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阳江的李女士最近发现,小区门口的便利店驱蚊贴卖断货了。原本 2 元一片的驱蚊贴,现在涨到 5 元还限购。这一切,都因为今年夏天突然爆发的 “基孔热” 疫情。这种通过蚊子传播的传染病,让全国驱蚊产品销量激增,一个年产值超百亿的市场正在疯狂扩张。
一、“基孔热” 点燃百亿市场:一片驱蚊贴引发的抢购潮
(一)疫情催生的 “防蚊经济”
在广州天河区的一家超市,电蚊香液货架前挤满了顾客。“以前买蚊香液的人不多,最近一周每天能卖出 200 多盒。” 售货员王大姐说,她指着货架上的超威电热蚊香液,“这款卖得最快,每天都要补货。”
京东买药数据显示,今年 7 月全国驱蚊贴、驱蚊液订单量环比增长 60%,8 月 7-14 日环比再涨 80%。叮当快药的数据更夸张:7 月销量同比增 113%,8 月初销量同比暴涨 138%。在广东佛山,基孔热疫情最严重的地区,榄菊集团的电蚊拍和儿童驱蚊产品销售额同比增长 116%,电蚊液、驱蚊喷雾增长 130%。
(二)线上渠道成增长主力
深圳白领小陈是个 “驱蚊达人”,她习惯在天猫购买润本蚊香液。“每年夏天囤 3 盒,今年发现根本抢不到。” 润本股份的数据显示,其线上渠道市场占有率达 19.9%,连续三年天猫销量第一。
线上渠道的爆发式增长,让传统品牌措手不及。2022 年线上驱蚊市场规模 18.27 亿元,五年复合增长率 22.28%,预计到 2027 年线上增速仍将达 15.38%。在抖音直播间,六神驱蚊蛋系列产品一上架就被秒空,主播边补货边喊:“家人们,这是最后 500 单了!”
二、产品升级:从 “驱蚊老三样” 到 “黑科技战场”
(一)电热蚊香液成市场霸主
在上海家化的实验室,工程师们正在调试新一代驱蚊蛋。“我们升级了 20% 羟哌酯成分,同时加入了三款调香。” 六神相关负责人说,“年轻人不喜欢传统蚊香的刺鼻味,我们要让驱蚊变成一种香氛体验。”
这种升级效果显著:电热蚊香液以 23.5% 的市场占比位居第一,花露水和传统蚊香分别占 21.4% 和 12.4%。在深圳华强北,某电子厂商推出带 AI 智能温控的电热蚊香器,售价 199 元,仍供不应求。
(二)母婴与户外成新战场
杭州宝妈林女士给 4 岁女儿用的是红色小象驱蚊液。“这款不含避蚊胺,喷在衣服上能防蚊 4 小时。” 母婴市场的爆发,让原本做护肤品的红色小象、袋鼠妈妈纷纷入局,推出孕妇专用电蚊香液。
户外场景同样火热。在淘宝搜索 “露营驱蚊”,弹出的驱蚊喷雾、手环、帐篷驱蚊帘等产品超 20 万件。润本推出的 9% 避蚊胺驱蚊液,专为登山爱好者设计,喷一次可维持 6 小时防护。
三、行业混战:2 万家企业抢蛋糕,价格战打到 “赔本赚吆喝”
(一)巨头与新锐的生死时速
在广州榄菊集团的蚊虫观察室,研究员正在解剖蚊子。“我们收购了全国各地的蚊虫样本,发现部分地区的伊蚊对传统杀虫剂产生了抗药性。” 技术负责人说,这促使榄菊投入研发新型生物制剂。
另一边,润本股份 2024 年研发投入 3507 万元,同比增长 36.49%。其推出的 “驱蚊 + 止痒” 二合一喷雾,在小红书上获得 10 万 + 点赞。而朝云集团凭借 “超威” 品牌,连续十年线下市场份额第一,2024 年电热蚊香液线下市占率超 30%。
(二)价格战打到 “内卷” 失控
在拼多多平台,某品牌蚊香液 3 瓶装售价 9.9 元,还包邮。“成本都要 8 块,卖一瓶亏 1 块。” 某代工企业负责人苦笑,“但不降价就没销量。” 这种恶性竞争导致行业毛利率从 40% 降至 32%,部分企业被迫停产。
中国日用杂品工业协会不得不发出倡议,呼吁企业停止 “内卷”,转向技术创新。“比如榄菊的 Bti 生物灭蚊制剂,24 小时灭蚊率 90%,还环保无毒。” 协会负责人说,“这才是行业未来的方向。”
四、出口狂潮:中国蚊香 “香飘” 非洲
在福建漳州的蚊香生产车间,工人们正在给出口产品贴英文标签。“这批货要发往加纳,那边基孔热疫情严重,订单量比去年增了 50%。” 厂长说。2025 年上半年,中国蚊香出口量 5.6 万吨,同比增长 17.3%,出口额 6115.8 万美元。
在非洲市场,中国蚊香凭借性价比碾压日本 Vape、美国雷达等品牌。“我们的蚊香在塞内加尔超市售价 1 美元,而 Vape 要 3 美元。” 某外贸公司经理说,“当地人用过后都说,中国蚊香‘very good’!”
总结
疫情催生的百亿市场:基孔热疫情让驱蚊产品需求激增,线上渠道成增长主力,2024 年市场规模达 120 亿元,预计 2027 年突破 100 亿。
产品升级趋势:电热蚊香液成市场霸主,母婴、户外细分市场爆发,技术创新(如生物制剂、智能温控)成破局关键。
行业竞争困局:2 万家企业混战,价格战导致利润下滑,行业呼吁停止 “内卷”,转向技术差异化。
出口新蓝海:中国蚊香凭借性价比横扫非洲市场,上半年出口量同比增 17.3%,成外贸新增长点。
在深圳湾科技园,诺瓦聚变的科学家们还在调试核聚变装置,而几公里外的驱蚊企业总部,高管们正盯着暴涨的订单数据。这两个看似无关的领域,都在改写人类未来 —— 一个用 “人造太阳” 解决能源危机,一个用小小蚊香守护公共卫生。或许,这就是科技与生活最动人的交集。
互动时刻:你今年夏天用了哪些驱蚊产品?效果如何?评论区聊聊。
免责声明
以上观点来自相关机构,不代表本人的观点,不对观点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做任何保证。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基金管理人承诺依照恪尽职守、诚实信用、谨慎勤勉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文章内容不作为任何法律文件,不构成任何法律承诺,也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请认真阅读基金的招募说明书等文件,了解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并根据自身的投资目的、投资期限、投资经验、资产状况等,判断基金是否和投资人的风险承受能力相适应,根据自身风险承受能力购买基金。
更新时间:2025-08-25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