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可能影响寿命!医生再三提醒:65岁以后,牢记运动“6不要”

清晨六点半,公园长椅上,老江戴着帽子,喝完最后一口温水,把手里头的登山杖立在身旁。他身边的朋友已经挥汗如雨地慢跑起来,有跳广场舞的,也有拎着壶水健步走的。几个熟面孔攀比着昨天谁走得多,谁走得快。看着热闹场面,老江也有点心动,想着“人都说多活动能长寿,退休后不运动不行”,可他的女儿一再叮嘱:“爸,别什么运动都敢试,现在身体没年轻时那么硬朗了!”

家里年轻人都劝老人多动动没错,但其实不少老人一运动非但没感觉更好,反而腿脚疼了、心口不好受,甚至还容易摔跤。医生门诊见得多了,再怎么提倡“适量运动”,65岁以后的老人,做错方式,健康状况反倒更危险。不信?你身边有没有听说过“本来好好的一锻炼,结果腰闪了、膝盖坏了、突然没力气了”这种事?其实,这背后藏着很多人没注意的危险细节。今天就和大家聊聊,过了65岁,运动时到底哪“六大禁忌”不能犯,你是不是已经中招了?

医生再三提醒:65岁以后,运动“6不要”一定得牢记,否则可能好心办坏事

当人过了65岁,体力、新陈代谢都和年轻时差别不小。有研究指出,65岁后运动带来的收获巨大,但运动失误隐患确实不少。很多老年病、骨关节疼痛甚至猝倒,往往与运动方式选择不当有直接关系。权威医学期刊数据显示,65岁以上人群中,因剧烈运动导致的不适和伤害比例高出年轻人22.4%。但只要避开这6大误区,运动还是益处远大于风险,可以帮你多享3-5年健康寿命

接下来就详细告诉你,过了65岁,哪些运动习惯千万不要“误踩雷区”

一、不要空腹运动,低血糖、晕倒风险高得很

有些老人喜欢凌晨还没吃东西就出去快走,觉得这样燃脂,结果不少人在运动中间头脑发晕,甚至摔倒。医生门诊收治的“运动低血糖”患者里,60%以上是长期空腹运动的老年人。早晨血糖本来就最低,运动时能量消耗加快,很容易引发心慌、手抖、虚脱。建议:早餐后半小时运动更稳妥,主食+蛋白类为主,哪怕一杯热牛奶、一片全麦面包,暂缓饥饿也好。

二、不要过度剧烈运动,心脏、关节负荷大,适得其反

不少人被“慢跑有益长寿”的说法带节奏,65岁后还执意天天快跑、打持久羽毛球。其实,年纪越大,心肺功能和关节磨损都持续增加。资料显示,65岁以上老年人高强度跑步或球类活动,诱发心脏不适和膝关节损伤的占比达19.3%。运动时,心跳突然飙高,关节承重增强,非常容易受伤。建议优选快走、“慢到能说话但不能唱歌”的节奏。时间控制在30~45分钟即可。

三、不要单一只做一种运动,“偏科”锻炼反而影响全身机能

有的老人一运动就是无尽太极,或是只跳舞、只走步。长期只锻炼一种肌肉群,其它部位反倒变得更脆弱。中老年运动指南建议,每周应变换不同运动项目,既有有氧,比如快走、慢骑车、广场舞,也要做些弹力带拉伸、轻量力量训练、平衡练习,这样身体灵活度与肌肉力量才兼得。

四、不要不热身、不拉伸,肌肉易拉伤、猝然跌倒更常见

天凉起床忙着抢占“好位置”,立马大动作甩开膀子?65岁以后,肌肉和韧带弹性、温度都大幅下降,突然发力特别容易拉伤。门诊常遇见晨练时“小腿一挺、突然扭伤”的老人。数据佐证,只要运动前热身大约5分钟,运动损伤风险能降27.4%。结束不要马上坐下,轻拍、轻拉伸2~3分钟,能缓解僵硬和抽筋。

五、不要追求“步数与量”而忽视“感受”,累了硬撑会摔倒

“今天走一万,明天一万二,数字越大越好?”真不是。很多老人沉迷手环步数、朋友圈排名,身体觉得累、膝盖已经酸疼还拼命坚持,结果摔倒的,膝盖发炎的比比皆是。专家建议,运动后自我感觉“舒服微汗、不气喘、能聊得上天”才是最适合的运动强度,尤其65岁以后,这条才是长寿的金科玉律。

六、不要无陪伴、无安全意识地锻炼,意外风险随时埋伏

公园晨练,“独行侠”不少。尤其男士,哪怕不适也要一个人硬顶。65岁往后,突发低血糖、突发心梗、滑倒这些风险绝非夸大。医学调查发现,超过75%的运动相关摔倒事故,都是在无人陪伴时发生。郑重建议,尽量结伴而行,切勿选择偏僻、光线差的地方锻炼。随身带个通讯设备,时刻保持警觉,有基础病更要随身应急卡片。

做对这几件事,运动才真正让人越活越健康

其实,运动本身真的有延寿作用。一项权威性荟萃分析指出,65岁后每周坚持中低强度有氧30~40分钟、配合轻量力量和平衡训练的人,罹患心血管疾病概率下降11.2%,跌倒骨折率降低39.1%,认知功能保持更好。运动不是拼“多快”;拼的是“每天都能持续,身体舒适有进步感”。老人锻炼,家人陪护、营养搭配、定期体检缺一不可。

眼下想要长寿又健康,除了该动也得会动,千万别“为动而动”。比运动量更重要的,是方式和安全感。这六条,真不是小题大做,身边的亲友记牢,受益终生。

本文为健康知识科普,结合权威资料和个人观点撰写,部分情节为方便表达和阅读理解进行了适当虚构与润色,内容仅供参考,不能替代医生诊断。如感不适,请及时就医。

参考资料:
1.《中国食物成分表(第六版)》
2.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老年人群科学锻炼核心信息》
3.《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
4. 美国心脏协会《运动与心脑血管健康中国专家共识》
5. 《实用老年医学》主编:王陇德

6. 英国医学杂志BMJ,2022,“Physical activity in older adults–multi-source evidence review”
7. 《中国慢性病前瞻性研究:老年人运动与健康结局分析》
8. 王文勇.《老年人跌倒防控建议》.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9-03

标签:养生   寿命   医生   长寿   老人   低血糖   健康   老年人   风险   建议   不适   肌肉   身体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