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的经济红利还没来!失业潮却先到了?美联储罕见承认残酷现实!

前言

以前总说 “AI 要抢饭碗”,但这一次,喊话的却是美联储。

当全球还在激辩AI究竟是“助手”还是“终结者”时,美联储的官员们已经用冰冷的数据和明确的警告告诉我们:

别再幻想了,AI对就业市场的冲击已经开始,第一波冲击先砸向了白领,而且,阵痛期可能比我们想象的更长。

AI导致的失业潮先到了?

过去,我们总觉得AI替代的是流水线上的重复劳动。但现实远比这残酷。根据美联储官员和最新的褐皮书报告,AI的“第一刀”已经砍向了我们身边的白领岗位。

里士满联储主席巴尔金提到个现象:现在企业招一个岗位,收到的简历能堆成山。为啥?因为呼叫中心、初级编程这些曾被认为 “安稳” 的入门级白领工作,正在被 AI 大规模替代。

比如很多公司的客服岗,以前要雇几十人接电话,现在 AI 语音机器人能处理 80% 的简单咨询,还不用休息;初级程序员写基础代码的活,AI 生成工具几分钟就能搞定,企业自然不再招新人。

斯坦福大学的研究更直接:受 AI 影响最严重的职业,就业人数已经少了约 13%,大多是整理文件、做基础 IT 支持的行政和支持岗。

这背后藏着个残酷规律:AI 不管你是蓝领还是白领,只要工作有固定流程、能按规则走,就容易被替代。反而那些需要创意、沟通或突发应变的岗位,暂时还安全。

有意思的是,AI并没有简单粗暴地引发大规模失业潮,而是造成了一种“冰火两重天”的奇特景象。

纽约联储调查发现,企业没直接裁员,但招聘规模砍了不少 —— 老员工走了就不补,慢慢缩减岗位;可另一边,会用 AI 的人才被抢疯了,懂 AI 数据分析、能调 AI 工具的人,手里能攥着好几个 offer。

这就导致一个结果:光有大学文凭不管用了,很多毕业生投简历石沉大海,而会 AI 技能的人却 “一岗难求”。

红利前的阵痛

有人纳闷:AI 都开始替人干活了,为啥经济没见好转?美联储理事沃勒举了个例子:一百多年前汽车刚出来时,大家先看到马鞍匠失业,却没料到后来汽车工业能创造更多岗位。

现在我们就处在 “看马鞍匠失业” 的阶段 —— 旧岗位在消失,新岗位还没批量出现。

高盛的数据也印证了这点:目前美国 AI 采用率才 9.2%,大部分企业还没真正用透 AI;摩根士丹利更直言,AI 要实实在在拉动经济,可能得等到到本十年末及下个十年。

这意味着未来几年会是 “青黄不接” 的难受阶段:找工作越来越难,经济红利却没享受到,普通人得扛住这段阵痛。

其实美联储这次不是在 “唱衰”,是在拉警报。AI 不会让所有工作消失,但会淘汰不愿改变的人。

对我们来说,与其焦虑 “饭碗会不会没”,不如趁现在学些 AI 相关的新技能 —— 比如怎么用 AI 提效,怎么在 AI 辅助下做更有价值的事。毕竟在这场变革里,能跟上变化的人,才不会被落下。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21

标签:科技   红利   罕见   残酷   现实   经济   岗位   阵痛   白领   企业   成山   数据   斯坦福大学   饭碗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