因为开始宠幸男宠时已经59岁了,早就过了生育年龄。

这个看似复杂的历史谜团,答案其实很简单。

权力可以改变很多东西,但改变不了人的生老病死。

武则天最终还是败给了时间,她建立的男宠制度也随着她的衰老而崩塌。

信息来源:

《资治通鉴》唐纪部分

《新唐书·武后传》

《旧唐书·则天皇后本纪》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中国古代史》

北京大学历史系《唐代政治史研究》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武则天评传》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9-22

标签:历史   后宫   原因   权力   制度   政治   兄弟   年龄   公元   生下   晚年   机构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