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深水财经社 倪大九
2010年,为解决公司股权架构中资本与创业团队的控制权问题,确保创业团队对阿里的长期影响力和话语权,在马云等核心管理层的推动下,阿里巴巴开始实施合伙人制度。
这个制度的重点是确保阿里的“控制权”由那些深知公司文化的核心人物来掌控,而不是外部股东或管理层。
但随着阿里巴巴合伙人名单从26人精简至17人,部分创始人退出合伙人行业,软银不断减持到退出大股东行列,阿里合伙人制度的核心功能已发生本质性弱化。
此次调整后,阿里合伙人团队年轻化趋势明显加速,一批听得见炮声的一线业务高管掌控决策权。
根据2025财年年报,阿里巴巴合伙人总数从26人精简至17人,历史最少。
退出的九位合伙人包括多位阿里创始元老和前任CEO:彭蕾(蚂蚁集团创始人)、张勇(前集团CEO)、戴珊(前淘天集团CEO)、俞永福(前本地生活CEO)等。
这些退出的合伙人共同特点是:不再担任核心业务一线负责人或已退居二线。
其中,张勇在阿里巴巴任职多年,他曾带领阿里巴巴成功应对了多个重大挑战,如双11购物狂欢节的发展壮大等。
张勇
戴珊则在阿里巴巴的电商业务中有着丰富的经验,她推动了阿里巴巴在国内电商市场的持续增长。
另外,阿里的“救火专业户”俞永福在阿里巴巴的大文娱板块等领域也有着重要贡献。阿里内部甚至一直流传着一个说法:要整合,找永福。
俞永福
近几年来,阿里合伙人在持续瘦身。2022年,蚂蚁集团管理层退出阿里合伙人组织,当年也有9名合伙人退出。
此后几年,陆续有退居二线的合伙人退出。公开资料显示,阿里合伙人最多的时期有38人,目前为17人,减少了21人。
整体来说,现任17位合伙人队伍整体更年轻化、更聚焦业务一线。
其中,39岁的蒋凡是最年轻的一位,他担任电商事业群首席执行官。蒋凡同时也是阿里合伙人委员会成员,委员会成员包括:马云、蔡崇信、吴泳铭、邵晓锋、蒋凡。
近年来,阿里大股东软银受一些项目投资失败影响,不得不持续通过减持阿里股份套现以弥补亏损。
按照软银之前发布的公告,软银将继续通过远期合约清算所持阿里股票,并最终全面退出阿里。
这一事实意味着,支持阿里变相形成“同股不同权”构架合伙人制度的前提条件在不久的将来不再满足。
随着2025财年合伙人名单从26人锐减至17人,创上市以来最低纪录,彭蕾、张勇、戴珊等9位元老集体退出,阿里正式告别“创始人俱乐部”模式,开启以业务实战派为核心、AI为引擎的新周期。
现任合伙人名单中,蔡崇信、吴泳铭等核心管理层占据主导,技术骨干比例显著提升。
尤为引人注目的是,云智能集团相关成员占比近四分之一,折射出阿里“All in AI”的战略重心转移。
尽管马云早已卸任所有管理职务,但其“永久合伙人”身份仍赋予他战略决策的特殊话语权。
当他在2024年12月现身蚂蚁园区,高调宣称“AI会改变一切”时,市场读到的不仅是技术路线,更是创始人意志的延续。
39岁的蒋凡,如今不仅是阿里最年轻的合伙人,还成为了最年轻的合伙委员会成员,离核心更近一步。
作为阿里的一员“猛将”,2019年,33岁的蒋凡就曾首次出现在阿里合伙人名单中。淘天曾在蒋凡手中到达过巅峰。
美团创始人王兴甚至在朋友圈这样点评蒋凡,“接下来几年,(电商)就看拼多多的黄峥和淘宝天猫的蒋凡这两个聪明人如何较量……蒋凡如果能赢这一仗,那就是当之无愧的阿里CEO接班人,如果他有兴趣干这活的话。”
不过,2020年4月,时任淘宝天猫总裁的蒋凡被取消阿里合伙人身份。
随后,在2021年12月的组织调整中,蒋凡被调往新成立的海外数字商业板块,出任国际数字商业集团总裁,离开奋战7年的大淘宝,从头开始带领阿里在海外业务开疆拓土。
蒋凡在海外很快做出成绩,在他的带领下,阿里国际成为整个阿里增速最快的板块。
2023年,蒋凡重新进入阿里合伙人名单。2024年11月21日,蒋凡回到阔别已久的“大淘宝”,阿里宣布成立电商事业群,由蒋凡负责;
几天前,吴泳铭发布全员邮件,宣布饿了么、飞猪合并入阿里中国电商事业群,饿了么和飞猪的负责人都向蒋凡汇报。
目前,蒋凡掌管着阿里电商一体化的“命脉”:淘宝、天猫、阿里国际、1688、闲鱼、饿了么、飞猪等。
接下来,蒋凡能否带领阿里电商重回巅峰?有待继续观察。
更新时间:2025-06-30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