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先上,我跟进。”
这听起来像是黑帮电影里的台词,但实际上是特朗普正在对欧盟说的话——而且说的不是小事,是一场可能引发全球贸易地震的对华关税大战。
最近这几天,特朗普政府和欧盟高层紧锣密鼓地密谋一个大动作:要通过所谓的“二级制裁”,切断俄罗斯能源出口的生命线,最终逼中国停止购买俄罗斯石油。
手段极其强硬——甚至扬言要对中国加征50%到100%的惩罚性关税。
但明眼人一看就清楚,这场戏,演得又假又拧巴。欧美表面上一团和气,背后却是互相算计、步步提防。
9月10号,特朗普专门打电话给欧盟领导人,不是问候家常,是催他们“赶紧干活”。
话讲得漂亮,说是“共同行动”,但细节一扒,全是套路:
美国自己早就对印度购买俄罗斯石油加征了25%的关税,却迟迟不敢对中国出手;
它要求欧盟必须先停掉从俄罗斯的能源进口,你自己都不断油,凭什么要求别人?
它还暗示,欧盟得先对中国加税,你们先做,美国再看情况配合。
什么意思?就是你冲前面,我躲在后面。赢了,我跟进;输了,你自己扛。
这不是第一次了。美国长期以来擅长“外包风险”,让盟友打头阵,自己掌握节奏。从伊拉克战争到乌克兰危机,套路从来没变。
都说欧美是价值观同盟,亲如兄弟。但实际上,早就是“塑料友情”,各怀心思。
美国真正的算盘是:既要打压俄罗斯,又不能彻底断掉和普京的沟通渠道,还要在乌克兰问题上掌握主导权——根本不想被欧盟拖下水。
欧盟呢?表面喊的是“制裁俄罗斯”,实际是想拉美国一起,坏掉特朗普和普京可能走近的关系,阻止美俄单独和解。
你防我,我防你,所谓的“共同行动”根本没有互信基础。就像一场“胆小鬼游戏”,谁先眨眼,谁就输。
为什么美国自己缩在后面?
原因很简单:中美刚打完一场关税大战,特朗普没讨到便宜。
他知道中国不好惹。
俄罗斯石油,中国是最大买家,进口量远超印度。可美国只敢捏印度这个“软柿子”,对中国,它连龇牙都不敢。
现在它拼命鼓动欧盟:“你行你上啊!”
说穿了,就是想渔翁得利——欧盟冲前消耗中国,美国幕后捞实惠。
欧盟是不是真觉得自己又行了?
先照照镜子看看自己吧:
欧元区几个大国债台高筑、增长停滞、产业竞争力下滑;
内部改革寸步难行,几个主要大国内部政治到不稳定,政府更迭频繁。
很多欧洲国家仍极度依赖俄罗斯天然气,根本断不了。
就这经济底子,还要对中国打响贸易战?简直是不自量力。
别忘了,中国是欧盟全球第二大贸易伙伴。一旦动手,欧盟企业、消费者第一个喊疼。汽车、奢侈品、高端装备——这些欧盟的王牌行业,哪个离得开中国市场?
更让人无语的是,现在欧盟一些领导人,决策水平堪忧。
有些人活得像网红博主,专讲极端话、干离谱事——不是因为他们真信这一套,而是只有这样才有流量、有关注、能上位。
比如那位来自爱沙尼亚(全国人口还不如深圳一个区)的欧盟外长,家世“精彩”:爷爷跟纳粹合作,爸爸搞颜色革命,她自己一边高调“去俄化”,一边偷偷给老公开后门继续和俄罗斯做生意。
在本国混臭了,就去布鲁塞尔当“领袖”。这种人能代表欧洲利益?实在令人怀疑。
别看欧委会嘴上叫得响,真要到行动层面,欧盟27个成员国根本做不到一致。
匈牙利、斯洛伐克公开反对能源脱钩;法国、比利时、西班牙、荷兰是俄罗斯液化天然气的主要买家,嘴上说“摆脱依赖”,实际根本断不了。
想要通过对华制裁?需要全体成员国同意——这几乎是不可能的任务。更别说德国车企、法国酒商、意大利奢侈品集团早在布鲁塞尔展开激烈 lobbying(游说),绝不愿丢掉中国市场。
中国外交部早就把态度说明白了:“坚决反对缺乏国际法依据、没有安理会授权的非法单边制裁。”
换句话说,只要你敢动手,中方必然反击。
而且历史早已证明,中国不是吓大的。从贸易战到科技战,西方制裁多少次了?中国不仅没垮,还在不断突围。
能源战略事关国家安全和发展大局,中国不可能因为外部压力就放弃与俄罗斯的正常能源合作。欧盟若真动手,只会加速推动中俄建立更独立的能源结算体系——最终去的是美元,而不是俄罗斯石油。
说到底,这场欧美合谋的“二级制裁”,目前仍是雷声大、雨点小。
美国不敢打头阵,欧盟怕当炮灰。
中国淡定从容,早就备好了反制工具。
谁先动手,谁必后悔。
欧盟真要往火坑里跳?我们拭目以待。但也别忘了——在这场胆小鬼游戏中,先眨眼的那个人,往往输得最惨。
国际政治,从来不是看谁喊得响,而是看谁扛得住。
更新时间:2025-09-13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